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广汇
中药饮片的伪劣品鉴别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从近几年的药品监督抽验质量公报中显示,中药饮片不合格率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了临床用药安全.国家药监部门为此开展了对中药材市场的专项整顿,组织药检技术部门从事中药材的快速勘验工作,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扼制中药饮片的伪劣泛滥现象.鉴于此,笔者将辖区内近几年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常见的伪劣品混淆现象进行归纳、整理,并对比正品饮片,总结了简单、实用的鉴别方法.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李学彬;秦伟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烧伤系列宝加复方珠黄散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相同数量的常规疗法和烧伤系列宝加复方珠黄散对120例患者分别进行对比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该法治疗皮肤慢性溃疡疗效显著,优于其它治疗方法.
作者:刘珂;巩福恒;陈东业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从240例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者中随机分成炎琥宁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分别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率较对照组高,基本痊愈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云凌;徐同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就青黛中石灰的来源、作用等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结合相关课题研究的方法进行论述.结果:传统方法制备的青黛含石灰而影响了其临床应用,经相关课题研究改进所生产的青黛不含石灰.结论:青黛中的石灰含量过高,其清热作用降低,并产生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而其中石灰含量低或不含石灰则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
作者:许润春;杨明;魏琪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姜黄始载于<唐本草>,具有破血行气、痛经止痛之功.用于胸胁刺痛、闭经、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等.近年来,临床上骨质增生患者增多,姜黄成为中医妇科、伤科、针炙、推拿等科的常用药,市场上常出现混淆品.为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现将姜黄混淆品作简要的介绍.
作者:许树相;李武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介绍了超声提取的原理,系统阐述了超声提取在多糖、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等各类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张晓东;潘国凤;吕圭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大成汤治疗外伤性腹胀便秘治疗.方法:2003~2004年用大成汤治疗外伤性腹胀便秘53例.结果:显效44例,有效7例,无效2例.结论:大成汤治疗外伤性腹胀便秘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桂光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通脉方药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治疗组服用温阳益气通脉方药28 d.结果:温阳益气通脉方药使心室率增加,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阳益气通脉方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使大部分病人的病情得到缓解.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咳喘停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法半夏、枇杷叶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橙皮苷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橙皮苷在0.101 8~1.221 6 μg内均较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0.41%,RSD为1.36%.结论:该法可有效控制咳喘停颗粒的质量.
作者:高思英;毛春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考察薤白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凝血时间及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观察薤白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玻片凝血时间的影响和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小鼠血栓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薤白不同溶剂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提高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血栓模型小鼠的恢复率.结论:薤白提取物有抑制凝血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作者:谢辉;许惠琴;李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中的助溶剂聚山梨酯80是否引起溶血.方法:对红细胞影响实验.结果:该品有明显溶血现象.结论:生产工艺中助溶剂应作调整,质量标准应增加溶血实验检查项目.
作者:张广求;王树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药用动物志>(1993)收载使用动物药有485种,常用的有28种.由于历史、地理、人为等因素及研究手段的局限性,长期以来我国动物药仍处于品种混乱、质量和数量难以保证的不利局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笔者发现20世纪90年代正宗的鹿筋越来越少.2000年后几乎都是以羊筋或黄牛筋作代用品,而且价格都比较昂贵.将这种外形相似、同名异物药材相互代用,势必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现将鹿筋及其伪品的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刘邦强;余淑芳;王业发;陈方旗;李烈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通过查阅国内外近10年寻常痤疮辨证论治文献,发现临床辨证分型没有统一标准,分型较多,其中以肺经风(郁)热、肺胃湿热、血瘀、痰凝、冲任不调等型多为诸医家所用,并取得了确切疗效.参照现代医学根据寻常痤疮皮损形态分型论治理论,从中医病因病机入手,结合辨证分型规律,联系临床治疗体会,将寻常痤疮分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湿凝结、气滞血瘀、冲任不调等5型,与现代医学所分丘疹性、脓疱性、结节性、囊肿性、萎缩性、聚合性痤疮等基本对应,较为系统全面,便于临床学习应用.
作者:钱江;杨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乌芍散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乙腈-甲醇-水(11:11:78),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芍药苷在0.106 8~1.068 0 μg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回收率为98.14%,RSD=1.85%.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刘睿;吴旭彤;宛宜文;张克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确定冠脉舒康胶囊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以香附挥发油及水提取液中丹参素钠含量为考察指标,确定本品挥发油提取和水提取的佳工艺.结果:香附挥发油佳提取工艺为加水6倍量,提取6 h;丹参、栝楼药材水提取佳工艺为8倍水,提取2次,提取时间1 h/次.结论:冠脉舒康胶囊提取工艺合理可行,有很好的重现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王光函;侯政;姜鸿;王树实;邹桂欣;尤献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α-细辛脑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α-细辛脑0.5~1 mg/kg·d稀释于5%或1%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2次/d,连续应用4~7 d.结果:治疗组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细辛脑作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近期副作用小.
作者:奚晓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汤剂,古称汤液,是中医早应用的剂型之一.素以组方灵活,起效迅速,可随证加减等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和医疗质量的提高.在保证饮片质量和正确的调剂前提下,必须掌握正确的制备方法,才能保证汤剂质量.本文就提高汤剂质量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作者:邵金治 刊期: 2004年第12期
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应用实践,对<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欠缺部分,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力求使药典日臻完善,有利于药品监督管理.
作者:闫倩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对金银花的提取工艺进行改进,以提高得率及降低溶剂消耗量.方法:首先用少量乙醇水溶液润湿金银花,然后加沸腾热水搅拌提取.结果:绿原酸得率为7.89%,浸膏中绿原酸含量为16.7%,均高于传统醇提及水提,但乙醇用量仅为醇提的6%.结论:新工艺对绿原酸的提取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钟兴;韦藤幼;郝瑞然;吕明航;林翠梧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介绍了脱毒快繁技术的基本方法,探讨了脱毒快繁技术生产中药材的优缺点以及在中药材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作者:帅光仕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