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饮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姚志国;付艳秋;廉美丹

关键词:中药饮片, 品种, 炮制, 定量标准, 包装
摘要: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辨证论治的原则及调剂、制剂需求,按照国家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炮制规范制成的特殊药品.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汤剂及制剂的质量.然而,目前,中药饮片却存在诸多问题.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测定双黄连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为制定其质控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惠州中药厂的双黄连胶囊中的黄芩苷进行测定.结果:回收率为98.9%,RSD=2.5%(n=5).结论:结果准确无干扰,可为该制剂制定新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麦惠环;许晓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润肠通便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症状,其危害就在于大便久留体内,致有害物质过多地被吸收而导致许多并发症或粪流不畅所致的肛门生理结构发生病理变化,对女性危害尤为明显,中医认为其位虽在大肠,但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皆密切相关,是人体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表现.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研制出的润肠通便合剂具有养阴生津,润肠理气功效,对便秘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月梅;刘子亮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毒性中药的几种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特别是对于毒性中药的炮制人们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1 净选去毒此类方法主要是对于一些动物或昆虫类中药,如斑蝥、虻虫、青娘虫、红娘虫、蕲蛇等,通过除去有毒的头尾或足翅,以达到除去有毒成分的目的.

    作者:宋凯;张学慧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谈中药调剂过程中的审方要领

    中药调剂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与中医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调剂的首要任务是审方.审方是调剂规程之关键,除应注意配伍禁忌、剂量等常规问题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商春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浅析中药提取液质量的影响因素

    中药提取液的制备工艺,一般医院常仿照中药汤剂的制法,用水煎出两次,浓缩过滤,或做成口服液,或再浓缩,加入辅料,制备成固体制剂.这些制剂的质量控制,一般只做定性检查,没有对主要有效成分作含量检测,工艺各阶段(如提取,浓缩,干燥等)的工艺条件选择也有一定盲目性.为了得到质量好,疗效佳的制剂,有必要对中药提取液的质量进行控制.本文就影响中药提取液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潘莹;江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纳米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指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或将大分子物质加工成粒径在1~100 nm间的物质技术,也包括将一些高分子材料制成包嵌药物的纳米囊,其粒径可能超过100 nm.纳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材料学、电子学、生物学、显微学等多个领域并获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黄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护患沟通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彼此达到有效的沟通,是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使护士真实地了解患者身心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出准确的评估,写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制订有效的护理计划,以达到帮助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的目的.现就笔者临床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舒琴;桂志雄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苍耳子及其炮制品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苍耳子及其炮制品抗菌作用.方法:分别蘸取相同量的生品和炒制品脂肪油乳浊液或水煎液于5种细菌的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 h观察抗菌情况.结果:苍耳子生品和炒制品的脂肪油乳浊液、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都有效,且炒制品抗菌作用比生品更强.结论:苍耳子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以炒制品为佳.

    作者:赵传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扶正通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68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急性脑梗塞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通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68例,并和西医常规治疗30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燕;刘大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心养脉的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发现其对于呼吸系统疾病,也有良好的疗效,现就其在此方面的临床用途综述如下.

    作者:解庆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心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心通口服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82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748例给予心通口服液,对照组134例给予冠心苏合丸.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及硝酸甘油停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心通口服液组对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及心电图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冠心苏合丸组.

    作者:李树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药饮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辨证论治的原则及调剂、制剂需求,按照国家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炮制规范制成的特殊药品.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汤剂及制剂的质量.然而,目前,中药饮片却存在诸多问题.

    作者:姚志国;付艳秋;廉美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浅谈电热式煎药机煎药的不足及改进

    汤剂,又称汤液,系指将药物进行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的方法制成的液体剂型.它能体现中医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原则.药物煎煮方法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汤剂的疗效.汤剂的制备与煎器的选择,药物的加工,药物的加水量,药物的浸泡,煎煮时间、次数,以及诸药的加入次序等几个方面有紧密联系.

    作者:言慧洁;刘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药仓库保管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

    中药仓库是中药贮藏重地,中药流通的重要环节,中药仓库保管员担负着储存、保管、进出流动以及质量把关的重要责任.特别是新的药品管理法,以及有关药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于中药的质量标准、保管措施要求更严.管理好中药仓库并非只是简单地收收发发,而是需要全面的技术知识.

    作者:姚章记;孟月桂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四君子汤合煎液与单煎液中总黄酮的测定

    目的:对比四君子汤不同煎煮液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聚酰胺柱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411 nm,方法中芦丁在40~200 μ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89.35%(RSD=2.74%,n=5).结果:四君子汤不同煎煮液的总黄酮含量有差异,合煎液中的含量较高.结论:制备单味浓缩颗粒剂应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

    作者:王涛;江滨;曾元儿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壳聚糖在中药提取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综述壳聚糖在中药提取液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对近年来国内期刊中与壳聚糖有关的文献进行检索、综述.结果:壳聚糖对多种中药材具有絮凝作用,既能有效地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又能保证制剂的稳定性.结论:壳聚糖作为絮凝澄清剂用于中药提取液的精制具有较好的前景.

    作者:朱兴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苍乌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薄层色谱法用于苍乌合剂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苍乌合剂中主要药物苍耳子、乌梅、辛夷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法对苍乌合剂中苍耳子、乌梅、辛夷的鉴别,阴性对照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薄层色谱法可作为苍乌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学杰;吴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谈中药调剂工作的把关措施

    中药房是医院对外的一个窗口,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部门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地调配处方,保证并指导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因此,中药调剂工作不仅仅是收方、发药,而是要把好中药质量的后一关.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它要求药房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与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把好中药调剂关.

    作者:郭荣;董元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头痛1例治验

    邬某,女,38岁,农民.1995年秋始作间断阵发性偏头痛,遇劳累或情志不畅而诱发.头痛甚时右半侧似劈欲裂,或如针锥刺,伴有恶心呕吐.曾多处诊治,确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遍服中西药及针灸治疗,初尚能缓解,继罔效且症情逐渐加重,深感痛苦,丧失劳力,思欲轻生,后有家人陪伴求治于吾.

    作者:王维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黄石地区1278名供血者弓形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弓形体病是一种全球性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在母体内感染;后者是受弓形体感染而引起.其临床表现复杂,可造成全身多脏器损害、甚至坏死.国内外均有弓形体经输血或器官移植而感染受血者的报道[1,2].为了解本地区供血者感染弓形体的情况,笔者对1 278名自愿供血者进行血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明;柴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