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全留置针应用体会

刘晓灵

关键词:安全留置针, 应用体会
摘要:针刺伤是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美国CDC估计每年至少有100万次针刺伤,仅有54%报告.医护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远远大于经皮肤、黏膜等途径的传染[1,2].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我国是HBV和HIV感染高发区,HIV感染发病率正逐年上升,针刺伤后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高,因此,预防针刺伤已迫在眉睫.我科从2010年开始全面使用安全留置针,但仍有针尖未完全退回保护套而发生针刺伤事件;2011年我们改用BD PegasusTM飞玛TM防刺安全留置针,至今已使用3000多次,无一例穿刺过程中发生针刺伤.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立哌唑对常见精神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阿立哌唑是多巴胺D2和5-HTI受体部分激动剂,也是5-HT2受体拮抗剂,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症状、静坐不能和镇静等;对于心电图中QTCf间期无影响;阿立哌唑对体重影响很轻;对血糖或脂代谢无显著改变;可降低血泌乳素水平.而阿立哌唑因其特殊药理机制及副作用特点,认为对认知功能有促进作用.

    作者:郭街仔;万小燕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不同固定方式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

    本文通过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固定方式,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得出结论: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固定方式可以减轻患者带管期间的疼痛,提高患者带管期间的舒适度,有效降低导管局部感染率.

    作者:朱娓;许崇明;程棣群;朱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康复护理干预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转归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转归的作用.方法:对6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康复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排尿方式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两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康复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减少泌尿系感染,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周素萍;袁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祛痰药的比较

    1 盐酸溴己新临床应用: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矽肺等痰液黏稠而不易咳出症状.药效学:①本药是从鸭咀花碱得到的拌合成品,具有减少和断裂痰液中黏多糖纤维的作用,使痰液黏度降低,痰液变薄,易于咳出.②它能抑制黏液腺和杯状细胞中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使痰液中的唾液酸含量减少,痰液黏度下降,有利痰咳出.药动学: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代谢产物主要为氨溴索以及其他10余种代谢产物.消除半衰期是6.5小时,口服本药后的24小时内和5日内,经尿液排出的药量大约为口服量的70%和88%,大部分为代谢物形式.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浅谈助产士带教一线医生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科室一线医生数量急剧增加,给科室助产士带教带来了重重困难,因为新进医生中有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等,对于助产士来说,学历高,理论知识丰富,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强烈的优越感,这对于助产士来说无疑是一道难题,对于这部分人群,如何带教?作为一个所谓产房元老,说实话也在不断摸索经验.现就我带教年轻一线医生以来总结如下:

    作者:肖碧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老年患者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观察和护理

    老年患者在应用广谱抗生素期间常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它是普遍的、难以避免的药物不良反应.护士在执行医嘱的同时承担着监护和用药管理工作,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使抗生素大限度发挥作用.本文总结了41例老年患者预防AAD发生的护理,从病情观察、给药时间、口服益生菌注意事项、饮食管理、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干预护理,均得到满意的效果,大限度控制了抗生素使用期间发生AAD的危险因素,确保了医疗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肖玲;佟立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绞窄性肠梗阻的特性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并对其临床特点、表现以及病因和检验结果予以归纳总结.在本组60例患者中实行粘连松解手术的患者20例、接受肠扭转复位手术患者5例、需进行小肠切除手术患者15例、疝内容物还纳联合疝高位结扎手术患者12例、进行肠套复位手术的患者5例、乙状结肠切除手术者2例、进行回盲部切除手术1例.结果:治愈50例、死亡10例.死亡率是16.6%,死亡患者中3例由于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4例、出现急性肾衰竭现象导致2例死亡,水电解质紊乱出现酸碱失衡现象致使1例死亡.结论:及时治疗绞窄性肠梗阻能够帮助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使用CT检测系统对于早期诊断存在十分重要的辅助功效.

    作者:李培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近代以来中医及未来的方向

    如何认识和处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是近代以来的重大课题.中西医汇通派、废止中医派和中医革新派都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一课题作出了回答.他们的观点代表了不同的时代特色,然而都有其局限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短,必有所长.认识好和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取长补短,而非相互取代.物种需要多样性,人类文化也需要多样性.

