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45例

王志;柯智群

关键词:综合疗法, 治疗, 黄褐斑, 患者, 发病相关因素, 月经不调, 日光照射, 临床资料, 褐色斑, 避孕药物, 面颊部, 化妆品, 主诉, 妊娠, 片状, 皮损, 女性, 年龄, 分娩
摘要:1999-10~2001-03,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患者45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45例黄褐斑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46岁,平均31岁,病程3个月~20 a,皮损以面颊部为主,呈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状.主诉发病相关因素有:妊娠、分娩26例,日光照射加重7例,服避孕药物3例,使用化妆品4例,上环后3例,其他因素2例.45例患者均有月经不调史.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以中药生脉注射液与硝酸甘油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为治疗组,以单用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4例为对照组,作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显效19例(占52.8%),对照组心绞痛显效10例(占2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有效控制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与硝酸甘油合用对提高和改善本病的疗效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丽莉;陈丽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正交实验筛选黄连水提工艺

    目的:优选黄连佳酸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黄连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实验设计因素中回流次数影响为显著.结论:黄连的佳提取工艺为2%盐酸,12倍量水,回流3次,每次1.5 h.

    作者:方阵;吴健;王康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一种伪品白芷的鉴别

    白芷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川白芷、杭白芷的干燥根,为《中国药典》Ⅰ部收载药物.其功能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鼻塞等病的治疗.近日笔者在牡丹江市市场抽验中,发现一种伪品白芷.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凤兰;孙捷;李继红;孙世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温病条辨》的温热病即新感春温病推论

    应用类比法,探讨从<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论述的温热病的发病季节、病因、传变规律、证治内容,结合历代温病名家对新感春温病的肯定,推论温热病即新感春温病,阐明吴氏对春温病贬废伏气学说、褒扬新感学说的学术思想.

    作者:翁宜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佛手及其混淆品的真伪鉴别

    佛手始载于《图经本草》,来源于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实[1].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现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Ⅰ部,系常用中药.近年来,因来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致使价格飞升,伪品不断.近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二种样品,经鉴定分别来源于葫芦科植物佛手瓜Sechium edule (Jacq.) Swartz的干燥果实[2]和芸香科植物香圆Citrus wilsonii Tanaka的干燥嫩果[1].现将其真伪鉴别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毛红兵;王通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中成药现状及开发思路探讨

    中成药和中草药一样,是中医治病的有力武器.藿香正气丸、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传统名药,疗效卓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自开展中西医结合以来,又有一大批新的中成药问世,剂型方面除了传统的丸散膏丹之外,又发展了水针剂、口服液、颗粒冲剂、喷雾剂等新型制剂,使得原本就内容博大的中成药,又注入新的活力.那么目前中成药临床使用现状究竟如何?广大医生和患者对中成药又有什么要求?中成药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笔者试图就上述问题略陈管见,以求同道指正.

    作者:沈桂香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痔瘘科实施健康教育几点体会

    为开展实施好健康教育,1999-09~10对我科95例肛瘘、混合痔住院病人入院时进行评估,结果有35例对肛瘘、混合痔手术顾虑重重,20例面对手术不知如何应付,临近出院时有50例对如何度过康复期不知所措等.由此可见,病人卫生知识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因而从1999-11~12月开始加强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安心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复方莪红片治疗偏头痛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莪红片对小白鼠的镇痛、镇静、抗惊厥作用以及急性毒性实验,探讨莪红片对偏头痛的止痛机理及安全性.方法:1、热板法、扭体法;2、抖笼法;3、腹腔注射硫代氨基脲.结果:复方莪红片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减少扭体次数,高剂量组镇痛作用优于正天丸组;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高剂量组与脑宁康组比较无差异;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能延长小鼠对硫代氨基脲引起惊厥潜伏期及死亡潜伏期,高剂量组与脑宁康组比较无差异;小鼠对莪红液的大耐受倍数为160倍,说明本药安全无毒.结论:复方莪红片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的作用,其镇痛作用优于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正天丸;其镇静、抗惊厥作用与脑宁康相当,安全无毒,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梅红彬;王安奇;高春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中药材质量现状及改善措施

    中药材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在临证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也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药材质量是根本,而要提高药材质量,市场管理,种植加工和贮存流通是关键.

    作者:马全敬;杨武;达朝荣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安胎药的临床应用

    安胎药作为“胎动不安”这一妇科病证辨证论治过程中,遣药组方的必需品,临床意义重大,受到历代医家的广泛重视.

