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动痔疮套扎器治疗Ⅱ-Ⅲ度痔疮疗效分析

周春华;蔡维;谢琦;居同法;金惠成

关键词:痔疮, 自动痔疮套扎器
摘要: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器(RPH )治疗Ⅱ 、Ⅲ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Ⅱ 、Ⅲ度痔疮患者414例 ,随机分为RPH组198例 ,对照组216例 ;RPH组应用RPH术治疗 ,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治疗后 ,两组治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对照组比较 ,RPH组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疼痛持续时间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RPH治疗Ⅱ 、Ⅲ度痔疮安全、有效 ,比传统外剥内扎术更加简便 ,患者痛苦少.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ppGalN Ac-T1和-T2在乳腺癌相关药物敏感性、细胞凋亡及侵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ppGalNAc-T )1和-T2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 siRNA-ppGalNAc-T1(A组)、siRNA-ppGalNAc-T2 (B组)和空载体对照(C组)转染MDA-MB-231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pGalNAc-T1和-T2 mRNA表达 ,MTT法和 Hoechst 33258染色分别检测各组对多西他赛和吉西他滨的药物敏感性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T ransw 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M DA-M B-231细胞中ppGalNAc-T1和-T2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乳腺细胞(P<0 .05).与C组相比 ,A组、B组药物敏感性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 .05) ,而细胞侵袭能力受到抑制(P<0 .05).结论 ppGalNAc-T1和-T2可能是潜在预测和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有效靶点.

    作者:徐徐;徐岚;惠品晶;吴士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孟鲁司特钠口服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多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易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而滥用抗生素,贻误治疗 ,病情迁延.抗白三烯药物孟鲁司特钠是新一代非淄体抗炎药物,能有效预防和抑制白三烯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及支气管痉挛 ,减少气道因变应原刺激引起的细胞和非细胞性炎症物质 ,抑制变应原激发的气道高反应.

    作者:张龙英;姚其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急性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结果 年龄、吞咽障碍、慢性疾病史是急性脑出血保守治疗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 P<0 .05 ).23例患者检出病原菌29株 ,其中的前三位是肺炎克雷伯菌(9株 ,占31.0% )、鲍曼不动杆菌(8株 ,占27.6%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 ,占24.1% ).结论 对于急性脑出血行保守治疗的患者 ,应针对容易引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常见的病原菌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陈锦景;张旸;朱春然;余万;李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妊娠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腹腔妊娠临床资料 ,总结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腹腔妊娠占我院同期异位妊娠病例的1.76‰ ,子宫直肠陷窝处腹膜发生6例 ,B超检查与术中所见相符者6例 ,手术治疗后1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在80% 以上 ,无一例持续性异位妊娠.结论 腹腔妊娠发生率低 ,在手术前一般不能明确诊断 ,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巧英;段晓义;吕娟;朱志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治疗性ERCP在儿童胰腺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作为一种微创诊疗技术 ,已成为治疗胆胰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其治疗对象也由成人向儿童群体延伸 ,但由于无明确的儿童ERCP应用指征及安全性综合评价标准,以及因器械、技术、患儿特殊性等原因 ,目前国内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中的应用治疗及护理经验较成人明显不足[1].

    作者:盛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3890例产妇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麻醉及剖宫产技术的成熟以及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变 ,我国的分娩方式的构成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剖宫产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从20世纪60年代5% 左右升至90年代20% 左右[1 ] .近年来有些城市甚至高达70% [2] ,明显高于WHO提出的不大于15% 的标准[3 ] .过高的剖宫产率对母婴极为不利 ,相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上升,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尤静洁;王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5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及更小手术创伤 ,成为外科医生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案[1 ] .近年来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使术后无瘢痕成为现实 ,其将来可能作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标准术式而广泛临床应用[2 ] ,尽管国内已经率先将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效果 ,但多数医院开展较少.

    作者:王鹏;郭青松;李厚祥;芮理;周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发的单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高通透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脂多糖(LPS)诱发的单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高通透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单层 HUVECs被分为对照组、LPS组(LPS 1μg/ml刺激4 h)、乌司他丁复合LPS组(乌司他丁3000 U/ml孵育1 h+LPS 1μg/ml刺激4 h)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单克隆抗体(VE-cadherin mAb)组(VE-cadherin mAb 50μg/ml孵育6 h+乌司他丁3000 U/ml孵育1 h+LPS 1μg/ml刺激4 h).采用双腔系统Transwell法检测单层 HUVECs的通透性 , Western blot法检测HUVECs中V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单层HUVECs渗透性增高 ,VE-cadherin表达降低(P<0 .01).与LPS组相比 ,乌司他丁复合LPS组单层HUVECs渗透性降低 ,VE-cadherin表达增高(P<0 .01).与乌司他丁复合LPS组相比 ,VE-cadherin mAb组单层HUVECs渗透性增高 ,VE-cadherin表达降低(P<0 .01).结论 乌司他丁预处理可改善LPS引起的单层HUVECs高通透性状况 ;其可能机制与VE-cadherin表达增多有关.

