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放血拔罐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钟荣

关键词:曲泽, 大椎, 委中, 放血, 拔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 疗效, 护理
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包括急性扁桃体炎,肺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发热.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我科从2000年使用针刺曲泽、大椎、委中穴放血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退热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放血拔罐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包括急性扁桃体炎,肺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发热.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我科从2000年使用针刺曲泽、大椎、委中穴放血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退热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新应用

    补中益气汤是金代医学家李东垣创制的名方.由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甘草、当归、党参8味中药组成,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的疾病,目前临床上以其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和五官科多种疾患,疗效满意.现综述如下.

    作者:许廷生;梁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大量腹水30例观察及护理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硬化大量腹水30例与单纯性西医疗法18例对照观察及护理,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67%,总有效率90%,而对照组显效率50%,总有效率7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大量腹水能控制病情,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发,提高生命质量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黄和平;赵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五种粪便隐血试剂的使用评价

    目的:比较邻甲联苯胺法、试纸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斑点ELISA(Dot-ELISA)及胶体金法等5种粪便隐性试剂在临床上的检测效果.方法:用5种粪便隐性试剂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结直肠癌组和消化道溃疡组的临床标本,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观察各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并进行干扰试验.结果:邻甲联苯胺法和试纸法简便,快速,但干扰因素多,易产生假阳性;ELISA和Dot-ELISA法具有特异性强和灵敏度较高的特点,但由于方法原理所致,仍受铁剂和过氧化物酶(POD)干扰,且操作繁琐,费时;胶体金免疫方法简单、快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受饮食、药物限制.结论:5种粪便隐性试剂中,胶体金法能满足临床特异、灵敏、快速诊断的需要,是一种理想的粪便隐血检测的方法.

    作者:柴辉;鞠萍;杨浏;刘俊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黄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三黄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测定三黄片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C18柱,以甲醇-水-磷酸(45∶5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15 nm.结果:在0.041 2~0.370 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n=9),平均回收率为97.96%.RSD=0.95%(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三黄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蔡为群;顾雪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复方扑尔敏滴鼻液的试制及质量控制

    目的:制备复方扑尔敏滴鼻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复方扑尔敏滴鼻液;以系数倍率法测定含量,将相同波长点的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值输入计算机,进行示差计算.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46%,RSD为1.78%.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量稳定,以系数倍率法测定含量,具有简单、快速之特点.

    作者:马平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实验分析

    目的:探讨CD-1700型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的影响因素和纠正方法.方法:采用CD-1700型、CD-1600型血液分析仪行血小板计数,将≤70×109/L者与显微镜法进行比较.结果:仪器法血小板直方图分布在20fl以内,有明显的主峰者,仪器法与显微镜法血小板计数大致相符(P>0.05),无显著性差异;直方图有多峰出现,分布低而宽者,两法血小板计数结果悬殊较大(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当仪器检测血小板计数≤70×109/L,且直方图异常者,务必引起重视,以显微镜法复检始能报告.

    作者:尹义军;程晖;陈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黄连温胆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30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病情迁延,病程较长,是目前肾脏病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自1998-01~2002-03,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减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立友;李红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桔梗的丰产栽培

    介绍了桔梗丰产栽培过程中如何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技术.

    作者:周红英;李爱珍;孙立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肤洁舒栓剂药理学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肤洁舒栓剂的药理作用.方法:分别采用体外抑菌试验法、毛细管通透性法、小鼠耳肿法、扭体法及热板法等,进行本制剂的抑菌、抗炎、镇痛实验研究.结果:肤洁舒栓对金葡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均具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小鼠耳肿试验显示具较显著的抗炎作用;扭体法及热板法结果显示其具显著镇痛作用.结论:肤洁舒栓具有抑菌、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顾琴华;于栋伟;卢恒清;周雪康;陆兔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脂平胶囊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约为正常人群的5%~10%.所谓脂肪肝就是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所致.引起脂肪肝的病因很多,如肥胖、饮酒过量、营养不良、糖尿病、高脂血症、药物因素等等.

