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病36例

胡海萍;李承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内耳膜迷路, 美尼尔氏病, 植物神经, 硝苯地平, 功能失调, 大柴胡汤, 常见病, 水肿, 疗效
摘要:美尼尔氏病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耳膜迷路水肿引起的一种常见病.1992-03~1997-06笔者采用大柴胡汤和硝苯地平结合治疗本病36例,疗效卓著,报道如下.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揽香烯抗癌临床效果

    揽香烯(elemen)是从中药莪术中提取的抗癌活性物质,其主要成份为β-揽香烯.揽香烯乳作为抗癌制剂已广泛用于临床,本文简述其临床效果.

    作者:熊绍银;金亚丽;刘素清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凌霄花及其混淆品洋金花鉴别

    凌霄花为紫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K. Schum.或美洲凌霄Campsis radicans (L.) Seem.的干燥花.具有行血去瘀、凉血祛风功效[1].近来,在药检工作中发现,有一种外形与凌霄花相似的品种混作正品使用.

    作者:孙秀珍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海马不宜用滑石粉炮制

    海马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或小海马(海咀)的干燥体.性温、味甘.具有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阳痿、遗尿、虚喘、难产、症积和疔疮肿毒等证.

    作者:蒋凤英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云南灯盏花素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

    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是从菊科短亭飞蓬属植物灯盏花中提取出来的,其有效成分为灯盏花素( 含黄酮类成分),其降脂机理可能与灯盏花的有效成分灯盏花素有关.文献报道,黄酮具有降低血浆粘度作用,并能改变患者体内脂质的含量[1].1996-10~1998-06,我们用云南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佟爱华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黑芝麻与其混淆品地肤种子鉴别

    黑芝麻为脂麻科植物 Sesamum indi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性甘平,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作用.目前未见有混淆品的报道.近笔者在对某单位抽样时发现,黑芝麻中混有一种外形与之极为相似、形体略小的黑色种子,经对其未去净果皮的果实残片分析鉴定, 该种子为藜科植物地肤 Kochia scoparia(L.) Schrad.的种子.地肤子性辛、苦、寒,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作用,功能与黑芝麻截然不同.这是不法药商利用地肤种子与黑芝麻外形相似,价格低廉的特点,人为假冒以牟取暴利.笔者试从形性特征和薄层色谱二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鉴别,结果如下.

    作者:董维卿;周厚文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养血通痹汤治疗产后身痛250例

    1 临床资料25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157例为门诊病人,43例为住院病人;年龄小22岁,大35岁;病程长者50 d,短者1 d.对照组38例为门诊病人,12例为住院病人;年龄小23岁,大37岁;病程长者46 d,短者3 d.

    作者:石学波;沈涛;孙永红;马丰玲;王梅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顽固性冻疮

    我院自1994年以来,运用山东长清制药厂生产的湿润烧伤膏治疗顽固性冻疮26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房云霞;程静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消食冲剂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消食冲剂中总黄酮的含量.其含量为0.226%, RSD=1.42%.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顾林融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鸦胆子与苦参子鉴别

    对鸦胆子Brucea javanica及其混淆品苦参子Soph ora flavescens药材性状及粉末显微特征进行比较鉴别.

    作者:龚山美;石世贵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肢体麻木38例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笔者用其加味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麻木3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钱垠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肺痨辨证施护

    肺痨是具有呼吸道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由于感染痨虫所致.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消瘦等为其主要特征,病理属于阴虚.痨变部位在肺,主要与脾、肾两脏关系密切 .根据临床的辨证分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辨证施护对于恢复病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作者:胡美兰;黄干喜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桂枝及其伪品阴香枝鉴别

    对桂枝及其伪品阴香枝进行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可作为定性鉴别桂枝及其伪品阴香枝的依据.

    作者:孔增科;宋俊骊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下垂42例分析

    胃小弯弧线低点下降至髂嵴联线以下,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时,称为胃下垂.胃下垂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临床上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笔者采用祖国医学补中益气方法加西药治疗42例病人,与单用西药治疗40例病人收效情况作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苏顺庭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中药粉碎度对煎出率影响

    中药在煎煮过程中,其水煎出物的量受很多因素影响,中药粉碎度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现将中药粉碎度对水煎出物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孙莉华;庄文选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泰胶囊中橙皮甙含量

    建立了测定胶囊剂中橙皮甙的HPLC法,色谱条件为YMC-Pack ODS-A色谱柱(日本),甲醇-水-冰醋酸(40∶60∶0.5)为流动相,284 nm检测波长.该法简便、灵敏、准确,橙皮甙在11~77 μg/ml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γ=0.9995),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 RSD=1.65%, n=5).

    作者:殷强;顾峥嵘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龙胆泻肝汤治验三则

    龙胆泻肝汤为泻肝胆实火,清下焦实热之剂.其方清泻为主,兼顾滋养.既能治脏腑之疾, 又可医循经所发诸证.只要辨证准确,施之即有良效.现报告治验3例如下.

    作者:武瑞美;薛秀华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乌蔹莓与绞股蓝鉴别

    乌蔹莓与绞股蓝是不同科属的两种药,临床要根据病症区别应用.目前各地民间大量采集乌蔹莓作为绞股蓝煎服.两种植物鉴别如下:

    作者:张雪琴;魏加印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小儿退热软膏质量标准探讨

    对小儿退热贴剂中栀子、冰片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并采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栀子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的栀子甙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标准.

    作者:常明向;徐胜东;黄传俊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天南星炮制工艺改进

    自古以来,天南星的炮制方法很多.唐代有姜汁浸泡(<理伤>)等;宋代增加了水浸、酒煮 (<圣惠>);金元时代主要有九蒸九晒法(<宝鉴>);明代又有酸浆水煮(<普济>)等法 ;现今有制南星,胆南星等[1].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费时费工.

    作者:刘增会 刊期: 1999年第11期

  • 几种常见掺假杂质的鉴别方法

    少数不法药贩,为牟取暴利,常利用一些价廉易得的杂质,进行掺假增重,杂质种类繁多, 且掺假技术也越来越具有隐蔽性.笔者将检验工作中常见的几种掺假杂质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夏荷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