    作者:司端圣;王丰德;吕云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爱迪注射液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爱迪注射液胸腔注射对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8-03~2000-10收治的癌性胸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癌性胸水患者治疗后有效率达82.3%.结论:爱迪注射液胸腔注射与顺铂(DDP)胸腔注射疗效有显著差异,且副作用小,可作为治疗恶性胸水的一种较好方法.

    作者:沈镇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附炎栓的研制与临床观察

    附件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常由分娩、流产、放置节育环、刮宫、中期妊娠引产、不洁性交等引起,妇检发现.大多数妇女都有不同程度的附件炎,以25~35岁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与工作.近三年来,我院在汤剂、散剂、丸剂疗效肯定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附炎栓,治疗附件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喜香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慢性肾炎的标本论治

    慢性肾炎是内科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表现有水肿、腰痛、高血压、小便化验异常、贫血、肾功能不全等症状和体征,相似于祖国医学的“水肿”“腰痛”“眩晕”“虚劳”等病证.今遵循标本学说,浅谈诊治体会如下:

    作者:季炳琦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当玛-5胶囊对胃肠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对当玛-5胶囊进行与临床主治功能有关的药效学研究.方法:采用相应的药理学模型研究当玛-5胶囊在镇痛、止泻、小肠吸收、胃蛋白酶活力、抗溃疡等方面的作用.结果:当玛-5胶囊可减少腹腔注射冰醋酸小鼠扭体次数、减少番泻叶引起的湿粪粒、提高脾虚模型小鼠的血清木糖含量、提高大鼠胃蛋白酶活力、预防大鼠Shay溃疡的发生、促进乙酸溃疡模型的愈合.结论:当玛-5胶囊具有镇痛、止泻、促进小肠吸收、提高胃蛋白酶活力、抗溃疡的作用.

    作者:盛惟;周雪梅;王玉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重楼伪品禹白附的鉴别

    重楼,又名蚤休、七叶一枝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下品.其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疔痈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肿痛、惊风抽搐等,为临床常用中药.近来笔者发现市场上有人用性味、功效及毒性完全不同,但饮片的性状、外观较为相似的禹白附充当七叶一枝花使用,造成了品种供应上的混乱.为了便于饮片识别和品种鉴别,笔者从两者的原植物来源,饮片的性状鉴别和粉末的显微特征三方面作如下的鉴别报道.

    作者:唐瑾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复方芸香片的体外抑菌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实验研究复方芸香片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抑菌实验,观察复方芸香片及其组成的水提物、醇提物对所选用的8种细菌的低抑菌浓度和相对抑菌浓度作用程度.结果:醇提的复方芸香片对化脓性链球菌、藤黄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有同等的较弱的抑菌作用.复方芸香药材醇提物对上述细菌的抑菌作用大为增强,其中强的是前两种,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B群链球菌.芸香醇提物对前4种菌的抑菌作用也较强.H对上述细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复方芸香片对一般细菌有抑菌作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牵引并醋酸导入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目前多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保守方法治疗,但效果不一.我们采用牵引及直流电醋酸离子导入综合治疗80例,并与单纯牵引、单纯醋酸离子导入治疗作对照,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碧林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中药及卡提素佐治肺结核疗效观察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其疾病回升率为全球首位.故目前单纯抗结核治疗有时疗效并不理想.特别是老年肺结核及反复发作的复治结核病人,伴发肺部感染的机会较多.因免疫机制对此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从免疫角度出发治疗肺结核也是十分重要的.我科近年来采用卡提素增强免疫,同时配合自制中药丸剂佐治肺结核,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明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痰热壅肺型喘证患者的个性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喘证患者的个性特征,为临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30例喘证患者进行人格测试.结果:喘证患者在精神质(P)维度的得分低于常模组,表现为非常显著差异(P<0.01);喘证患者在说谎测定掩饰(L)维度的得分高于常模组,表现为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喘证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在解除心理上的依赖情绪,减轻患者对自身状态的掩饰度.

    作者:苏敏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五味与四性关系的探讨

    以<中药大辞典>为依据,用电子计算机建立数据库来分析五味与四性的关系,认为辛味主要产生温暖祛寒作用,苦味主要产生清热作用,甘、酸、咸味对寒热的消长变化产生和缓作用(即清热或祛寒力不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酸味与咸味虽产生清热作用,但不是清热作用的主要来源,清热作用主要产生于苦味,温暖祛寒作用主要产生于辛味.

    作者:李盛青;黄兆胜;何丽春;刘明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