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红
健脾口服液由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谷芽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和胃渗湿的功能,临床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饮食不消或吐或泻之证.为控制该口服液的内在质量,对口服液中党参、白术进行了薄层鉴别试验.该方法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付丽芳;付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感染性发热是发热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为进一步寻找能迅速改善症状缓解发热的有效药物,避免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我们将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等双重作用的穿琥宁针剂用于不同感染性疾病50例,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敏慧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追溯炼丹术和丹药的起源及发展过程,即丹药起源于道教的炼丹术,也是道家炼丹术的延续与发展;炼丹术与丹药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没有道教,就不可能有我国现代的丹药.指出对丹药不应作简单的否定,而应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加以完善和改进,使之服务于临床.
作者:张厚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经净选的药材大多需要进行切制加工,以利于调剂、制剂、炒制等需求.借助生产效率高、劳动程度低的中药切片机械来切制药材,在中药饮片加工厂和大中型医院已被广泛应用,为临床提供合格的饮片奠定了基础.切制之前,往往需对药材进行水处理,目的是使药材软化到一定程度后,切出的饮片符合规格,减少或避免出现有连刀片、炸心片等不合格饮片,影响饮片质量.此时,对不同类型的原药材采用合理的水处理法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分类介绍如下.
作者:程光其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以颗粒和小丸两种不同的内容物制备感冒退热胶囊,通过对两种内容物流动性、堆密度、释放度等项目比较实验,探讨内容物质量控制对成品胶囊剂质量的影响.
作者:莫新华;陈洪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癌症和艾滋病是世界性的两大顽症,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其有较好疗效.本文仅就中药抗癌、抗艾滋病的作用加以阐述.
作者:王家骅;王晓光;王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山药的加工炮制方法作简要介绍,同时对山药不同炮制品进行质量评价.
作者:高学琴;李建勋;宋玉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笔者自1991~1998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7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宪坤;黄呈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探讨<伤寒论>中大黄的四种煎煮方法(后下、汤泡、先煎、同煎),以说明传统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中药煎煮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董永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紫草油及其复方系紫草和复方紫草以食用植物油为基质制成的一种制剂.具有消炎、消肿、止痛、收敛、生肌、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近年临床外治多种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简述如下.
作者:卢绍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报道了肺炎宁颗粒剂的质量标准研究.对处方中金银花,大青叶和板蓝根进行了薄层鉴别,以黄酮为指标,比色法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考察了3批样品恒温下放置了3个月的稳定性.
作者:张学农;孙殿甲;李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具有补脾、清热、解毒、缓急、润肺及调和药性之功效.
作者:苏一辉;盛今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桔梗伪品丝石竹 Gypsophila oldhamiana Mig. 的饮片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鉴别.附有性状及显微特征图,并以正品列表作对照比较.
作者:罗奎林;毕焕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在贯彻执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对5 a期(含5 a)以上药品进行检查清理的通知过程中,我所配合药政部门对全市中成药进行了调查清理,现将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陆洪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肺痈西医称之为肺脓肿.根据其病理演变过程,临床可分为初期、成脓期、溃脓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护理中应注意把握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期施护.
作者:高红莉;万学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笔者自1996-07~1999-07,采用消痔灵注射液(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48例,并经悉心调护,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翠芝;李月英;苏松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概述了吴茱萸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供临床用药及进一步研究参考.
作者:袁少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 C.teetoides C. Y. cheng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的功效.<中国药典>1995年版黄连项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操作复杂,并且如果氨蒸汽饱和的时间短(少于20 min)斑点分离不好,拖尾现象严重,效果不理想.笔者在多年的药品检验中探讨出了一种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简便,结果明显,现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宋吉莲;李成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复方黄芩片的正品与伪品进行了包装、性状、理化等鉴别.在所作鉴别中,包装鉴别和性状鉴别具有重要鉴别意义.
作者:黄文峰;林瑞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及对策进行了探讨,指出实现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化,必须严把销售关,并注重提高饮片的炮制加工,以及入库质量检测和良好的保管贮藏措施;必须切实做好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检测水平的提高,并配备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以及专业水平较高的药学技术队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药质量标准化管理.
作者:张昌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