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枬;杨松松
顺气降逆口服液系由我院协定处方制成的医院制剂.实验研究表明,该药对治疗腹腔手术后的肠胃气滞型肠麻痹,有明显行气导滞、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促进肠胃蠕动、肛门排气提前以及腹胀、腹痛等症状减轻与消失的作用.临床观察统计,短排气时间为服药后5 h.另外,其对新生儿消化功能障碍所致的厌食纳差、大便秘结、啼哭不安,疗效显著;对老年人消化不良、腹部胀满、便秘、腹痛效果也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幼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影响.方法:将61例初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加化疗组(简称黄芪组31例)及单纯化疗组(简称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CD4,CD4/CD8均明显提高,但黄芪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改善调节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增进疗效.
作者:余向东;严发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对天麻不同生长时期样品的药理作用进行比较,探讨白麻的主要药理作用,为白麻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法;戊四唑、士的宁致惊厥法,观察药物的镇静、抗惊厥作用.结果:不同天麻样品水煎液均具有明显的镇静、抗惊厥.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白麻与商品麻的镇静、抗惊厥等药理作用相似,白麻可代替商品麻入药或开发产品.
作者:叶红;汪鋆植;王绍柏;谭德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神经衰弱是以神经过程易于兴奋和易于疲劳为特点,伴有情绪不稳,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体征的神经症.精神科门诊中常见,且病程长,症状复杂.笔者采用祖国医学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运用甘麦大枣汤合归脾汤治疗本病颇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健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通过总结江苏省名老中医黄树纲教授的多年临证思想,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了前列腺炎的常见病因、病机、病理基础及辨治原则,旨在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作者:吕建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非处方药(OTC)具有安全、有效、使用剂量受严格限制的优点.由于其不需医师处方,可随时在药店及商店的药品柜台上买到,使用时又没有专业医务人员的监督指导,不合理使用甚至误用或滥用OTC的情况更加值得注意.
作者:孙建华;刘俊亭;王海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又名孩儿参、童参等,为石竹科假繁缕属多年生草本,以块根入药.太子参有类似人参益气生津、补益脾胃的功能.尤其适用于小儿夏季久热不退、饮食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症.
作者:汤华芹;徐同印;闫仁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掺假中药材是指掺入了伪品、异物或非药用部位的中药材.掺假中药材严重影响了中药的疗效,使用时必须严格加以鉴别.以下介绍六种中药材掺假的鉴别方法.
作者:林清义;孙颖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对近年来有关仙鹤草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综述了对仙鹤草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指出仙鹤草有良好的止血抗肿瘤等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值得深入研究其机理.
作者:阳向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珍珠梅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大鼠肝脏化学致癌初期对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影响.方法:按略改良Solt-Farber氏方法制作大鼠肝脏癌前病变模型,用珍珠梅提取物饲养大鼠6周后处死,取肝脏,用比色分析法检测NO,NOS的含量.结果:珍珠梅给药组血清NO含量(μmol/L)明显低于癌前病变模型组(P<0.05);草苁蓉给药组血清NOS活力(U/ml)明显低于癌前病变模型组(P<0.05).结论:珍珠梅提取物可降低NO,NOS水平,而这可能是其抗致癌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张学武;孙权;张良和;金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血通颗粒对脑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断头缺血,耐常压缺氧及微循环测验,测定脑缺血小鼠呼吸次数,维持时间,测定脑组织中LDH,CK,ATP酶含量,观察脑缺血时对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脑血通6.5 g/kg,13.2 g/kg和26.0 g/kg,ig可明显延长小鼠急性脑缺血、断头喘气时间和喘气次数,使小动脉血管口径增大,V/A血管口径比减少,血流速度明显加快,明显提高LDH和CK活力,26.0 g/kg可延长小鼠耐常压缺氧时间,提高脑组织中ATP酶含量.结论:脑血通具有改善微循环,降低耗氧,增加供氧量,促进脑缺血后的能量代谢,对急性脑缺血缺氧具有较好保护作用.
作者:张忠华;朱萱萱;陈德芝;彭青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从免疫学方面探讨中药黄芪抗γ射线辐射的作用.方法:用100%黄芪水浸出液定期给小鼠灌胃,然后测定骨髓细胞增殖反应、淋巴细胞转化率、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用药组对以上免疫学指标均有显著增强作用,与照射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未见有副作用.结论:口服黄芪有明显抗γ射线辐射作用.
作者:李宗山;张迪;邱世翠;孟玮;王志强;周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大黄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00年版Ⅰ部收载其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性苦、寒.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临床应用相当广泛.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一种不同性状的伪品常混于正品大黄中,经进一步鉴定为同科植物河套大黄R.hataoense C.Y.Cheng et C.T.Kao的干燥根及根茎.因伪品所含成分与正品不同,其功效亦不相同,不能互为混用.现将大黄及其伪品的外观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要点介绍于下:
作者:杨成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美尼尔氏综合征是耳膜迷路积水所致,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多发于青壮年,迄今尚无单一药物或疗法可根治.笔者以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1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在桂附地黄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对照分组法,一组为黄芪注射液合桂附地黄胶囊,另一组为桂附地黄胶囊.结果:从中医证候、细胞免疫检测、发病率及疗程改变情况看,联合黄芪注射液在桂附地黄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与桂附地黄胶囊联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
作者:付晓辉;朱晓青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药是祖国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由于中药的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赢得了人们的信赖.近年来,笔者在临床调剂工作中,发现有些药材常被代用、混用,使得所有药物与所付药物不一,直接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现将下面在处方中常见易混用中药的主要鉴别特点介绍如下.
作者:窦立新;余晓东;高新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头针运动区与体针配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与常规药物治疗组进行比较,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情况.结果: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液流变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而两者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影响与药物相同的.
作者:阮志忠;陈朝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动物类药材富有脂肪、蛋白质、糖等高级营养成分,是虫类、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充足养料,保存不当容易造成发霉变质、虫蛀、污染等;而且动物类药材具有生化活动较快、气味、色泽不稳定的特点,即在通常情况下,生化活动迅速,易发生泛油、溶化、分解、脱色、变味、质地干硬等,给贮藏保管带来很大困难.传统的冷藏、避光密封、石灰干燥、药物对抗等保存动物类药材的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如:冷冻出库复温(在常温下)后,原药材色泽、气味都有所改变,且易受潮发霉、影响质量和色泽鲜明;药物对抗易互相窜味等.若采取气调养护,则能较好地克服这些弊端.
作者:陈东浩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医治病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医生的诊断和方药的准确与否,也与中药的配方及药品质量紧密相关.现将配方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疗效的影响浅述如下.
作者:王宝珍;田桂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苦荞头Fagopyrum dibotvys (D. Doh) Hara,为蓼科荞麦属多年生宿根草本,以块茎入药.能补中益气、清热、排脓.主治肺脓疡、支气管炎、消化不良、胃痛、痢疾、劳伤、腰腿痛等.现代医学认为,苦荞头的根茎及叶含原花色素的缩合性单宁混合物.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降血脂等活性,是目前国际上竞相开发的化合物.
作者:刘贵利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