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丁国华
我院采用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50例,取得一定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50例中,男32例,女18例;病程长为22a,短为1个月;年龄小者3岁,大者57岁,疗程短为3个月,长为1a,平均为6个月.病例分型:肾阴虚型31例,肾阳虚型19例,共50例.
作者:王贵侠;童圆圆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我们用六神丸治疗6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全部治愈.现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用洁净温水清洗外阴,后仰卧位取六神丸15粒,塞入阴道,每晚1次,月经期停用,6d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治愈.
作者:卜庆风;刘艳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从美学的角度阐述了中药炮制中理论、方法、炮制工具设计的内容与美学的关系,以期发掘中药炮制的美学内涵,促使中药炮制向更美的方向发展.
作者:孔增科;武克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141例,结果显效97例,占70.3%;有效41例,占29.8%;总有效率为97.9%.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王丽芳;陈正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阿胶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经数千年的临床验证,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补血佳品.其味甘,性平,具有滋阴补血、安胎的功效,常用于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漏、胎漏等证.现代医药进一步证实,阿胶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各种出血,疗效显著.对血虚中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早期都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宋志刚 刊期: 1999年第04期
1 羚羊角粉的新制备法处方调配羚羊角粉时,药房均临时制备.一般用锉刀锉成细粉,既费时费工,还会造成药粉的浪费.此法用钢刀(为工厂报废的钢锯片制成)顺羚羊角由上往下刮,刮成薄细丝状,放入乳钵中研成细粉即成.如若制剂时大量需要,则可将刮成的细丝放入电研船中研粉.此法省时省力.
作者:周世康;王勇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普恩复胶囊(蚓激酶胶囊)是从特种蚯蚓中提取的一种多酶复合物,具有抗栓、溶栓、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亢进作用的生物制剂.其副作用小,安全,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不仅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也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现综述如下.
作者:林荣华;林文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采用TLC对参葛胶囊中的人参、葛根进行了定性鉴别,并用薄层扫描法对制剂中小檗碱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巫乾林;闫雪生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对如何开发利用小兴安岭植物药材资源优势提出对策建议,为振兴林区经济提出新的设想.
作者:计桂香;李萍;李建勋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肤阴康洗剂中的黄连、苦参、蛇床子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结果明显、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作者:罗艳萍;赖小宁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中药白及是传统的止血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其主要成份为甘露聚糖、淀粉、挥发油等.药理实验表明白及具有缩短凝血时间、抑制纤溶作用,可形成人工血栓[1].白及还能促进受损伤神经的再生,有显著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2].另外,对胃粘膜有细胞保护作用,对各种溃疡组织有修复重建作用[3,4,5].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各种体内外出血症、外伤、烧伤、烫伤、溃疡及皮肤皲裂等,疗效比较肯定[6,7,8,9,10].
作者:刘逢芹;余晓东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上的复合体.别名:冬虫草、虫草、夏草冬虫.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笔者在检验工作中发现,有一种外形与正品冬虫夏草相似的品种常混作正品使用,后经鉴定为亚香棒虫草菌Cordyceps hawkesii Gray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实体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俗称:霍克斯虫草,为冬虫夏草的伪品.本文从二者的性状、显微、理化作对比鉴别,以供参考.
作者:秦伟华;李建民;徐春玲;李学斌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冬葵子,苘麻子都具有清热的作用,同属植物,但冬葵子是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子,苘麻子是锦葵科植物苘麻子的种子,功能与主治大不相同.<中国药典>1995年版1部已收载.在药品监督普查中发现部分乡镇卫生院中药房两者混用.笔者认为这是非常不妥的,不能确保临床用药准确有效.现将两种药品性状鉴别与临床应用总结如下,供鉴别时参考.
作者:苗兴满;郑秀芬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冯萍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综述了红景天的抗衰老、抗缺氧、对肌体双向调节、抗不良刺激、抗病毒、抗肿瘤、抗疲劳作用,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毒性及致突变性致畸的研究.
作者:王亮;游冬青;陈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补骨胶囊中的人参、黄芪、血竭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具重现性和专属性,且无阴性干扰,对样品的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其敏;朱忠庆;赵汉华;卢源通;刘明惠 刊期: 1999年第04期
论述了三叶青与土(栾)儿的原植物形态、性状、显微特征及使用区别.
作者:林俊秀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侯燕宁 刊期: 1999年第04期
对蒙药地锦草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优于水提取法;用6倍量的75%乙醇浸泡12 h后回流提取1.5 h,共提取3次为佳方案;提取液经石油醚脱色正丁醇萃取即得精制总黄酮.
作者:巴根那;赵贤芳;白玉霞;张昕原;孙福详;乌日娜;王志民;李宝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作者:朱利军;黄杏莲 刊期: 199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