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园;王柔防;张惠虹
目的:探求单味中药功效发挥的环境因素.方法:从地域、温度、品种、南北医家用药等诸方面浅谈生态环境对单味中药功效发挥方向的影响.结论:分析认为生态环境是控制单味中药功效发挥方向的因素之一,品种以及产地决定了单味中药的不同偏性,即质不同则性不同,从而影响其“体”,则其“用”必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其功效的发挥.
作者:杨帆;李红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41例院内肺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41例患者的感染特点:两种细菌混合感染12例,占29.2%;感染持续时间长,平均40天;感染菌比较耐药.结论:加强对病区环境的管理,施行必要的消毒隔离,普及院内感染知识,强调科学使用抗菌素并与细菌培养有机结合,是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王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1次/天,6次/周;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法,1次/天,6次/周.两周12次后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效果满意.
作者:李园;王柔防;张惠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独活乙醇提取物的活血化瘀作用,并观察其对于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20ml,观察组患者给予独活乙醇提取物30mg,采用颅多普勒(TCD)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测,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其有效率为95.5%(42/44),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5%(35/44),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管血流速度.结论:独活乙醇提取物具体很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在临床上可用于对眩晕症患者的治疗.
作者:陈文良;陆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对中央型前置胎盘常见并发症及对应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用随机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62例.对62例患者进行相同标准的体格检查,检测其相应的并发症;根据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时应对.通过对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判断并发症的实际情况与护理效果.结果:62例患者中,42例患者存在重复性少量反复的阴道出血及不同程度的宫缩能力减弱;12例由于突发中等量的出血情况而急诊入院;7例无明显症状;1例出血情况严重.在采取及时有效地护理措施之后,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并且对于延长妊娠期和挽救母婴生命起到关键作用.结论:中央型前置胎盘的常见并发症包括阴道出血、宫缩减弱、产后出血等,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的顺利生产与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桃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用一般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2次/日,静脉滴注,14天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82.85%,对照组长显效率54.28%,治疗组一例皮疹,一例转氨酶轻度升高,一例肌酐轻度升高,两组之间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
作者:郭微娟;李姣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2例,予口服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法;对照组40例,予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咳必清等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丽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风后抑郁症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笔者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运用四逆散和甘麦大枣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40例,与对照组比较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相应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风后抑郁症的中药治疗,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李红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究产后大出血急救护理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后大出血的患者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治愈率.结果:本组患者在出现产后大出血后采取了及时的抢救和严密的护理配合,患者均能痊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的患者,患者预后恢复也都比较好,未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结论:对于产后大出血的产妇来说,要提前进行高危因素的判断,积极预防,出现大出血后,要积极防治休克,进行对症的治疗和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蒲先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目前研究较多、运用较广泛的根管充填方法,包括热牙胶加压充填技术、热塑牙胶注射充填技术、固核载体插入充填技术、超声振动侧压充填技术,本文对以上方法的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使用提供指导.
作者:李朋莲;马遥;卢春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过去那种被动维修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只有对医疗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不断完善和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有效作用.
作者:袁俊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疗效.方法: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采用微创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而治疗组给予积极地健康教育路径.结果: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Harr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教育路径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老年人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慧琴;王敏;王书元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报告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402例,依据用药途径分为两组,甲组患者200例,均为口服用药者;乙组患者202例,均为静脉滴注用药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皮肤软组织、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肌肉骨骼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血液系统等;乙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用药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结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多个系统,其中静脉滴注给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口服用药,在临床用药中应注意预防和治疗.
作者:段红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分析婴儿生长发育监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出生的婴幼儿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共210例.入选的婴幼儿分别在出生后的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进行回访跟踪测量.结果:婴幼儿在出生后的3个月是体重以及身长增加速度快的阶段.另外,男婴和女婴的生长速度也有不同.对入选婴幼儿进行精神发育的评价,其中婴儿的平均的DQ值为(98.3±9.8),MI值为(96.8±10.2).对比WHO的标准婴幼儿体重和身长,其中体重和身长偏差率较大的出现在6到12个月之间.结论:加强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监测,特别注意婴幼儿6到12个月之间的营养支持,保证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王彩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调查本地区2012年住院分娩状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产科住院待产的孕妇200名,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结果:本文剖宫产率为625%,其中60.0%有医学指征.年龄、孕妇分娩知识、孕妇产前检查情况和孕妇产前对分娩方式的预期为分娩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地区2012年住院分娩选择剖宫产的比例高,与孕妇自身因素关系比较大,要积极加强孕妇健康知识教育.
作者:何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孕妇心电图的P-R间期缩短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检查的短P-R间期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中晚期妊娠P-R间期正常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两组都进行心率变异性口RV)与预后观察.结果:观察组的SDNN、rMSSD、VLF和LF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贫血与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心电图出现短P-R间期的现象是一种相对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可作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客观指标,判断产妇预后.
作者:沈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逆行性CT膀胱造影在外伤性膀胱破裂诊断中的应用,寻求诊断外伤性膀胱破裂的理想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02月~2013年03月收治的经逆行性CT膀胱造影并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膀胱破裂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经逆行性CT膀胱造影检查并诊断为外伤性膀胱破裂,其中腹膜外型膀胱破裂13例,腹膜内型膀胱破裂5例,有4例患者同时行传统膀胱造影. 18例CT膀胱造影与传统膀胱造影及手术探查结果相一致,无1例误诊.结论:逆行性CT膀胱造影在外伤性膀胱破裂中能明确诊断,准确定位,是诊断外伤性膀胱破裂理想的方法.
作者:黄昌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少弱精患者精浆锌浓度与精子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油区与非油区58例少弱精患者和40例健康男性精浆锌浓度与精液质量相关参数,并比较少弱精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精浆锌水平和精液质量的差异.结果:健康男性精浆锌浓度为2.168±0.276mmol,少弱精患者精浆锌浓度为1.468±0.176mmol(P< 0.05);油区少弱精子男性精浆锌浓度为1.427±0.184mmol,非油区男性精浆锌浓度为1.489±0.168mmol;少弱精患者精浆锌治疗前浓度为1.468±0.176 mmol,治疗后浓度为2.053±0.168mmol(P<0.05).结论:少弱精患者精浆锌浓度明显低于健康男性,油区与非油区男性精浆锌浓度无明显差异,少弱精患者经过补锌治疗后精浆锌浓度及精液相关参数明显提高,提高精浆锌能显著提高少弱精患者的精子质量.
作者:李义;张鸿毅;靳永胜;白安胜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时存在误差的主要原因.方法:合理选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实施检测,比较不同情况下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的差异.结果:末梢血的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静脉血,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静脉血(P<0.05);立即送检的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均明显低于2h送检和4h送检,而白细胞计数则明显高于2h送检和4h送检(P<0.05).结论:检验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影响因素,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案,以显著提高血常规的检出率.
作者:汪学武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为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行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保障水平,中卫市市本级从2011年7月1日开始,严格按照自治区物价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关于印发《自治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的通知要求,调整了基层医疗机构收费标准,认真落实医保基金补偿一般诊疗费方式.现就2012年一般诊疗费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张怀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