    作者:陈峰生;陈高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人参精防腐的研究

    目的:探讨人参精是否需加防腐剂.方法:通过空白对照实验观察人参精的卫生学检查结果.结果:人参精中加与不加防腐剂卫生学检查结果一样.结论:人参精可以不加苯甲酸钠等防腐剂.

    作者:孙晓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清暑益气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笔者从2000-06~2002-06采用李东垣<脾胃论>的清暑益气汤治疗暑天发作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佘德军;程尚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谷丙转氨酶持续不降5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持续不降的疗效.方法:中医采用通腑活血的方法.基本方:茵陈25 g(后下),栀子10 g,大黄10 g,大腹皮18 g,丹参15 g,赤芍20 g,麦芽、谷芽各10 g,法夏10 g,木香10 g,柴胡6 g,甘草10 g.随证加减.西医运用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静滴,并口服肌苷、维生素C、肝太乐.结果: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较好的降低慢性肝炎ALT的作用.

    作者:邓星;寇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医心方》中的护理养生观

    对<医心方>一书第27卷进行了整理概括,从大体、谷神、养形、用气、导引、行止、卧起、言语、服用、居处、杂禁十一个方面对该书的养生精髓作用介绍,指出该书的养生观对开展整体护理,开阔护理思路,以及给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认为其也起到了继承祖国医学宝贵遗产,发展现代中医护理的作用.

    作者:龚秀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抗疲劳胶囊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抗疲劳胶囊中的总皂苷(以人参皂苷Re为标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样品经适当提取、净化后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65∶35∶10)下层部分溶液为展开剂,以5%硫酸乙醇溶液浸板,100℃烘7~8 min显色,检测波长为λs=540 nm,λR=700 nm.结果:人参皂苷Re作为对照品,在1~6 μ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920 5×10-5X+0.670 1,r=0.999 6.平均回收率100.43%,RSD为1.21%.结论:此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小进;王宝平;滕训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以激素替代为主治疗绝经期妇女跟骨增生158例

    目的:通过给予绝经期跟骨增生的患者雌激素替代治疗,探讨绝经期妇女跟骨增生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5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以激素替代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172例(对照组)给予以抗炎止痛药为主的综合治疗,两组疗效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96例(60.8%),有效58例(36.7%),无效4例(2.5%).对照组显效10例(5.8%),有效92例(53.5%),无效70例(40.7%).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以雌激素替代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绝经期妇女跟骨增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红;郑红凤;赵云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近年来伪劣中药材的市场特点及鉴别方法

    通过揭示近年来伪劣中药材的市场特点、趋势和鉴别方法以提示人们在采购和使用中注意.

    作者:王东辉;路翠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丹溪臌胀证治心法

    通过<格致余论>和<金匮钩玄>及<丹溪心法>等书探讨丹溪臌胀证治心法.认为清浊相混,隧道壅塞是臌胀的基本病机,治疗须注意顾护正气,补脾益气,兼顾攻邪泻下,还总结了用药用方和病后调养的治疗经验.

    作者:刘时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古方临证四则

    1 越鞠丸治疗胃扭转女,36岁.1998-08-06初诊.主诉:胃脘痞胀且痛,呃逆频作,嗳腐呕恶两月余,舌浅边尖赤苔白腻,脉弦.经单位卫生所投用气滞胃痛冲剂、大唐醒脾开胃冲剂和胃苏治疗无效.胃肠钡餐透视诊断为胃扭转来诊.证属气滞湿郁,脾胃升降失权所致.治以行气开郁,舒肝理脾.投越鞠丸化裁;苍术20 g,香附25 g,川芎20 g,神曲20 g,焦栀子15 g,陈皮20 g,元胡20 g.服药3剂症状明显减轻,继服6剂后症状基本消失.胃肠钡餐透视复查,胃扭转已愈.

    作者:李小娜;周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