学术投稿

乳块消胶囊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刘道庆;胡兵;刘云华

关键词:乳块消胶囊制备, 质量标准
摘要:目的:研究乳块消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探讨乳块消胶囊制备工艺,观察其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结果:该制备工艺简单合理,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为95.59%.结论:乳块消胶囊是治疗乳腺增生症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香顺气丸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

    目的:为了有效控制木香顺气丸产品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该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结论: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方法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中质量标准.

    作者:王丽英;王淑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论21世纪医院药师的药学咨询服务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合理正确地临床用药越来越为病员所需要,社会要求医院药师的工作范围由保障供应型扩展为技术服务型,直接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主要包括:参与用药决定,提供药品和用药知识,观察用药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为更好开展药物咨询服务,要重视药学信息,收集与整理,咨询中药师的工作语言要艺术化.

    作者:李淑兰;高玉兴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部分中药材抽验结果质量分析

    药品抽验是药品质量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考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整顿中药材市场以来,进入大连市的部分主流药材品种的真伪、质量情况,2003年对我市辖区内部分经营企业及医疗机构销售和使用的如川贝母、黄芪、金银花等20种中药材进行了抽验,共抽验176批,不合格76批,不合格率43.2%.现将中药材质量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安然;陈代贤;于黎明;陈桂范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妥布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1例患者联合应用妥布霉素(160 mg/次,qd)与环丙沙星(0.4 g/次,qd);对照组40例患者单独应用环丙沙星(0.4 g/次,qd),静脉滴注,疗程7~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4%和57.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妥布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治疗老年COPD严重下呼吸道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谦;徐纯湖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止咳合剂中川贝母及枳壳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川贝母及枳壳在止咳合剂中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制剂止咳合剂中的川贝母及枳壳进行鉴别.结果:该方法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是一个鉴别复方制剂止咳合剂中的川贝母及枳壳的可行方法.

    作者:孙国红;刘昕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桂枝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桂枝体外抑菌作用.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100%桂枝浸出液滤纸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桂枝对以上细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结论:桂枝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作者:韩爱霞;綦跃花;邱世翠;杜海岭;董艳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胃肠舒通口服液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探索胃肠舒通口服液的组方设计、提取制备工艺、质量检测标准.方法:根据中医药理论,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进行了组方设计.采用了有机溶剂浸渍与水提酒沉相结合的提取方法制备复方内服口服液.同时采用化学鉴别法、薄层层析法和规格检验法制定质检标准.结果:pH值应为4.0~6.0,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2,规格检查项下装量检查、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规定.结论:处方合理、制备工艺规范、质量检验方法重现性好,制品稳定、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孙灌宁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浅谈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对近些年国际国内中成药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及中毒死亡事例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今临床中成药有辨证不足、配伍不当、服用方法不妥等不合理成分,尤其对现代中药提纯针剂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简要提出中成药的一些合理用法,对临床用药有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王光明;杨晓梅;于建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冰茶栓中的桂皮醛

    目的:采用HPLC检测法建立冰茶栓中桂皮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ODS-C18(5 μm,4.6 mm×150 mm)不锈钢柱,流动相A:水,流动相B:乙腈,A:B=30:7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0 μl.结果:该方法的样品回收率大于95%,系统精密度误差小于3%,方法精密度误差小于0.5%,且无基质等其他成分的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冰茶栓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郝永龙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不同产地黄精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黄精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测定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结果:测定了8个产地黄精中15种无机元素,其中Ca,Mg,Al含量丰富,Fe,Zn,Cr,Mn含量也较高;同时测得18种氨基酸及牛磺酸,其中苏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高,所有样品中均测出了8种必需氨基酸.结论:不同产地黄精中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

    作者:黄赵刚;夏泉;张平;李绍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药茅苍术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KoidZ.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苍术性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作用.主治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等[1],中医临床使用历史悠久.江苏茅山地区是茅苍术地道药材的中心产区.对茅苍术的文献检阅结果表明:茅苍术的研究涉及栽培、炮制、质控、化学、药理、制剂及临床方面,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全垂;徐连明;陈刚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清肺止咳颗粒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设计清肺止咳颗粒的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以及临床应用疗效观察.方法:按颗粒剂的制备方法进行配制.治疗组给予清肺止咳颗粒8 g,康必得片1片;对照组给予咳必清片12.5 mg,康必得片1片,bid,po,3 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68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治愈41例,有效3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80.61%.结论:清肺止咳颗粒处方设计合理,制备简单,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书杰;李冬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洁肤愈癣洗剂的研制与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洁肤愈癣洗剂与达克宁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洁肤愈癣洗剂与达克宁分别治疗患浅部真菌病的病人.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73.3%.结论:洁肤愈癣洗剂无任何毒副作用和刺激性,具有剂型简单、疗效高的特点.

