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兵
近代河北盐山张锡纯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汇通中西医的先驱者,而且还是一位经方实验大师.他善用经方以起沉疴大疾,并善于依据经方组方原则自裁新方,广泛用于各科.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对经方的运用有很高的造诣.现据<医学衷中参西录>有关内容,对张氏运用经方的成就作一探讨.
作者:刘充闾 刊期: 1999年第11期
远志原为野生,系临床常用中药之一,为了满足供应必须大力推广变野生为家种.
作者:刁诗冬;徐杰;徐同印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悬钩子属(Rubus L.)自林奈建立以来[1],世界上许多学者相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前报[2]综述了1991年以前该属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本文将概括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悬钩子属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明生;王利华;赵力;李铣 刊期: 1999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25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157例为门诊病人,43例为住院病人;年龄小22岁,大35岁;病程长者50 d,短者1 d.对照组38例为门诊病人,12例为住院病人;年龄小23岁,大37岁;病程长者46 d,短者3 d.
作者:石学波;沈涛;孙永红;马丰玲;王梅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金海马胶囊中胆甾 -4-烯-3-酮、胆甾-3,6-二酮的含量,为该制剂制订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吴立云;张朝晖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养心口服液中人参、五味子、麦冬进行定性鉴别,并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杂质的干扰,以540 nm为测定波长,495 nm 为参比波长,测定口服液中人参总皂甙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葛勤;康钦树;赵劲松 刊期: 1999年第11期
综述了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并对其应用和研究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作者:张少文;彭智聪;梁永红;刘勇 刊期: 1999年第11期
为了优化咽炎康颗粒的制备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熊果酸、多糖等为指标,得出佳的浸提工艺参数,同时考察了佳的喷雾干燥及制粒条件,进而得出合理的颗粒制备工艺.
作者:狄留庆;刘忠保 刊期: 1999年第11期
笔者自1992-01~1998-05,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不孕症1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萍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咳喘平片提取工艺进行优选, 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醇沉浓度为因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咳喘平片佳提取工艺为药材12倍量水提取3次,2 h/次,醇沉浓度为80%.
作者:闫喜英;王威;曹海龙;刘继华;王永奇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龙胆草是一味清热要药.目前在市场上出现伪品,影响着用药的安全与功效.本人根据多年从事中药工作的经验,将其真伪特征的经验鉴别介绍如下:
作者:王继锋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采用正交试验法与溶媒转换法,对可能影响冰片微粉化的6个因素,在3个水平上进行试验考察,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冰片微粉化的佳工艺条件是:搅拌速度为400 r/min;加水量为80 ml;滴水速度为 7 ml/min;真空干燥温度为30℃;滴水前加入1%硬脂酸镁;乙醇用量为15 ml(溶解10.0 g冰片的量).采用优化工艺的验证试验表明,优选工艺是可信的.
作者:甄少立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枸杞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功能 .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蒌黄、目昏不明等,是一种珍贵药材.我们在检验工作中,发现一种伪品枸杞子,其形态颇似正品枸杞子,与正品枸杞子掺合在一起,很难辨认真伪.他们利用枸杞子鲜红色的特点,人为地将类似枸杞的一种植物果实用色素染成鲜红色,遮人眼目,坑害消费者.为了便于鉴别,我们将枸杞和染色的伪枸杞进行了药材性状和显微方面的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子平;代晓琪;杨令家;李学彬 刊期: 1999年第11期
观察42例高脂血症患者用血脂康的治疗效果,服血脂康2粒/次,2次/d,疗程为6周.结果显示胆固醇(TC)下降总有效率89.5%,甘油三脂(TG)下降总有效率8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总有效率58.1%,各自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提示血脂康是国产高效的新一代调脂药.
作者:李伟华;何德立;李丽华;王艳华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对杜仲采集、加工和炮制方法作概要介绍,并简要介绍了现代研究进展情况,供研究使用时参考.
作者:邓先瑜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患者鞠某,男,47岁,1998-02就诊.患者近1个月来无明显原因白昼时时汗出,动辄尤甚, 畏寒肢冷,口干不欲饮.曾于文登整骨医院及个体中医诊所就诊,服用中草药共20余剂.其方药大都为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滋阴降火之类,均不奏效,且病情逐渐加重.
作者:刘爱玲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对一种伪制黄柏的来源、性状、显微及理化等方面与正品进行了比较鉴别.
作者:田兵 刊期: 1999年第11期
对桂枝及其伪品阴香枝进行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可作为定性鉴别桂枝及其伪品阴香枝的依据.
作者:孔增科;宋俊骊 刊期: 1999年第11期
我院自1994年以来,运用山东长清制药厂生产的湿润烧伤膏治疗顽固性冻疮26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房云霞;程静 刊期: 1999年第11期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笔者用其加味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麻木3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钱垠 刊期: 199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