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友;潘扬;丁岗
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为葫芦科植物,它的果实、种子、果皮、块根,都可以单独入药.栝楼的果实中含有17种氨基酸,11种无机元素,还有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和糖类等,具有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耐缺氧,降低胃酸浓度,保护胃黏膜和促进溃疡愈合等作用.根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栝楼根多糖A,B,C,D,E和天花粉蛋白等,其中天花粉蛋白可致流产,抗早孕和抗癌等作用.近年来,国际国内对栝楼的各项研究比较多,扩大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作者:宋强;张磊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对近些年国际国内中成药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及中毒死亡事例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今临床中成药有辨证不足、配伍不当、服用方法不妥等不合理成分,尤其对现代中药提纯针剂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简要提出中成药的一些合理用法,对临床用药有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王光明;杨晓梅;于建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中药内服,中药外洗.结果: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中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可提高老年妇女的雌激素水平,调整卵巢功能,提高阴道细胞的免疫力,疗效好.
作者:邓雪华;朱海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刺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风池、百会、患侧太阳、阿是穴等治疗临床偏头痛患者,针刺30 d.结果: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治愈率50%,总有效率高达90%.结论:以针刺法治疗偏头痛,能疏通头痛少阳经气,达到通络止痛之功效.
作者:李万浪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确立熊胆救心滴丸的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从药物与基质(聚乙二醇6000)的比例、冷凝液(液体石蜡)的温度、药液的温度、滴速等方面进行选择.结果: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5,冷却温度12~13℃,药液温度为85℃,滴速为60滴/min时熊胆救心滴丸质量好.结论:证明此工艺是可行的,适合产业化大生产.
作者:南敏伦;赫玉芳;司学玲;赵全成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1例患者联合应用妥布霉素(160 mg/次,qd)与环丙沙星(0.4 g/次,qd);对照组40例患者单独应用环丙沙星(0.4 g/次,qd),静脉滴注,疗程7~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4%和57.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妥布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治疗老年COPD严重下呼吸道感染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谦;徐纯湖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蒙药石榴-14味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辨证施护.方法:3次/d,21粒/次,口服,21 d为一个疗程.结果:120例患者中治愈率为75%;好转22.5%;无效2.5%;总有效率97.5%.结论:蒙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有明显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同时肯定了辨证施护在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白田梅;格日乐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乳块消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探讨乳块消胶囊制备工艺,观察其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结果:该制备工艺简单合理,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为95.59%.结论:乳块消胶囊是治疗乳腺增生症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道庆;胡兵;刘云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对木香药材中两种倍半萜内酯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采用硅胶G板,展开剂为氯仿-环己烷(5:1),1%的香草醛硫酸溶液105℃加热显色.高效液相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25 nm.结果:两种倍半萜内酯分离良好.结论:该方法可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控制木香药材的质量.
作者:李泽友;潘扬;丁岗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金黄敷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方法:以试剂法鉴别主药.结果:鉴别呈正反应.结论:制备工艺简便,鉴别易行,临床总有效率为94.9%.
作者:饶双超;胡浪涛;姜菊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优选丁香挥发油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正交实验考察了四因素(粒度、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三水平对其得量的影响.结果:丁香挥发油的佳工艺条件为粗粉,加8倍量水,浸泡40 min,提取5 h.结论:通过验证实验,表明所选的工艺条件可行.且挥发油4~5 h可提取完全,4 h的平均收率为98.61%(ml/g).
作者:高保栓;王宁;黄丽华;张春媛;蔡晶晶;狄宏晔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通过月经失调的辨证,结合其生理病理,以临床治疗效果为依据,对月经失调辨证论治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月经失调辨证有规律可循.指出月经失调的证候多,治法方药也多,不会影响规律探索,应根据其病理实质,发展趋势,病象特点等内在联系总结规律.
作者:闵卫民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应用地龙加白糖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取地龙适量洗净,加白糖适量置于碗内,待地龙化成液体后,用棉签蘸取此液涂抹于患处.结果:93%患者疱疹全部结痂,自觉症状消失,无后遗疼痛.结论:地龙与白糖合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作用.
作者:侯洪领;隋秀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栀子是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果实,性苦寒,无毒.入心、肝、肺、胃经.能清热泻火、凉血.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临床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止血、扭挫伤等疾病.现代研究发现,栀子属植物中含有许多的化学成分,如黄酮类(栀子素类)、环烯醚萜类(栀子苷类)、三萜类(栀子花酸类)、有机酸酯类(绿原酸、藏红花酸类等),另外还含有D-甘露醇、甾醇类、三萜皂苷类、长链烷烃、醇及色素等[1].
作者:田智勇;于培明;许启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KoidZ.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苍术性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作用.主治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等[1],中医临床使用历史悠久.江苏茅山地区是茅苍术地道药材的中心产区.对茅苍术的文献检阅结果表明:茅苍术的研究涉及栽培、炮制、质控、化学、药理、制剂及临床方面,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全垂;徐连明;陈刚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新伤逐瘀定痛合剂的含量测定标准.方法:采用HPLC测定丹皮酚含量,以十八烷基础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3 nm.结果:线性方程为:Y=4 973 304.473X+527.000 000 9(r=0.999 9),线性范围1.584~9.504 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n=5),RSD=1.2%.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
作者:金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选择合理的太子参加工炮制方法.方法:将太子参切成10 mm,5 mm的段及轧扁呈1~1.5 mm厚的加工品,与未切段的原形状太子参分别模拟常规中药汤剂煎法,提取2次,每次的提取时间设60,40,20 min三档.加水量:首次12倍,第2次10倍.以水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求得提取率.结果:在相同条件下,三个时间段的浸出物均为:轧扁品>5 mm段>10 mm段>原形状药材.轧扁法高,原形状药材低.在20 min煎提时间内,轧扁法较原形状药材的提得率增加110.5%,在60 min×2的煎提时间内,轧扁法较原形状药材的提得率增加63.5%.结论:太子参的加工炮制以轧扁法较为合理.
作者:朱广平;邵家德;朱正中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病历摘要女,66岁.于2003-11-22上午8时无明显诱因突感上腹部疼痛,为中上腹撕裂样疼痛,向背部放射,中等程度,难以耐受,持续不能缓解,疼痛与饮食无关.伴大汗,恶心、未吐,伴畏寒,无发热,无头昏、头痛,无心慌、胸闷,无胸痛、咳嗽,无腹胀、腹泻,无腰痛、尿频、尿急、尿痛.
作者:王旭东;周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提壶揭盖法在临床杂病重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宣肺利尿、宣肺开秘、宣肺利尿排石、开中导下等方法治疗尿潴留、习惯性便秘、泌尿系结石、肝硬化、腹水、腹胀、前列腺肥大术后等杂病重症.结果:提壶揭盖法在中医杂病重症中应用效果较好.结论:临床应用中医提壶揭盖法治疗某些疾病,特别是重症治则上不应完全拘于辨证分型,结合脏腑辨证,提壶揭盖法往往会取得惊喜的效果.
作者:刘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急性腺炎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和寒温不适所引起.近年来重症胰腺炎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对人体生理扰乱大,对各种重要脏器损害明显,死亡率约20%,有合并症高达50%.我科从2003-01~2003-06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4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王晶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