    作者:陶海;韩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购地牛蒡子中牛蒡子苷和苷元的含量

    目的:同时测定牛蒡子药材中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1100液相色谱系统四元泵,色谱柱KromasilODS(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乙腈-水-四氢呋喃 10:24:65:1至10:39:50:1线性梯度,检测波长220 nm.结果:牛蒡子苷及牛蒡子苷元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4%,102.9%,RSD分别为0.6%,1.3%(n=5),线性方程分别为Y=0.000 7X-0.176 3(r=0.999 9),Y=0.000 5X+0.014 1(r=0.999 8).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牛蒡子药材中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可用作牛蒡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米靖宇;汪志超;宋纯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水线草的生药学鉴定

    目的:对水线草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药材的性状、茎和叶的显微鉴别.结果:水线草在性状、显微方面与白花蛇舌草有着显著区别.结论:水线草与白花蛇舌草应分别入药.

    作者:郭巧玲;田素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红毛五加多糖胶囊中多糖含量测定

    目的:制定红毛五加多糖胶囊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制剂中红毛五加多糖含量.结果:多糖在2.4~7.2 μg·ml-1 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多糖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RSD为2.8%(n=5).结论: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辉;张红旭;曲枫;李善玲;王晓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痢必灵胶囊中苦参的鉴别与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痢必灵胶囊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制订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苦参,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的线性范围为3.66~15.25 μg,r=0.996 0,平均回收率为98.80%.结论:采用薄层色谱法可以鉴别痢必灵胶囊中的苦参,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及制定成品含量限度,可作为该品的初步质控方法和标准.

    作者:王英姿;王芳;惠建国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深加工对太子参水溶性浸出物得率的影响

    目的:选择合理的太子参加工炮制方法.方法:将太子参切成10 mm,5 mm的段及轧扁呈1~1.5 mm厚的加工品,与未切段的原形状太子参分别模拟常规中药汤剂煎法,提取2次,每次的提取时间设60,40,20 min三档.加水量:首次12倍,第2次10倍.以水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求得提取率.结果:在相同条件下,三个时间段的浸出物均为:轧扁品>5 mm段>10 mm段>原形状药材.轧扁法高,原形状药材低.在20 min煎提时间内,轧扁法较原形状药材的提得率增加110.5%,在60 min×2的煎提时间内,轧扁法较原形状药材的提得率增加63.5%.结论:太子参的加工炮制以轧扁法较为合理.

    作者:朱广平;邵家德;朱正中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伤逐瘀定痛合剂中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新伤逐瘀定痛合剂的含量测定标准.方法:采用HPLC测定丹皮酚含量,以十八烷基础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3 nm.结果:线性方程为:Y=4 973 304.473X+527.000 000 9(r=0.999 9),线性范围1.584~9.504 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n=5),RSD=1.2%.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

    作者:金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脂糖舒长期毒性研究

    目的:探讨脂糖舒长期应用的安全性.方法:脂糖舒以5,15和25 g·kg-1剂量(分别为拟临床剂量的10,30和50倍)给大鼠连续灌胃14周,然后停药2周观察外观体征、行为活动,测量大鼠体重变化,测定血液学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计算脏器系数,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脂糖舒三个不同剂量组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脏器系数、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理检查未发现与毒性有关的异常变化,但可见中、大剂量脂糖舒组的凝血时间(CT)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Fbg)含量显著降低(较正常组P<0.05~0.001).但停药2周后上述凝血指标逆转,接近正常组,其余指标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验剂量脂糖舒对大鼠长期应用无明显毒性反应,推论临床拟用剂量安全.

    作者:舒思洁;杨万云;郑曦;吴基良;舒慧;佘同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