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浩;古宏晖;黄学武;林丽珠
中药配方,起到了病人与医师之间桥梁的作用,也是中医为病人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中药配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本人从事中药调剂工作已20多年,调配过数以万计的中医处方.现结合工作实际将本人的一点体会浅述如下:
作者:王凤兰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乌蔹莓与绞股蓝是不同科属的两种药,临床要根据病症区别应用.目前各地民间大量采集乌蔹莓作为绞股蓝煎服.两种植物鉴别如下:
作者:张雪琴;魏加印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揽香烯(elemen)是从中药莪术中提取的抗癌活性物质,其主要成份为β-揽香烯.揽香烯乳作为抗癌制剂已广泛用于临床,本文简述其临床效果.
作者:熊绍银;金亚丽;刘素清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海马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或小海马(海咀)的干燥体.性温、味甘.具有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阳痿、遗尿、虚喘、难产、症积和疔疮肿毒等证.
作者:蒋凤英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鼻炎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目前较理想的治疗药物尚不多见.近年来,我院应用自行研制的鼻炎丸治疗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以及因患鼻炎引起的顽固性头痛等证,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曲彩虹 刊期: 1999年第11期
远志原为野生,系临床常用中药之一,为了满足供应必须大力推广变野生为家种.
作者:刁诗冬;徐杰;徐同印 刊期: 1999年第11期
近代河北盐山张锡纯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汇通中西医的先驱者,而且还是一位经方实验大师.他善用经方以起沉疴大疾,并善于依据经方组方原则自裁新方,广泛用于各科.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对经方的运用有很高的造诣.现据<医学衷中参西录>有关内容,对张氏运用经方的成就作一探讨.
作者:刘充闾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咳喘平片提取工艺进行优选, 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醇沉浓度为因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咳喘平片佳提取工艺为药材12倍量水提取3次,2 h/次,醇沉浓度为80%.
作者:闫喜英;王威;曹海龙;刘继华;王永奇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甘草、干姜、附子组成,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的功能.近几年来,对四逆汤的临床研究报道趋多,现综合如下.
作者:张应文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采用臂丛神经麻醉下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冻结肩, 共治疗165例病人,治愈率达68%,显效率达19%,总有效率达99%.并与单纯推拿治疗此病进行了疗效对比,治愈率差别显著( P<0.005).提示臂丛神经麻醉下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冻结肩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为今后治疗此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季远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消食冲剂中总黄酮的含量.其含量为0.226%, RSD=1.42%.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顾林融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众所周知,捣碎是利用捣钵、石臼或其他器具将药物粉碎的一种方法.药物经捣碎后,可增加其有效接触面积,利于有效成份煎出,同时也便于调剂.因此,对质地坚硬的动、矿物类及形体较小的果实种子类等不便于切成饮片的药物均应捣成一定的碎度后入药,以确保用药效果.捣碎方法有两种:一般药物可采用预先捣碎法;某些含有特殊有效成份的药物则应采用临时捣碎法.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郑琼锋 刊期: 1999年第11期
综述了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并对其应用和研究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作者:张少文;彭智聪;梁永红;刘勇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适用温督填任固冲法治疗妇女不孕证45例,并配合B超诊断、观察其疗效.结果痊愈18例(跟踪随访11例怀孕),好转19例,无效8例.提示中医药辨证治疗妇女不孕证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俞亚虹;王其芳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为了优化咽炎康颗粒的制备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熊果酸、多糖等为指标,得出佳的浸提工艺参数,同时考察了佳的喷雾干燥及制粒条件,进而得出合理的颗粒制备工艺.
作者:狄留庆;刘忠保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黑芝麻为脂麻科植物 Sesamum indi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性甘平,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作用.目前未见有混淆品的报道.近笔者在对某单位抽样时发现,黑芝麻中混有一种外形与之极为相似、形体略小的黑色种子,经对其未去净果皮的果实残片分析鉴定, 该种子为藜科植物地肤 Kochia scoparia(L.) Schrad.的种子.地肤子性辛、苦、寒,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作用,功能与黑芝麻截然不同.这是不法药商利用地肤种子与黑芝麻外形相似,价格低廉的特点,人为假冒以牟取暴利.笔者试从形性特征和薄层色谱二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鉴别,结果如下.
作者:董维卿;周厚文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小儿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本病不仅发病率高且严重危害小儿的身体健康,据报道[1]:本病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儿科疾病,也是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在我国肺炎患儿占住院总人数的24.5%~56.2%.足以说明该病的严重性,抗菌素的广泛应用使得临床疗效渐差,疗程长,患儿饱受针药之苦.我们自1996-10以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炎64例,与常规西药抗炎治疗对比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华;林萍;薛秀华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九香虫为蝽科昆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的干燥全体.小皱蝽为同科昆虫Cyclopelt a Perra Distant的干燥虫体.小皱蝽作为九香虫的伪品在基层中药房时有出现.现将鉴别要点概述如下:
作者:胡清华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悬钩子属(Rubus L.)自林奈建立以来[1],世界上许多学者相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前报[2]综述了1991年以前该属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本文将概括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悬钩子属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明生;王利华;赵力;李铣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金海马胶囊中胆甾 -4-烯-3-酮、胆甾-3,6-二酮的含量,为该制剂制订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吴立云;张朝晖 刊期: 199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