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处方临床误配现象浅析

王凤兰

关键词:中医处方, 临床, 中药配方, 为病人服务, 医疗质量, 治疗效果, 医院, 经济效益, 调剂工作, 医师, 信誉, 桥梁, 浅述, 调配, 窗口
摘要:中药配方,起到了病人与医师之间桥梁的作用,也是中医为病人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中药配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本人从事中药调剂工作已20多年,调配过数以万计的中医处方.现结合工作实际将本人的一点体会浅述如下: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肝必复胶囊及其伪品鉴别

    肝必复胶囊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是一种应用较广的抗肝炎药.我所在近年检查中发现多批假冒肝必复胶囊.伪品包装及标识同正品无明显差异.现根据笔者的检测经验,对真假肝必复胶囊作一简单的比较鉴别.

    作者:倪建国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中药鉴定计算机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药品种繁多、来源广泛、混淆品与伪劣品屡有出现.中药鉴定查阅资料花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传统的中药鉴定经长期实践,证实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人主观经验、判断能力和地方局限性的差异,传统的中药鉴定方法又极易造成人为的失误 ,给中药鉴定带来难度.80年代初期,电子计算机在中药材鉴定中取得了初步应用.

    作者:黄月纯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42例临床观察

    观察42例高脂血症患者用血脂康的治疗效果,服血脂康2粒/次,2次/d,疗程为6周.结果显示胆固醇(TC)下降总有效率89.5%,甘油三脂(TG)下降总有效率8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总有效率58.1%,各自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提示血脂康是国产高效的新一代调脂药.

    作者:李伟华;何德立;李丽华;王艳华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中药制剂中含砷成分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

    采用配有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含砷中药制剂中的砷进行检测,其检测方法比传统的化学方法更加准确可靠.

    作者:陈宪平;陈进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中药粉碎度对煎出率影响

    中药在煎煮过程中,其水煎出物的量受很多因素影响,中药粉碎度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现将中药粉碎度对水煎出物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孙莉华;庄文选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张锡纯运用经方之成就

    近代河北盐山张锡纯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汇通中西医的先驱者,而且还是一位经方实验大师.他善用经方以起沉疴大疾,并善于依据经方组方原则自裁新方,广泛用于各科.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对经方的运用有很高的造诣.现据<医学衷中参西录>有关内容,对张氏运用经方的成就作一探讨.

    作者:刘充闾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九香虫与小皱蝽鉴别

    九香虫为蝽科昆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的干燥全体.小皱蝽为同科昆虫Cyclopelt a Perra Distant的干燥虫体.小皱蝽作为九香虫的伪品在基层中药房时有出现.现将鉴别要点概述如下:

    作者:胡清华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土茯苓及其制剂中落新妇甙含量测定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土茯苓中落新妇甙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土茯苓中落新妇甙的平均含量为0.0275%,而银屑冲剂(含土茯苓)则未测出落新妇甙.

    作者:石明达;张朝晖;易以军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风药治疗脑血管病回顾与分析

    对风药治疗脑血管病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从临床应用、药理研究方面作了简要回顾与分析,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作者:丁元庆;赵升刚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消瘤膏外敷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自拟消瘤膏外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在活血化瘀、理气镇痛,解毒抗癌等方面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并对缩小脾肿大、降低门脉高压有一定疗效,且应用方法简便,安全稳妥,价格低廉,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刘晓彦;杨庆运;唐海峰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鸦胆子与苦参子鉴别

    对鸦胆子Brucea javanica及其混淆品苦参子Soph ora flavescens药材性状及粉末显微特征进行比较鉴别.

    作者:龚山美;石世贵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几种常见掺假杂质的鉴别方法

    少数不法药贩,为牟取暴利,常利用一些价廉易得的杂质,进行掺假增重,杂质种类繁多, 且掺假技术也越来越具有隐蔽性.笔者将检验工作中常见的几种掺假杂质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夏荷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扶正消瘤合剂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将120例无手术适应证且因一般状况较差而不能接受放化疗,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的中晚期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扶正消瘤合剂治疗;对照组则予化痰散结方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大多数患者的主要症状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减退、疼痛等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保持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的肿瘤进展率为3.33%, 而对照组则为15.00% ( P<0.05).

    作者:李永浩;古宏晖;黄学武;林丽珠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乌蔹莓与绞股蓝鉴别

    乌蔹莓与绞股蓝是不同科属的两种药,临床要根据病症区别应用.目前各地民间大量采集乌蔹莓作为绞股蓝煎服.两种植物鉴别如下:

    作者:张雪琴;魏加印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黑芝麻与其混淆品地肤种子鉴别

    黑芝麻为脂麻科植物 Sesamum indi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性甘平,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作用.目前未见有混淆品的报道.近笔者在对某单位抽样时发现,黑芝麻中混有一种外形与之极为相似、形体略小的黑色种子,经对其未去净果皮的果实残片分析鉴定, 该种子为藜科植物地肤 Kochia scoparia(L.) Schrad.的种子.地肤子性辛、苦、寒,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作用,功能与黑芝麻截然不同.这是不法药商利用地肤种子与黑芝麻外形相似,价格低廉的特点,人为假冒以牟取暴利.笔者试从形性特征和薄层色谱二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鉴别,结果如下.

    作者:董维卿;周厚文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正交试验法考察冰片微粉化工艺

    采用正交试验法与溶媒转换法,对可能影响冰片微粉化的6个因素,在3个水平上进行试验考察,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冰片微粉化的佳工艺条件是:搅拌速度为400 r/min;加水量为80 ml;滴水速度为 7 ml/min;真空干燥温度为30℃;滴水前加入1%硬脂酸镁;乙醇用量为15 ml(溶解10.0 g冰片的量).采用优化工艺的验证试验表明,优选工艺是可信的.

    作者:甄少立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病36例

    美尼尔氏病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耳膜迷路水肿引起的一种常见病.1992-03~1997-06笔者采用大柴胡汤和硝苯地平结合治疗本病36例,疗效卓著,报道如下.

    作者:胡海萍;李承功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小儿盗汗食疗方一则

    1 组成泥鳅鱼、黑豆.2 用法新鲜泥鳅鱼(10岁以上每次用100 g,5~10岁用75 g,5岁以下用50 g),黑豆(10岁以上每次50 g,5~10岁用30 g,5岁以下用20 g).加水适量,煎服泥鳅鱼及黑豆作食疗,1次/d, 一般2~3次即愈.

    作者:林德元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不孕症150例

    笔者自1992-01~1998-05,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不孕症1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萍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介绍一种染色伪枸杞-珊瑚樱果

    枸杞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功能 .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蒌黄、目昏不明等,是一种珍贵药材.我们在检验工作中,发现一种伪品枸杞子,其形态颇似正品枸杞子,与正品枸杞子掺合在一起,很难辨认真伪.他们利用枸杞子鲜红色的特点,人为地将类似枸杞的一种植物果实用色素染成鲜红色,遮人眼目,坑害消费者.为了便于鉴别,我们将枸杞和染色的伪枸杞进行了药材性状和显微方面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子平;代晓琪;杨令家;李学彬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