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ITAPEX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疗效观察

姚宁

关键词:Vitapex糊剂, 根尖诱导成形, 牙尖形成
摘要: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8颗根尖未形成的患牙进行根尖诱导.结果:VITAPEX用于根尖诱导作用良好.结论:VITAPEX对年轻恒牙牙根形成和根尖诱导疗效较好.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思美泰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思美泰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急性淤胆型肝炎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静滴思美泰,对照组茵栀黄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80.7%,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思美泰是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陈建新;徐德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6例诊治体会

    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又称胃排空延迟综合征,是指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空肠袢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力,排空迟缓,它是胃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可以痊愈.1990年至今,我们共遇到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梅泉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配合中护理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

    腹腔镜应用在国内已有10余年之久.因为它能充分体现微创手术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受病人欢迎.但是,手术室护士如粗心大意,不按操作规程办事,就极易造成差错、事故.我院自1996年开展此项手术以来,已成功地采用腹腔镜下胆囊摘除、附件囊肿摘除、宫环外游行取环术、多囊卵巢、宫外孕等手术700余例.现将术中易引起护理差错、造成事故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陈祝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老年肠梗阻127例临床特征及死因分析

    老年肠梗阻患者病情发展较快,病死率高(4%~30%),原因为老年患者全身重要器官功能减退,代偿能力差,病情严重.我科自1995~2002年共收治60岁以上的肠梗阻患者127例,死亡26例(20.5%).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山莨菪碱静滴治疗坐骨神经痛22例疗效观察

    近年我们采用山莨菪碱静滴治疗坐骨神经痛22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5例,女7例,病程1年以下12例,1~2年6例,3年以上4例.22例临床表现:①有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副鼻窦炎、牙病等,受寒、受潮病史或原因不明者;②有一侧腰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有阵发或持续性胀痛;③病侧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沿坐骨神经有压痛;④排除腰骶椎、骶髂关节、盆腔内病变及脊髓压迫症等;⑤经综合治疗,效果不明显.

    作者:孟玉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胃腔外癌1例

    患者,女,30岁.因下咽困难2月,于2001年4月26日人院.2个月前开始出现咽下困难,进食有阻挡感,伴胸骨中下段灼痛.胃镜检查,诊断:食管炎,慢性胃炎.但咽下困难渐加重,由进半流质食物至进流食.

    作者:蒋文彬;朱明真;张良臻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频电联合微波切除消化道息肉162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2~2001年,采用内镜下高频圈套电凝电切结合息肉残端微波加热凝固法,切除胃、大肠息肉162例计628颗.具有安全、有效、快速、痛苦小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社女;陆华生;钱俊波;陈天敏;葛振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26例报告

    我院自1993~2000年对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经随访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22例,女4例,年龄22~57岁,平均37岁.部位:L3/4 2例,L4/5 19例,L5/S1 15例,同时有两个椎间盘突出5例.病程:3个月~1年10例,1~3年9例,3年以上7例.

    作者:张学先;黄金;赵宝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症的一期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0年间进行肝癌切除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18例.结果:18例均平稳渡过围手术期.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2%、41.6%.术后一年内死亡原因为肝功能衰竭,一年后死因为肝癌复发.结论:肝癌合并的门静脉高压症一期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适用于小肝癌、肝功能良好的患者.大肝癌或肝功能储备较差者宜选用创伤较小的术式.

    作者:胡进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腹腔灌注化疗的全方位护理

    卵巢癌、胃癌和其它消化系统的肿瘤,术后常有腹腔、盆腔直接浸润和种植,对这类肿瘤多行腹腔联合化疗,它能使腹腔内的药物浓度高于全身用药的数十倍,而肝、肾等脏器的浓度则低于全身用药,不致对身体其它器官和组织造成大的危害,而且副反应小.

    作者:沈憬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层自坠伤39例临床及骨折X线分析

    高层自坠是创伤外科的急症之一,常并发骨折和脏器的损伤.本文报告我院近20年来收治的高层自坠伤39例临床资料,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顾锦平;印爱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善宁、洛赛克、凝血酶联合治疗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

    近3年来我科联合应用善宁、洛赛克、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50例,收到良好止血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咏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心电图及心超声改变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时对心脏的影响.方法:分析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生化、心电图及彩色超声心动图的检测资料.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超声改变与未合并高血压者之间有显著差异;血糖、血脂的高低与心电图、心超声异常也有一定关系.

    作者:王无锡;周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清AFP阳性肝癌患者HBV感染状况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血清AFP阳性和阴性的PHC患者HBV感染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ELISA法检测HBV五项标志物,RIA法检测AFP.以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FP阳性组PHC患者抗-HBs检出率显著低于AFP阴性组(P<0.025),而抗-HBc检出率显著高于AFP阴性组(P<0.01).PHC患者HBVM模式共有19种,其中具有传染性的四种常见模式AFP阳性组占203/248(71.48%),AFP阴性组占20/32(62.50%).结论:PHC患者常伴有HBV复制活跃,其中AFP阳性者更甚.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保肝、抗病毒治疗.

    作者:吴燕;刘耳;王金兵;孙燕;张宝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联合用药对氨茶碱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影响

    氨茶碱是治疗急慢性气管哮喘的常用支气管扩张剂,有效血浓度为10~20μg/ml,但个体差异大.疗效与毒性及血药浓度密切相关,近年发现有些药物可影响茶碱的代谢而使血药浓度改变,引起疗效不佳或中毒症状.本文根据我院临床测定血药浓度及有关资料将氨茶碱与部分药物相互作用简述如下.

    作者:陈桂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外伤性脾破裂29例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外科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分析近年来29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评价其外科治疗方法.结果:29例中手术27例,死亡2例;非手术2例,痊愈出院27例.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的外科处理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水来;汤小仲;谭明扬;陈卫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机能实验室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

    本设计采用Microsoft Access建立实验室资产总表及局域网络资产的分类数据库及相关的维修情况表,利用Visual Basic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制作多窗体管理系统.通过运用Data Control、Ms Fler Grid等控件实现对所建数据库表中记录的搜索、添加、删除、保存和资产表的显示等功能,并且实现对局域网仪器设备故障维修情况的记录和在窗体的图示化显示.

    作者:沈卫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前列腺偶发癌5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前列腺偶发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前列腺切除标本行HE染色病理报告为腺癌者行双侧睾丸切除术.结果:7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中检出腺癌5例,随访半年至3年,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对偶发性前列腺癌,术后行双侧睾丸切除术,可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及转移.

    作者:周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60例胃病患者胃液纤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近年,我们用改良的纤维蛋白琼脂平板法对3种胃病胃液纤溶活性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

    作者:罗方;周建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启东市1972~2000年食管癌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启东市食管癌发病流行规律,为食管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启东市1972~2000年食管癌发病数据库及历年人口资料,计算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截缩发病率并分析性别及年龄分布,应用X2、分3时段作时间趋势分析.结果:29年间,食管癌粗发病率男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女性有上升趋势(P<0.01);男:女为2.16:1;标化发病率男高于女,但均呈现下降趋势(P<0.01),以男性下降速度为快.食管癌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男性较女性提早3年.三个时期相比较,1991~2000年标化发病率及截缩发病率下降速度均快于1981~1990年与1972~1980年.结论:食管癌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作者:朱健;姚红玉;张永辉;陈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