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琴;李建勋;宋玉萍
健脾口服液由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谷芽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和胃渗湿的功能,临床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饮食不消或吐或泻之证.为控制该口服液的内在质量,对口服液中党参、白术进行了薄层鉴别试验.该方法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付丽芳;付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山药的加工炮制方法作简要介绍,同时对山药不同炮制品进行质量评价.
作者:高学琴;李建勋;宋玉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褥疮一旦形成,往往经久不愈,倘若继发感染还可加剧原发病症,是医疗护理工作中十分棘手的问题.2 a来我们自制一种中草药纱布治疗褥疮29例,取得了显著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刘慧丽;王丽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风经救治存活者多数患者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角歪斜等,严重危害着病人的身心健康,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现将我们对1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菁华;王丽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山茱萸又名枣皮,为常用中药,笔者曾发现一种伪品,经调查鉴定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e.的外果皮经染红色加工的制成品.现将其性状、水试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钟颖;张永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补脾益肠丸为广州陈李济药厂生产的中成药,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是治疗慢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的良药.近笔者发现有一批补脾益肠丸(批号为980301),性状、外观与正品(批号同是980301)有很大的差异,经检验为假药.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将真假补脾益肠丸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刘飞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药的药材质地、加工炮制、调剂配方、煎煮及服用,指出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环节均与中药的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玉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综述了近几年中药在防治肝癌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结果.说明中药是通过直接杀伤癌细胞、抑制癌细胞增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阻断诱癌剂致癌及抗突变作用,诱导癌细胞凋亡、分化等环节达到防治目的的,指出中药在肝癌防治方向有一定优势,需进一步研究,提高.
作者:杨彦;杜秋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将妇科血证归纳为血瘀、血虚、血热、血寒4种证型,分析了各种证型产生的原因及其临床表现,针对病因提出了4种治疗法则和主要方剂,并列举案例加以说明.同时指出对各种证型的兼证要注意治疗,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鲍德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金钱草来源于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 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别名:过路黄,对座草.具有清利湿热,通淋,消肿功效.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一种外形与正品十分相似的品种,常混充金钱草使用,后经鉴定为报春花科植物聚花过路黄 Lysimachia congestiflora Hemsl.的干燥全草,别名小过路黄,风寒草.本文对两者的性状,薄层层析作对比鉴别.
作者:王巍;李学彬;秦伟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婴幼儿迁延性支气管炎儿科临床常见,患儿长期存在呼吸道症状,容易因某些诱因而急性发作加重病情,有些转变为支气管肺炎,部分患儿终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此病采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本文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张中林;史纬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 Elerov.马麝 M.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 M.moschiferus sibiricus Pallas 成熟雄性香囊中分泌物的干燥品,属贵重类中药.由于此药较为稀少,价格昂贵,故掺伪现象较为普遍.在收购和经营或使用中如不能正确鉴别真伪及纯度,将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将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商品麝香分为:毛壳麝香(整麝香)、麝香仁.以下笔者介绍几点简易实用的麝香鉴别方法.
作者:王建东;程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炮姜为姜科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的炮制加工品,具有温中散寒和温经止血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作者:戴妙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在贯彻执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对5 a期(含5 a)以上药品进行检查清理的通知过程中,我所配合药政部门对全市中成药进行了调查清理,现将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陆洪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具有补脾、清热、解毒、缓急、润肺及调和药性之功效.
作者:苏一辉;盛今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笔者自1991~1998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7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宪坤;黄呈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虽不能使突出回纳,但却能缓解症状.笔者用推拿手法治疗本病63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郡浩;徐炳学;将成依;王胜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失眠中医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病情轻重不一,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我科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失眠5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淑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桔梗伪品丝石竹 Gypsophila oldhamiana Mig. 的饮片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鉴别.附有性状及显微特征图,并以正品列表作对照比较.
作者:罗奎林;毕焕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笔者使用加味增液汤治疗脊髓麻醉后头痛7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彭斌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