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栝楼的不同种植方法与采收

宋强;张磊

关键词:栝楼, 栽培, 采收
摘要: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为葫芦科植物,它的果实、种子、果皮、块根,都可以单独入药.栝楼的果实中含有17种氨基酸,11种无机元素,还有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和糖类等,具有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耐缺氧,降低胃酸浓度,保护胃黏膜和促进溃疡愈合等作用.根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栝楼根多糖A,B,C,D,E和天花粉蛋白等,其中天花粉蛋白可致流产,抗早孕和抗癌等作用.近年来,国际国内对栝楼的各项研究比较多,扩大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深加工对太子参水溶性浸出物得率的影响

    目的:选择合理的太子参加工炮制方法.方法:将太子参切成10 mm,5 mm的段及轧扁呈1~1.5 mm厚的加工品,与未切段的原形状太子参分别模拟常规中药汤剂煎法,提取2次,每次的提取时间设60,40,20 min三档.加水量:首次12倍,第2次10倍.以水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求得提取率.结果:在相同条件下,三个时间段的浸出物均为:轧扁品>5 mm段>10 mm段>原形状药材.轧扁法高,原形状药材低.在20 min煎提时间内,轧扁法较原形状药材的提得率增加110.5%,在60 min×2的煎提时间内,轧扁法较原形状药材的提得率增加63.5%.结论:太子参的加工炮制以轧扁法较为合理.

    作者:朱广平;邵家德;朱正中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谈附子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en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1].主要产于四川省的江油县、安县.每年6月下旬(夏至)至7月上旬(小暑)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里邪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

    作者:马宗超;唐智宏;张海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水线草的生药学鉴定

    目的:对水线草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药材的性状、茎和叶的显微鉴别.结果:水线草在性状、显微方面与白花蛇舌草有着显著区别.结论:水线草与白花蛇舌草应分别入药.

    作者:郭巧玲;田素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理气调胃汤治疗气滞型慢性胃炎76例

    目的:观察理气调胃汤对气滞型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76例,按疗程服用理气调胃汤.结果:显效24例,占31.6%,总有效率82.9%.结论:理气调胃汤对肝胃气滞型胃炎患者有明显的促胃动力、助消化作用.

    作者:刘兴元;魏之海;张佃之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白花丹的栽培技术

    白花丹Plumbago zeyanica Linn.为兰雪科多年生植物,药用全草,有行气活血、祛风除湿的功能.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腰腿扭伤、心胃气痛、肝脾肿大等.目前市场紧缺,需大量栽培.现将白花丹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彭朝忠;段立胜;高海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自然铜的炮制机理研究

    就近年来关于中药自然铜的炮制、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作者:严辉;张丽;丁安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熊胆救心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确立熊胆救心滴丸的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从药物与基质(聚乙二醇6000)的比例、冷凝液(液体石蜡)的温度、药液的温度、滴速等方面进行选择.结果: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5,冷却温度12~13℃,药液温度为85℃,滴速为60滴/min时熊胆救心滴丸质量好.结论:证明此工艺是可行的,适合产业化大生产.

    作者:南敏伦;赫玉芳;司学玲;赵全成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竹叶柴胡与猪殃殃的鉴别

    现在临床上应用猪殃殃较为广泛,但与竹叶柴胡在调配中易于混淆.现将二者来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别、化学成分、性味、功效鉴别如下.1 来源1.1 竹叶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竹叶柴胡的根及全草.

    作者:骆传启;吴照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伤逐瘀定痛合剂中丹皮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新伤逐瘀定痛合剂的含量测定标准.方法:采用HPLC测定丹皮酚含量,以十八烷基础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3 nm.结果:线性方程为:Y=4 973 304.473X+527.000 000 9(r=0.999 9),线性范围1.584~9.504 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n=5),RSD=1.2%.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

    作者:金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亢进综合征

    郁晓维教授是中国中医儿科教育学会理事,南京中医药大学儿科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笔者随郁晓维教授门诊抄方期间,曾遇一例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亢进综合征患者,郁老师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效如桴鼓.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慧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371医院5个科室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我院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呼吸内科5个临床科室的住院患者病历571份,统计每种抗生素的应用例数、应用天数、平均应用天数、药品总消耗量、约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并按应用例数排序.结果:5个临床科室抗生素的应用各有特点.结论:一些在临床应用多年,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的抗生素品种仍占主导地位.

    作者:李伟;刘俊亭;孙建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乳块消胶囊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乳块消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探讨乳块消胶囊制备工艺,观察其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结果:该制备工艺简单合理,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为95.59%.结论:乳块消胶囊是治疗乳腺增生症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道庆;胡兵;刘云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妥布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1例患者联合应用妥布霉素(160 mg/次,qd)与环丙沙星(0.4 g/次,qd);对照组40例患者单独应用环丙沙星(0.4 g/次,qd),静脉滴注,疗程7~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4%和57.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妥布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治疗老年COPD严重下呼吸道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谦;徐纯湖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冰茶栓中的桂皮醛

    目的:采用HPLC检测法建立冰茶栓中桂皮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ODS-C18(5 μm,4.6 mm×150 mm)不锈钢柱,流动相A:水,流动相B:乙腈,A:B=30:7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0 μl.结果:该方法的样品回收率大于95%,系统精密度误差小于3%,方法精密度误差小于0.5%,且无基质等其他成分的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冰茶栓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郝永龙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复糖萍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复糖萍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处方与制备方法,建立质量控制项目,并对263例Ⅱ型糖尿病症进行临床疗效的初步观察.结果:该制剂工艺简单,设计合理,稳定性好,疗效确切.总有效率达88.97%.结论:复糖萍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降低血糖作用,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迎平;张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金荞麦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目的:制订金荞麦胶囊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方法:制备工艺采用水煮、甲壳素絮凝沉淀、低温干燥;质量标准:定性鉴别有化学鉴别、薄层鉴别;定量测定:测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与结论:金荞麦胶囊的制备工艺合理可靠,测定总黄酮可暂定为其主要成分的含量标准.

    作者:许彦;童咏虹;邱洪贵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喜树碱的研究新进展

    综述了喜树碱在检测方法、药理研究、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等方面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肖坤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醒脑静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醒脑静对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方法:将慢性呼吸衰竭66例随机分为醒脑静组3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抗炎解痉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基础上,给予醒脑静20 ml滴入莫菲氏滴管,并予20 ml加入5%葡葡糖注射液200 ml静滴,1次/d,7 d为1疗程,对照组则视病情予呼吸兴奋剂.结果: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醒脑静具有醒脑开窍对改善神志、精神状态提高PaO2分压降低PaCO2分压改善通气,缓解症状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金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浅谈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对近些年国际国内中成药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及中毒死亡事例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今临床中成药有辨证不足、配伍不当、服用方法不妥等不合理成分,尤其对现代中药提纯针剂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简要提出中成药的一些合理用法,对临床用药有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王光明;杨晓梅;于建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木香药材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目的:对木香药材中两种倍半萜内酯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采用硅胶G板,展开剂为氯仿-环己烷(5:1),1%的香草醛硫酸溶液105℃加热显色.高效液相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25 nm.结果:两种倍半萜内酯分离良好.结论:该方法可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控制木香药材的质量.

    作者:李泽友;潘扬;丁岗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