    作者:薛墩富;焦振廉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全自动智能采血系统在门诊管理中的应用

    全自动智能采血系统(简称ROBO系统)是近些年在临床实验室分析前管理阶段大的进步与亮点之一,因其替代传统的人工采血作业管理,简化了护士的工作程序,优化了采血作业流程,减少了差错,缩短了采血时间,使患者就诊环境更为舒适,采血更为人性化,同时该系统将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有机相连,不仅发挥各自更大效益,也方便了工作量统计和物资的管理,实现了医院采血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了医院管理和自动化水平.

    作者:李春红;刘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醒脑静在急性酒精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醒脑静对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9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点滴,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滴注醒脑静安全有效,是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较好药物.

    作者:曹淑芹;李虎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提高临床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护理的认识.方法:对我科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例的中医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经过10~26天(平均住院19.6天)住院治疗,治愈41例(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不留痕迹),好转9例(双侧额、鼻唇沟基本对称,闭眼不实、鼓腮口角不漏气,进食齿颊间无食物留置,笑时口角不对称),无一例无效.结论:提高临床对该病的护理认识,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罗吉蓉;侯斌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患者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10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法和《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吞咽功能评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姜晓维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穴位埋线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腰背部慢性疼痛性病症[1].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多见于长期伏案人员,临床主要表现为:项背强直、疼痛、肩胛困重,腰背部酸重不适感等.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本文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该病4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茂川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浅谈层流手术室的管理

    目的:探讨层流手术室管理方法及手术室感染控制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我院启用空气净化系统采取手术室管理的前后1年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采集2010年手术室样本336份,2011年手术室样本353份,比较样本合格率.同时比较前后1年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2010年抽取的样本合格率是96.17%,2011年抽取样本合格率是9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手术切口感染率是1.46%,2011年手术切口感染率是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做好手术室控制感染的各项工作,能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降低感染率.

    作者:刘平静;陈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补阳药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地位和疗效浅析

    本文就补阳药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中的地位和疗效作一浅析,以希冀寻找到中药治疗盆腔炎的更好方法.

    作者:褚为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术前访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将10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访视与未访视两组.53例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心理疏导,并与53例未访视者进行术后满意度测评.结果:53例访视者缓解了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手术术后回访满意率达98.1%.未访视者为86.8%.两者差异明显.结论:术前访视使患者解除了心理压力,顺利接受手术,同时也利于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需要,及时发现问题,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陈黎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尿微量蛋白检测在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1月~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肾病患者60例和同时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60例,对他们的α1-MG、IgG、TRF和mALB四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差异.结果:各种肾病患者的α1-MG值、IgG值、TRF值和mALB值均高于健康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1-MG、IgG、TRF和mALB这四项指标对临床上诊断肾病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李青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宽胸止痛贴穴位敷贴治疗胸痹的临床观察

    胸痹是以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临床表现.因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辨证分型有心血瘀阻证、寒凝心脉证、痰浊内阻证等.西医包括冠心病、心包炎、心肌病等.我国传统医学对其治疗除内服药物治疗外,还采用内病外治法.中药内病外治疗法,即采用中药制剂在相应的腧穴,通过皮肤的渗透吸收、经络传导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主要对使用宽胸止痛贴通过穴位贴敷治疗胸痹进行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月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囊性增生103例体会

    乳腺囊性增生是中年妇女常见病,笔者运用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10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3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年龄27~46岁者63例,47~54岁者40例,病程半年以内36例,1~3年52例,5年以上15例.临床特征可见一侧或两侧乳房疼痛,乳房有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硬性结节,圆形或条形状,结节不与乳房皮肤及周围组织粘连,分界清楚,移动良好,有的牵引肩部疼痛或活动不利,有的乳房流出黏液体,常伴有急躁易怒、心烦等.中医辨证属于冲任失调型42例,气滞痰凝型61例.每例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或X线钼靶仪检查确诊.

    作者:邢岩;鲍学杰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颈外静脉穿刺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四肢静脉通道无法建立时应用.方法:2011年2月~2012年10月对我院急诊科96例危重患者在常规无菌技术操作下行颈外静脉穿刺.结果:对96例危重患者行颈外静脉穿刺一次成功88例,成功率92%.其中6例患者属于肥胖型,颈部较粗,穿刺失败.另外2例患者烦躁穿刺失败.结论:对四肢静脉穿刺困难,或者长时间用药的危重患者,可行颈外静脉穿刺补充液量、纠正休克治疗.不仅恢复了血压,而且改善患者的危重状况,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质量,其穿刺成功率高,方便快捷,值得临床科室护士操作使用.

    作者:冯红虾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