    作者:陈洁;孙理;张劲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环池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环池形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7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行中脑水平环池形态的CT扫描 ,分析其与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中脑水平环池形态分为四型 :Ⅰ型16例 ,环池无变化 ,死亡1例 ;Ⅱ型20例 ,环池部分变窄 ,死亡3例 ;Ⅲ型22例 ,环池部分闭塞 ,死亡8例 ;Ⅳ型20例 ,环池完全闭塞,死亡14例.结论 了解环池形态变化对颅脑损伤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金浩;张卫;朱扬清;邹煜;周秋锋;左常阳;刘星;钱伟;鲁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过氧乙酸对医院中央空调通风管道消毒的效果

    目的 观察过氧乙酸对医院中央空调通风管道的消毒效果.方法 将3% 过氧乙酸消毒剂加热产生的蒸汽连接到中央空调通风管道 ,以中央空调系统的净化风机产生的压力风源为载体 ,扩散至整个中央空调管道内部进行密闭消毒.对中央空调所属区域室内以1% 过氧乙酸进行密闭熏蒸消毒.分别对消毒前后中央空调出风口送风中菌落数、相应室内消毒后及中央空调开机1h后空气进行细菌检测.结果 经过氧乙酸消毒后 ,中央空调送风中细菌总数下降 ,开机1h室内空气细菌总数无明显上升.结论 过氧乙酸对医院中央空调管道系统密闭熏蒸消毒后 ,送风口和室内空气消毒合格率显著提高.

    作者:钱沂;许晓萍;张金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内镜常见附件在复杂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配合作用

    目的 探讨内镜常见附件在复杂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配合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杂上消化道异物患者48例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中食管异物32例 ,以食管上段多见.9例患者伴有上消化道疾病.异物取出成功率达93.8% .结论 内镜附件合理使用有助于异物顺利取出.

    作者:徐娴;张振玉;邵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成试验在特发性矮小患儿的诊治价值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成试验对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将15例 ISS患儿分为 IGF-1生成/基础比值 ≥3的无生长激素不敏感(GHI)组(A组 ,4例)和IG F-1生成/基础比值<3的部分G H I组(B组 ,11例).比较两组患儿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后的生长速率 ,分析 IGF-1生成试验中 IGF-1反应水平与生长速率的关系.结果 rhGH治疗6个月后 ,A组与B组生长速率无统计学差异[(12.1 ± 1.3) cm/年vs .(11.0 ± 1.6) cm/年](P>0 .05).B组IGF-1生成试验中 ,IGF-1反应水平与生长速率无相关性(r=0 .596 , P>0 .05).结论 IGF-1生成试验可为明确ISS病因提供参考 ,但作为独立预测rhGH对ISS患儿促生长疗效的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娅;高兰英;王安茹;单晔;陈苗苗;于宝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对有氧训练后AD患者功能改善评估的研究

    目的 探讨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ALFF)的变化评估有氧运动后阿尔茨海默病(A D )患者功能改善的价值.方法 将42例A D患者随机均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采用踩脚踏车或以跑步机运动为有氧训练项目 ,以强度为50%-70% 大运动能力作为训练标准 ,每次训练持续60-90 min(中途休息10 min);共训练12周 ,每周训练3次.检测训练前和12周训练后的 ALFF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结果 训练后 ,训练组MMSE评分和 ALFF值较训练前增高(P<0 .05);训练组前后两次ALFF差值大于对照组(P<0 .05).ALFF值与MMSE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ALFF可以作为AD患者有氧训练有效性评判的辅助指标.

    作者:王纬;王蔚;杨思雨;常春红;王英;吴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IL-1B基因多态性与宫颈高危HPV持续感染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IL-1B T-31C和C-511T基因多态性与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中国江苏部分地区高危 H PV持续感染(A组 ,223例)和感染自我清除的汉族女性(B组 ,186例)IL-1B T-31C、C-511T基因型分布.结果 两组IL-1B T-31C和C-511T 位点各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 .05).IL-1B T-31C和C-511T位点的基因频率与HPV持续感染遗传易感性均无明显相关性(P>0 .05).结论 在中国江苏汉族女性人群中 ,IL-1B T-31C和 C-511T 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高危HPV持续感染遗传易感性无关.

