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萍
适用温督填任固冲法治疗妇女不孕证45例,并配合B超诊断、观察其疗效.结果痊愈18例(跟踪随访11例怀孕),好转19例,无效8例.提示中医药辨证治疗妇女不孕证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俞亚虹;王其芳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笔者用其加味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麻木3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钱垠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采用配有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含砷中药制剂中的砷进行检测,其检测方法比传统的化学方法更加准确可靠.
作者:陈宪平;陈进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对风药治疗脑血管病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从临床应用、药理研究方面作了简要回顾与分析,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作者:丁元庆;赵升刚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对一种伪制黄柏的来源、性状、显微及理化等方面与正品进行了比较鉴别.
作者:田兵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悬钩子属(Rubus L.)自林奈建立以来[1],世界上许多学者相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前报[2]综述了1991年以前该属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本文将概括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悬钩子属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明生;王利华;赵力;李铣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海马为海龙科动物线纹海马、刺海马、大海马、三斑海马或小海马(海咀)的干燥体.性温、味甘.具有温肾壮阳,散结消肿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阳痿、遗尿、虚喘、难产、症积和疔疮肿毒等证.
作者:蒋凤英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患者鞠某,男,47岁,1998-02就诊.患者近1个月来无明显原因白昼时时汗出,动辄尤甚, 畏寒肢冷,口干不欲饮.曾于文登整骨医院及个体中医诊所就诊,服用中草药共20余剂.其方药大都为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滋阴降火之类,均不奏效,且病情逐渐加重.
作者:刘爱玲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对鸦胆子Brucea javanica及其混淆品苦参子Soph ora flavescens药材性状及粉末显微特征进行比较鉴别.
作者:龚山美;石世贵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对桂枝及其伪品阴香枝进行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可作为定性鉴别桂枝及其伪品阴香枝的依据.
作者:孔增科;宋俊骊 刊期: 1999年第11期
球兰止咳糖浆是我院制剂中心根据闽南地区民间用药的验方研制而成,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已在我院临床应用近20 a.为验证其疗效,我们自1996-04~1997-04观察病人16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洪敏俐;林向前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少数不法药贩,为牟取暴利,常利用一些价廉易得的杂质,进行掺假增重,杂质种类繁多, 且掺假技术也越来越具有隐蔽性.笔者将检验工作中常见的几种掺假杂质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夏荷 刊期: 1999年第11期
综述了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并对其应用和研究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作者:张少文;彭智聪;梁永红;刘勇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咳喘平片提取工艺进行优选, 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醇沉浓度为因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咳喘平片佳提取工艺为药材12倍量水提取3次,2 h/次,醇沉浓度为80%.
作者:闫喜英;王威;曹海龙;刘继华;王永奇 刊期: 1999年第11期
自古以来,天南星的炮制方法很多.唐代有姜汁浸泡(<理伤>)等;宋代增加了水浸、酒煮 (<圣惠>);金元时代主要有九蒸九晒法(<宝鉴>);明代又有酸浆水煮(<普济>)等法 ;现今有制南星,胆南星等[1].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费时费工.
作者:刘增会 刊期: 1999年第11期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脑乐静胶囊中甘草次酸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甘草次酸测定的回收率为98.63%, RSD为3.2%,
作者:刘和凤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将120例无手术适应证且因一般状况较差而不能接受放化疗,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的中晚期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扶正消瘤合剂治疗;对照组则予化痰散结方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大多数患者的主要症状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减退、疼痛等明显改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保持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的肿瘤进展率为3.33%, 而对照组则为15.00% ( P<0.05).
作者:李永浩;古宏晖;黄学武;林丽珠 刊期: 1999年第11期
肺痨是具有呼吸道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由于感染痨虫所致.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消瘦等为其主要特征,病理属于阴虚.痨变部位在肺,主要与脾、肾两脏关系密切 .根据临床的辨证分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辨证施护对于恢复病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作者:胡美兰;黄干喜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地奥心血康(Di-ao-xin-xue-kang, DAXXK)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制的冠状动脉扩张药.该药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由于该药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障碍,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偏头痛、梅尼埃病、难治性肺结核、消化性溃疡等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磊如;吕红华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我院药剂科在止嗽散[1]基础上研制的中药制剂-止咳合剂,通过10多年临床验证 ,对风邪犯肺所致咳嗽具有良好的化痰止咳,疏表宣肺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华;吴桂熙 刊期: 199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