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配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王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老年高血压病
摘要: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药配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依照世界卫生组织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将11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西药结合组64例,男40例,女24例;年龄59~74岁;病程8~10 a者33例,10~15 a者18例,15 a以上者13例;治疗前平均收缩压(23.3±2.2)kPa,平均舒张压(14.9±1.52)kPa.西药组18例,男11例,女7例;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四君子汤合煎液与单煎液中总黄酮的测定

    目的:对比四君子汤不同煎煮液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聚酰胺柱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411 nm,方法中芦丁在40~200 μ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89.35%(RSD=2.74%,n=5).结果:四君子汤不同煎煮液的总黄酮含量有差异,合煎液中的含量较高.结论:制备单味浓缩颗粒剂应进一步优化工艺条件.

    作者:王涛;江滨;曾元儿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扶正通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68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急性脑梗塞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通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68例,并和西医常规治疗30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燕;刘大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脑血管病偏瘫急性期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偏瘫是脑血管神经功能损害普遍突出的表现,除了因中枢神经本身所致的残疾外,急性期处理不当或护理不当均可致残.1999-02至2001-02,我科针对25例急性期脑血管偏瘫患者,制定了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案,采用系统的早期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姣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浅析中药提取液质量的影响因素

    中药提取液的制备工艺,一般医院常仿照中药汤剂的制法,用水煎出两次,浓缩过滤,或做成口服液,或再浓缩,加入辅料,制备成固体制剂.这些制剂的质量控制,一般只做定性检查,没有对主要有效成分作含量检测,工艺各阶段(如提取,浓缩,干燥等)的工艺条件选择也有一定盲目性.为了得到质量好,疗效佳的制剂,有必要对中药提取液的质量进行控制.本文就影响中药提取液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潘莹;江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滇黄精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目的:开发利用云南滇黄精资源,进行可行性论证.方法:文献查阅黄精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结果:黄精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果.结论:对滇黄精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兴荣;王成军;李龙星;何正春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药开窍饮合西药治疗脑梗塞66例

    脑梗塞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轻者致残,重者危及生命.许多病人发病后留下不同程度的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且复发率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使用开窍饮治疗脑梗塞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利中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提取丹参酮ⅡA 的工艺探讨

    目的:提高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出率.方法:将提取丹参常用的乙醇提取法与超临界萃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出率明显高于乙醇提取法.结论: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丹参的提取中可适当推广应用.

    作者:查道成;贾书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通塞益脑口服液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目的:研究通塞益脑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通塞益脑口服液中石菖蒲、川芎、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三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呈阳性,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可靠,对样品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晨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复方小儿退热栓中人工牛黄的薄层鉴别

    复方小儿退热栓具有解热镇痛、利咽解毒、祛痰定惊的作用.用于小儿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惊悸不安、咽喉肿痛等症,临床应用广泛.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150 mg,人工牛黄10 mg,南板蓝根浸膏.收载于部颁标准,但标准中人工牛黄的鉴别采用一般的显色反应,由于受其它药品辅料的干扰,反应不明显.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人工牛黄中的胆酸,专一性强,斑点明显,操作简便,结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秋生;翟红;杨惠民;占风林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羚羊丝浸出物分析

    目的:对羚羊丝浸出物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热浸法将不同浸出时间得到的浸出物进行比较.结果:浸出时间分别为1 h,2 h,3 h的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51%,0.11%,0.01%.结论:通过此方法,可以证明不同煎煮时间对羚羊丝有效成分含量影响显著.

    作者:吴志敏;孙世君;杨令家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药火硝治疗结石的机理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火硝治疗结石的作用机理.方法:基于古今中医临床实践,借鉴现代化学动力学、生理学等基础知识.结果:火硝能影响K+-Na+交换与H+-Na+交换,使尿K+与H+交互升高,清除尿素,减轻尿路损伤,抑制结石基质形成,产生盐效应和利尿效应等.结论:火硝具有抑制结石基质形成、促进结石溶解、增强结石排出动力,即抑石、溶石、排石作用.

    作者:袁振山;盛钦业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蝮蛇抗栓酶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蝮蛇抗栓酶合复方丹参治疗肺心病高凝状态及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5例,在综合治疗(抗炎、止咳、祛痰、输氧)基础上加用蝮蛇抗栓酶、复方丹参治疗;对照组14例仅用一般综合治疗.结果: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相比差异有明显意义(P<0.05),且高凝和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蝮蛇抗栓酶合丹参注射液临床用于肺心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

    作者:黄清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皮安灵抗致病性真菌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皮安灵对致病性真菌的抑制效应.方法:采用试管内药基法抑菌试验.结果:皮安灵对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白色念珠菌、青霉菌有抑制作用,MIC为0.195~0.78 mg/ml.结论:皮安灵对某些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李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谈中药调剂过程中的审方要领

    中药调剂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与中医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调剂的首要任务是审方.审方是调剂规程之关键,除应注意配伍禁忌、剂量等常规问题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商春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毒性中药的几种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特别是对于毒性中药的炮制人们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1 净选去毒此类方法主要是对于一些动物或昆虫类中药,如斑蝥、虻虫、青娘虫、红娘虫、蕲蛇等,通过除去有毒的头尾或足翅,以达到除去有毒成分的目的.

    作者:宋凯;张学慧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Microsoft Access在中药小包装推广中的应用

    目前在杭城数家医院已推广使用中药小包装,就是将中药饮片单味定量地包装于食用塑料袋中,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中草药的单包计量准确率和药品的质量.但在推广中我们发现如何使每味中药的小包装规格更接近实际用药,需要在试行之前作大量的统计.人工统计必定会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而利用电脑软件Microsoft Access进行统计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马月光;李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肺心病急性期病例22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改善呼吸功能、控制心力衰竭及处理并发症等的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20 ml+5%葡萄糖250 ml~500 ml静脉点滴,1次/d,共15 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心病急性期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细章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研究概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关于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研究概况.

    作者:邢福桑;冯锦东;刘凌峰;郑焕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广防己及其混伪品的薄层色谱鉴别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广防己及其混伪品进行定性鉴别.方法简便,结果明显、可靠.

    作者:苏瑛;熊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药仓库保管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

    中药仓库是中药贮藏重地,中药流通的重要环节,中药仓库保管员担负着储存、保管、进出流动以及质量把关的重要责任.特别是新的药品管理法,以及有关药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于中药的质量标准、保管措施要求更严.管理好中药仓库并非只是简单地收收发发,而是需要全面的技术知识.

    作者:姚章记;孟月桂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