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双超;胡浪涛;姜菊芬
目的:设计清肺止咳颗粒的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以及临床应用疗效观察.方法:按颗粒剂的制备方法进行配制.治疗组给予清肺止咳颗粒8 g,康必得片1片;对照组给予咳必清片12.5 mg,康必得片1片,bid,po,3 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68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治愈41例,有效3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80.61%.结论:清肺止咳颗粒处方设计合理,制备简单,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书杰;李冬梅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通过月经失调的辨证,结合其生理病理,以临床治疗效果为依据,对月经失调辨证论治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月经失调辨证有规律可循.指出月经失调的证候多,治法方药也多,不会影响规律探索,应根据其病理实质,发展趋势,病象特点等内在联系总结规律.
作者:闵卫民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当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当归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阿魏酸为参照,建立17个不同地区市售当归药材指纹图谱.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得到当归药材指纹图谱,标定出6个共有峰,并与不同色谱条件下得到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同时对含当归药材的中成药建立指纹图谱,检出当归药材的共有峰.结论:用该方法建立当归药材指纹图谱,对当归药材进行质量控制是可行的.
作者:王巍;沙明;何凡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乳块消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探讨乳块消胶囊制备工艺,观察其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结果:该制备工艺简单合理,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为95.59%.结论:乳块消胶囊是治疗乳腺增生症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道庆;胡兵;刘云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痢必灵胶囊中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制订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苦参,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的线性范围为3.66~15.25 μg,r=0.996 0,平均回收率为98.80%.结论:采用薄层色谱法可以鉴别痢必灵胶囊中的苦参,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碱的含量及制定成品含量限度,可作为该品的初步质控方法和标准.
作者:王英姿;王芳;惠建国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对木香药材中两种倍半萜内酯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采用硅胶G板,展开剂为氯仿-环己烷(5:1),1%的香草醛硫酸溶液105℃加热显色.高效液相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25 nm.结果:两种倍半萜内酯分离良好.结论:该方法可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控制木香药材的质量.
作者:李泽友;潘扬;丁岗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黄精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测定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结果:测定了8个产地黄精中15种无机元素,其中Ca,Mg,Al含量丰富,Fe,Zn,Cr,Mn含量也较高;同时测得18种氨基酸及牛磺酸,其中苏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高,所有样品中均测出了8种必需氨基酸.结论:不同产地黄精中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
作者:黄赵刚;夏泉;张平;李绍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又称八味地黄丸.处方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及阳痿等症,并具有降糖降脂和增强免疫力的功效.由于其疗效确切,极少有不良反应,很多人服用时不加以注意,会出现皮疹、恶心、腹痛、腹泻、浮肿、头痛及血压上升、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现将其作用及服用应注意的问题简述如下:
作者:李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索胃肠舒通口服液的组方设计、提取制备工艺、质量检测标准.方法:根据中医药理论,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进行了组方设计.采用了有机溶剂浸渍与水提酒沉相结合的提取方法制备复方内服口服液.同时采用化学鉴别法、薄层层析法和规格检验法制定质检标准.结果:pH值应为4.0~6.0,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2,规格检查项下装量检查、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规定.结论:处方合理、制备工艺规范、质量检验方法重现性好,制品稳定、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孙灌宁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优选丁香挥发油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正交实验考察了四因素(粒度、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三水平对其得量的影响.结果:丁香挥发油的佳工艺条件为粗粉,加8倍量水,浸泡40 min,提取5 h.结论:通过验证实验,表明所选的工艺条件可行.且挥发油4~5 h可提取完全,4 h的平均收率为98.61%(ml/g).
作者:高保栓;王宁;黄丽华;张春媛;蔡晶晶;狄宏晔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采用HPLC检测法建立冰茶栓中桂皮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ODS-C18(5 μm,4.6 mm×150 mm)不锈钢柱,流动相A:水,流动相B:乙腈,A:B=30:7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0 μl.结果:该方法的样品回收率大于95%,系统精密度误差小于3%,方法精密度误差小于0.5%,且无基质等其他成分的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冰茶栓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郝永龙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新伤逐瘀定痛合剂的含量测定标准.方法:采用HPLC测定丹皮酚含量,以十八烷基础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3 nm.结果:线性方程为:Y=4 973 304.473X+527.000 000 9(r=0.999 9),线性范围1.584~9.504 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n=5),RSD=1.2%.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
作者:金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脂糖舒长期应用的安全性.方法:脂糖舒以5,15和25 g·kg-1剂量(分别为拟临床剂量的10,30和50倍)给大鼠连续灌胃14周,然后停药2周观察外观体征、行为活动,测量大鼠体重变化,测定血液学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计算脏器系数,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脂糖舒三个不同剂量组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脏器系数、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理检查未发现与毒性有关的异常变化,但可见中、大剂量脂糖舒组的凝血时间(CT)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Fbg)含量显著降低(较正常组P<0.05~0.001).但停药2周后上述凝血指标逆转,接近正常组,其余指标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验剂量脂糖舒对大鼠长期应用无明显毒性反应,推论临床拟用剂量安全.
作者:舒思洁;杨万云;郑曦;吴基良;舒慧;佘同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有效控制木香顺气丸产品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该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结论: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方法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中质量标准.
作者:王丽英;王淑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在一般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煎液灌胃2 h后经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1 mg,4 min后用开塞露50 ml加生理盐水50 ml保留灌肠.结果:总治愈率96%,总有效率98%.结论:该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确有显著疗效.
作者:宋世斌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对草果及草豆蔻的来源、性状、组织显微进行了鉴别.
作者:窦忠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急性腺炎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和寒温不适所引起.近年来重症胰腺炎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对人体生理扰乱大,对各种重要脏器损害明显,死亡率约20%,有合并症高达50%.我科从2003-01~2003-06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4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王晶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复糖萍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处方与制备方法,建立质量控制项目,并对263例Ⅱ型糖尿病症进行临床疗效的初步观察.结果:该制剂工艺简单,设计合理,稳定性好,疗效确切.总有效率达88.97%.结论:复糖萍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降低血糖作用,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迎平;张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制订金荞麦胶囊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方法:制备工艺采用水煮、甲壳素絮凝沉淀、低温干燥;质量标准:定性鉴别有化学鉴别、薄层鉴别;定量测定:测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与结论:金荞麦胶囊的制备工艺合理可靠,测定总黄酮可暂定为其主要成分的含量标准.
作者:许彦;童咏虹;邱洪贵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确立熊胆救心滴丸的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从药物与基质(聚乙二醇6000)的比例、冷凝液(液体石蜡)的温度、药液的温度、滴速等方面进行选择.结果: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5,冷却温度12~13℃,药液温度为85℃,滴速为60滴/min时熊胆救心滴丸质量好.结论:证明此工艺是可行的,适合产业化大生产.
作者:南敏伦;赫玉芳;司学玲;赵全成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