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增科;宋俊骊
海马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或小海马(海咀)的干燥体.性温、味甘.具有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阳痿、遗尿、虚喘、难产、症积和疔疮肿毒等证.
作者:蒋凤英 刊期: 1999年第11期
自古以来,天南星的炮制方法很多.唐代有姜汁浸泡(<理伤>)等;宋代增加了水浸、酒煮 (<圣惠>);金元时代主要有九蒸九晒法(<宝鉴>);明代又有酸浆水煮(<普济>)等法 ;现今有制南星,胆南星等[1].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费时费工.
作者:刘增会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中药配方,起到了病人与医师之间桥梁的作用,也是中医为病人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中药配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 .本人从事中药调剂工作已20多年,调配过数以万计的中医处方.现结合工作实际将本人的一点体会浅述如下:
作者:王凤兰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采用配有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含砷中药制剂中的砷进行检测,其检测方法比传统的化学方法更加准确可靠.
作者:陈宪平;陈进 刊期: 1999年第11期
近年来,发达国家已兴起一个开发蚯蚓保健食品热.蚯蚓的年贸易额在20亿美元左右,且每年正以20%~25%的速度递增.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都在大力发展蚯蚓养殖业,目前已发展到工厂化养殖和商品化生产,养殖蚯蚓成了前景广阔的新兴养殖事业,蚯蚓的开发价值, 引起了广泛的注意.1997年美国的300个大型蚯蚓养殖企业组成了国际蚯蚓养殖企业组成了国际蚯蚓养殖者协会,以帮助促进这个行业.
作者:孔凡真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是从菊科短亭飞蓬属植物灯盏花中提取出来的,其有效成分为灯盏花素( 含黄酮类成分),其降脂机理可能与灯盏花的有效成分灯盏花素有关.文献报道,黄酮具有降低血浆粘度作用,并能改变患者体内脂质的含量[1].1996-10~1998-06,我们用云南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佟爱华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乌蔹莓与绞股蓝是不同科属的两种药,临床要根据病症区别应用.目前各地民间大量采集乌蔹莓作为绞股蓝煎服.两种植物鉴别如下:
作者:张雪琴;魏加印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金海马胶囊中胆甾 -4-烯-3-酮、胆甾-3,6-二酮的含量,为该制剂制订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吴立云;张朝晖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将120例无手术适应证且因一般状况较差而不能接受放化疗,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的中晚期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扶正消瘤合剂治疗;对照组则予化痰散结方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大多数患者的主要症状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减退、疼痛等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保持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的肿瘤进展率为3.33%, 而对照组则为15.00% ( P<0.05).
作者:李永浩;古宏晖;黄学武;林丽珠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从古至今王不留行炮制均采用清炒法.该法炮制出来的王不留行爆花率有时不高,难达到药品标准规定,而且还会出现僵化、焦化等现象.既影响外观,又影响临床疗效.
作者:周荷华;周荣杰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采用臂丛神经麻醉下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冻结肩, 共治疗165例病人,治愈率达68%,显效率达19%,总有效率达99%.并与单纯推拿治疗此病进行了疗效对比,治愈率差别显著( P<0.005).提示臂丛神经麻醉下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冻结肩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为今后治疗此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季远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块根,又名童参、孩儿参.性平、味甘、微苦,具有益气、健脾、生津等功效,临床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肺虚咳嗽,心悸等证,可代替人参入药. 原植物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等省,野生于阴湿的山坡和岩石缝中,现多栽培.现将太子参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薛瑞;赵君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地奥心血康(Di-ao-xin-xue-kang, DAXXK)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制的冠状动脉扩张药.该药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由于该药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障碍,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偏头痛、梅尼埃病、难治性肺结核、消化性溃疡等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磊如;吕红华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青黛的加工是江苏扬州一门传统工艺,其成色好,得率高,工艺独特,方法简便,名誉海内外.其质量也属上乘,传统上既作染料也作药用.
作者:张厚宝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中药品种繁多、来源广泛、混淆品与伪劣品屡有出现.中药鉴定查阅资料花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传统的中药鉴定经长期实践,证实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个人主观经验、判断能力和地方局限性的差异,传统的中药鉴定方法又极易造成人为的失误 ,给中药鉴定带来难度.80年代初期,电子计算机在中药材鉴定中取得了初步应用.
作者:黄月纯 刊期: 1999年第11期
近代河北盐山张锡纯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汇通中西医的先驱者,而且还是一位经方实验大师.他善用经方以起沉疴大疾,并善于依据经方组方原则自裁新方,广泛用于各科.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对经方的运用有很高的造诣.现据<医学衷中参西录>有关内容,对张氏运用经方的成就作一探讨.
作者:刘充闾 刊期: 1999年第11期
远志原为野生,系临床常用中药之一,为了满足供应必须大力推广变野生为家种.
作者:刁诗冬;徐杰;徐同印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众所周知,捣碎是利用捣钵、石臼或其他器具将药物粉碎的一种方法.药物经捣碎后,可增加其有效接触面积,利于有效成份煎出,同时也便于调剂.因此,对质地坚硬的动、矿物类及形体较小的果实种子类等不便于切成饮片的药物均应捣成一定的碎度后入药,以确保用药效果.捣碎方法有两种:一般药物可采用预先捣碎法;某些含有特殊有效成份的药物则应采用临时捣碎法.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郑琼锋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土茯苓中落新妇甙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土茯苓中落新妇甙的平均含量为0.0275%,而银屑冲剂(含土茯苓)则未测出落新妇甙.
作者:石明达;张朝晖;易以军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对风药治疗脑血管病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从临床应用、药理研究方面作了简要回顾与分析,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作者:丁元庆;赵升刚 刊期: 199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