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洪
目的:探讨墨白汤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诊断为局限型和散发型的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卡力孜然酊外用和白癜风丸口服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卡力孜然酊和自拟墨白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0%,对照组为37.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墨白汤治疗白癜风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无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刘高岗;刘贵梅;李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枳术散热敷腹部治疗结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结果:两组在肠鸣音恢复、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术散热敷腹部治疗结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东亮;赵翠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13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5例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分期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0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1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期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孙启栋;王仁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7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全部患者均给予相同的用药及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健康知识讲解、用药护理等。观察组患者给予包括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用药护理、环境护理在内的中医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更好地顺应患者的需求,在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魏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手诊法是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临床疾病诊断的一种中医辅助诊法,在临床医学诊断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从手诊的发展史、诊断原理、分类、常见疾病的手诊表现以及手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地总结、分析、探讨了手诊法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手诊的临床应用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资料。
作者:牛惠芳;赵可辉;于功昌;陈守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针灸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36%,对照组为70.5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Fugl-Meyer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早期针灸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导师侯江红教授是河南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用调和肺脾法治疗小儿久咳导致的尿频,注重从调和脾胃、宣肺温阳利水法入手,每获良效。
作者:周梦;司凯隆;侯江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分别给予中药散剂口服、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疗法及两者内外合治法治疗。结果:3组疗效比较,以内外合治法疗效佳。结论:中医辨证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疗效肯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作者:王莉;任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张晓丹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余载,对不孕症、功血及妇产科常见病及疑难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辨证用药独特,疗效甚佳。张晓丹教授在治疗输卵管通而不畅所致不孕症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章珊珊;张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从“痰邪”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28例均采用自拟祛痰方药内服治疗,对照组28例均采用甘露醇、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痰邪”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雨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在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益气活血养阴方法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48%,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4,P<0.05);实验组不良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益气活血养阴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管于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脑血管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相关因素,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0例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高危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为28.5%,病死率为11.9%;意识障碍、住院时间、切管切开以及肺部基础疾病等是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高危因素。结论: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要及时处理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感染高危因素,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尤其是加强呼吸道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炎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作者:曹文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罗宏伟主任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治疗上当运脾和胃,调畅气机。临床用药组方有序、药性平和,用药精当,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进展,中西结合、分型论治,加以心理干预,疗效颇佳。
作者:李海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女性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予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可以对患者机体的气血进行有效调节,还能改善女性的内分泌,使月经恢复正常。临床应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中药外洗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扁平疣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胸腺肽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外洗,疗程均为4周,停药后电话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的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联合中药外洗应用于扁平疣的临床治疗,不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能够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对照法将近两年到本院治疗的74例中风后遗症病例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根据常规西医标准用药,观察组37例选择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连续施治2周后,研究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施治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1.89%,相较于对照组的64.86%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IHSS分值相对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中西医结合方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展开治疗,药效更加理想安全,且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李宝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方双柏洗剂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复方双柏洗剂外擦治疗,3次/d,治疗10d。结果:82例患儿中,临床治愈68例,占82.9%;显效11例,占13.4%;未愈3例,占3.7%。总有效率为96.3%。结论:复方双柏洗剂治疗婴儿湿疹,药液可直达病所,作用迅速,疗效显著,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患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黎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切排术后联合抗生素与中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差异。方法:选取113例肛周脓肿切排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意愿分成抗生素组(A组,n=50)和中药组(B组,n=63)。A组采用口服替硝唑片联合高锰酸钾液稀释坐浴方案治疗,B组采用消痈饮内服联合五味消毒饮坐浴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感染控制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差异。结果:①两组患者在感染控制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复发率为18.0%,明显高于B组的1.6%和1.6%(P<0.05)。结论:对肛周脓肿患者予以切排术联合中药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胜文;胡选亚;艾世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中药化瘀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16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1例。排石冲剂组患者服用排石冲剂治疗,化瘀排石汤组采用中药化瘀排石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化瘀排石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排石冲剂组的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化瘀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四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海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