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分期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思路

孙启栋;王仁萍

关键词:中医分期, 辨证, 脑梗死
摘要:目的:对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13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65例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分期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0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6.1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期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10例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10例,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为7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

    作者:郭庆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清宫祛瘀汤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清宫祛瘀汤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为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药物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清宫祛瘀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流产后的出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药物流产后多量出血的例数明显减少,少量出血的例数明显增多(P<0.05),且观察组患者药物流产后的平均出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清宫祛瘀汤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路莉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寒邪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理作用探析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病程长,易反复,困扰着很多患者。尤其是后期至失代偿期,会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失眠、性激素平衡失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治疗更为棘手。本文从本病的病理入手,辨证施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王凤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益血与止血干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干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实际疗效,以便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0月期间临床收治的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入选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益血方,对照组同时给予止血方。以两组入选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疾病恢复时间为观察指标来验证疗效。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统计学验证结果显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4.9500,P=0.0261);②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统计学验证结果显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5.8171,P=0.0000)。结论:中医益血干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综合效果显著,是临床理想治疗方案之一。

    作者:赵喜娟;韩正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简析临床合理应用中药及药学监护

    当前对于临床药学的运用相对而言是比较广泛的,因此如何开展中药及药学监护在临床中的有效运用,对于提高疗效和提升医学价值是相对重要的。在我国的医药宝库中,中成药以及中草药一并称为中药,相对于其他药品来说,如果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医师的疏忽大意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中成药的应用没有按照国家的标准严格执行,那么不仅不会给患者带来有利的疗效,还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又因为中成药应用比较普及,出现差池所造成的影响也比较明显。本文分析我国临床运用中药及药学监护的现状,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西药的PC方法来促进和优化当前中药的临床应用合理性。

    作者:慕英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综合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研究进展

    中医站在整体观念的宏观角度与辨证论治的微观角度双角度上,对疾病的防治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致残率等特点。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研究颇多,从临床、实验、方法学至理论的提出皆有涉足。通过查阅文献,从干预措施、基础研究、疗效评判方法及研究展望几个方面归纳中医综合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春朝;唐莉;尹君;闵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视网膜细胞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索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HR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B)、贝那普利对照组(C)、镇肝熄风汤低剂量观察组(D)、镇肝熄风汤高剂量观察组(E);每组各12只。正常空白组WKY(A)12只。镇肝熄风汤低剂量组灌服镇肝熄风汤15g?kg-1?d-1(药物浓度1.5g/mL);镇肝熄风汤高剂量组灌服镇肝熄风汤30g?kg-1?d-1(药物浓度3.0g/mL);贝那普利组灌服贝那普利0.90mg?kg-1?d-1。模型组(B)及WKY组每日灌服同体积的蒸馏水。共8周。检测干预前后大鼠血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结果:干预前与空白组(WKY大鼠)比较,其他各组(SHR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血压明显高于同周龄的WKY大鼠(P<0.05);各组大鼠干预8周后再次进行血压测定,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血压显著降低(P<0.05);镇肝熄风汤减轻了SHR的Bax表达(P<0.01),增加了Bcl-2的表达,其中中药高剂量组达到WKY水平(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不仅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且在高血压病程中可抑制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细胞凋亡。

    作者:温鑫洋;颜春鲁;金华;刘志军;曹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308nm高能准分子光与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儿童白癜风的护理

    白癜风是一种获得性的色素性疾病,病因复杂,以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脱失和黑素细胞选择性破坏等为特征,约有35%的白癜风患者在儿童时期发病,给患儿及家庭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我科室采用308nm准分子光对患儿进行治疗,并给予全面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LEEP刀联合中药治疗宫颈糜烂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LEEP刀联合中药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LEEP刀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应用LEEP刀治疗)。分别于术后治疗的3、6、11周复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阴道排液时间,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治疗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阴道排液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EEP刀联合中药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疗程短、无不良反应、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巧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内外合治小儿湿热型泄泻40例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分别给予中药散剂口服、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疗法及两者内外合治法治疗。结果:3组疗效比较,以内外合治法疗效佳。结论:中医辨证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疗效肯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作者:王莉;任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雾化干预对胸外科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吸入对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作用。方法:将60例开胸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雾化,并给予心理护理及雾吸指导。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雾化药物及一般护理。结果:治疗组肺炎、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中药雾化吸入和正确的护理可显著减少开胸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

    作者:陶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89例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89例,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给予2个疗程(2周为1个疗程)的中药熏洗之后,显效140例,有效4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患者满意度为98%。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何小智;林学勇;翁盛辉;秦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脑血管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脑血管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相关因素,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50例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高危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为28.5%,病死率为11.9%;意识障碍、住院时间、切管切开以及肺部基础疾病等是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高危因素。结论: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要及时处理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感染高危因素,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尤其是加强呼吸道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炎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作者:曹文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枳术散热敷腹部治疗结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枳术散热敷腹部治疗结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结果:两组在肠鸣音恢复、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术散热敷腹部治疗结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东亮;赵翠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饮食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调查

    目的:本研究调查护理干预对COPD老年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为减缓疾病发展和恢复健康提供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抽取40例,分两组进行调查。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2个月的饮食结构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饮食干预后的营养状况。结果:饮食干预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得以提升,优于对照组。结论:饮食干预对COPD老年患者营养状况有影响,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

    作者:黄兰珍;葛亚男;陈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倍他乐克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倍他乐克及他汀类药物在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96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与辛伐他汀,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47/50),高于对照组的76.1%(35/46),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3/50),对照组为4.4%(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倍他乐克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可防止血小板聚集,有效改善心肌微循环,减轻心脏负荷,降低猝死发生率,安全性高,可长期使用。

    作者:吕秀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桂枝加附子汤玉屏风散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桂枝加附子汤、玉屏风散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慢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医桂枝加附子汤玉屏风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48%)大于对照组的52.38%,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附子汤玉屏风散治疗慢性鼻炎效果良好,具有改善症状迅速显著、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孙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贝那普利联合中成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对贝那普利结合中成药在糖尿病肾病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予以贝那普利,后者予以贝那普利联合中成药(参麦注射液),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Cr、24hUAE等指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UN、Cr、24hUAE等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贝那普利联合中成药(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确切,且可有效改善各项实验室指标,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在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益气活血养阴方法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48%,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4,P<0.05);实验组不良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益气活血养阴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管于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中医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7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全部患者均给予相同的用药及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健康知识讲解、用药护理等。观察组患者给予包括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用药护理、环境护理在内的中医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更好地顺应患者的需求,在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魏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