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德
调剂工作者应具有中药专业的知识,更要具有中医的理论基础,才能配合医生保证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准确、有效.但是,有些医疗单位的药剂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对此,笔者作一粗浅论述,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傅伟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就江苏宜溧山区引种浙江东贝母的植物形态、粉末显微特征、生物碱含量等作了初步分析对比,认为植物形态因栽培稍有变异,显微特征、主要成分没有明显变异.
作者:许伟彪;李建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吴义堂;谢友如;杨庆福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1],临床上常用于精血不足、虚劳精亏、目暗不明等证.它的特点是既能补阴又能养血.
作者:李逢菊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综述了近年来胆酸及其复方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概况.其中包括UV/VIS,HPLC,TLCS 法等.
作者:刘长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肤阴康洗剂中的黄连、苦参、蛇床子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结果明显、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作者:罗艳萍;赖小宁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药用白及是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 .f. 的块茎,具有较好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对结核杆菌、肿瘤细胞等有明显抑制作用.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将其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朱平;丁国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邵云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介绍了对清咽润喉含片的制备工艺,并观察其治疗咽喉炎症的临床疗效.与草珊瑚含片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均在85%以上,两者对咽喉炎症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曲彩虹;陈茂礼;刘雪芬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黄芩为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中国药典>1995年版1部黄芩条没有薄层色谱鉴别项.为更好的控制黄芩的药品质量,我们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研究出了一种薄层色谱方法,结果令人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宋吉莲;丛培质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thomsomii Benth.的根,又名干葛、甘葛、葛条根、粉葛.性味甘,辛,平.入肺、胃经.功能解肌退热,发表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临证时按传统功效与相代药理相结合,灵活配伍,应用十分广泛,且疗效显著.现将临床应用体会简介如下.
作者:苏春晖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中药的质量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产地采收,加工不当,致使药物气味散失;二是伪品的出现,影响疗效;三是炮制、贮藏、保管不当及饮片调配工艺从简而影响中药材饮片质量.
作者:余爱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西红花,又名番红花.主产于西班牙、希腊、法国及苏联中亚西亚一带.我国浙江、江苏、北京等地也有少量栽培.此药药源短缺,价格昂贵,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曾发现以其它植物花丝、花冠狭条或纸浆片染色后伪充.经药检证实,以红花伪充西红花的常见.又因西红花、红花两药药物名称、药材形状有些相似,很容易被混淆.为此,笔者就西红花与红花的植物来源、药材性状、显微、理化、成分、性味功能等方面加以鉴别,简述如下.
作者:王翠珍;王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刘珍华;曹玉笈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在炮制过程中不管炮制是按<中国药典>,还是按部颁标准或按其他地方规范进行,药物实际功效,都必须通过剂型来实现,而保证剂型质量的关键在于饮片,因而认真研究饮片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加工炮制方法,有目的地去提高饮片质量标准,是提高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如果达不到预期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尽管外观形态、色泽质地较好,这样的炮制品还是不合格的.
作者:张永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对清咽糖浆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及佳工艺、检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其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南方;程士泉;金京娥;杨焰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中医中药为主辨证分型,配合局部对症处理,治疗口腔溃疡80例,结果临床治愈20例,显效33例,好转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7.5%.
作者:施丽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对阿胶的化学成分、药理、炮制与制剂研究进行了概述,为中药阿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信息和借鉴.
作者:杜中惠;宋健;刘东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西医也常将其作为疾病的辅助治疗.合理的中西药物并用能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反之则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因此在应用中应注意中西药物的配伍禁忌,本人就临床常用的中西药物的配伍禁忌做一简介.
作者:张少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我院药剂科协助妇产科根据中医理论研制的纯中药制剂二黄消炎片,经临床应用表明,治疗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疗效确切.现将该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介绍如下.
作者:段锦雄 刊期: 199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