    作者:郑真霞;缪娟;崔毓桂;周德兰;韩素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T2DM )患者认知功能水平与血糖(Glu )、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Ins)水平等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50例T2DM患者为T2DM组 ,47例年龄、性别构成比、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多维度神经认知量表(连线测验、MoCA量表、数字广度测试、健康调查表)分别对两组人群进行认知功能检测 ,并将T2DM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与Glu、HbA1c、HOMA-IR、Ins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2DM组的发散思维能力、短时记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能力、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能力均低于对照组(P<0 .05);焦虑、抑郁情绪重于对照组(P<0 .05).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在年龄、病程、教育程度、吸烟指数、血压、血脂作为混杂因素校正的情况下 , Glu、HbA1c、HOMA-IR、体重指数(BMI)、Ins是导致认知功能评分下降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 T2DM患者认知功能减退 ,且Glu、HbA1c、HOMA-IR、BMI、Ins水平与认知功能减退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作者:张滨;杨洋;梁文静;夏文清;王少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非体力劳动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非体力劳动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测1062例非体力劳动者的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和尿酸 ,分析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结果 男性BM I高于女性( P<0 .05 ).随着年龄的增加 ,男性的FBG、血压和TC异常比例以及女性的BMI、血压和 TC异常比例均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渐增加趋势(P<0 .05).结论 各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的比例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佳策略是多重危险因素控制.

    作者:支晓明;崔琴;杨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评估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 测定AMI患者(A组 ,61例)和心绞痛患者(B组 ,20例)外周血VEGF表达 ,分析VEGF表达差异的临床意义.结果 A组外周血VEGF水平高于B组[(73.44 ± 17.09)ng/ml vs .(58.79 ± 36.43)ng/ml)] (P<0 .05).A组患者不同罪犯血管(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患者的外周血VEGF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随访18个月后 ,A组低VEGF(<50 ng/ml)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高于高 VEGF(≥50 ng/ml)者(68.4% vs .22.2% )(P<0 .05).结论 在 AMI早期阶段 ,外周血中VEGF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AMI早期低 VEGF水平可作为临床上MACE的预测指标.

    作者:胡美娟;程维礼;周宁天;张敏;杨志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 Hp感染患者100例均分为两组 ,均采用规范三联疗法.A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LBBLB)治疗 ,630 mg ,每日口服2次 ;B组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BSDLB)1000 mg ,每日口服2次治疗.疗程14 d ,停药后1个月复查Hp.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 ,A组和B组临床有效率和溃疡愈合率相仿(96.0% vs .88.0% 和86.0% vs .80.0% )(P>0 .05);A 组治疗后 Hp根除率高于B组(92.0% v s .80.0% )( P<0 .01 ).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腹胀、恶心、腹泻、头晕和食欲减退等;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4.0% vs .2 .0% )(P>0.05).结论 在规范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LBBLB治疗 Hp根除率高于加用BSDLB.

    作者:王莎;周贤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Micro RNA-205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微小RNA-205(miRNA-20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31例NSCLC患者(试验组)及1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支气管镜活检组织和血浆中miRNA-205的表达量 ,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资料之间关系 ,评价miRNA-205在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 试验组活检组织及血浆miRNA-205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 .05).miRNA-205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腺癌(P<0 .05).miRNA-205的表达量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 rs=0 .255 ,P=0 .113 ).ROC曲线分析显示 ,取界值0.932时,组织miRNA-205表达诊断NSCL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 和83.3% ;取临界值0.610时 ,血浆miRNA-205表达诊断NSCL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 和84.2% .结论 miRNA-205在NSCLC组织和血浆均有较高的表达 ,可能会成为诊断NSCLC ,尤其是鳞癌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佳佳;雷伟;陈成;穆传勇;沈笑春;刘泽毅;黄建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Micro RNA-2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21(miRNA-21)表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COPD患者70例分为单纯COPD组(A组 ,40例)和COPD并发PH组(B组 ,3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C组 ,30例).检测血清miRNA-21表达和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 ,心脏彩超测定肺动脉收缩压.结果 B组血清miRNA-21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与C组(P<0 .01).miRNA-21与肺动脉收缩压和NT-proBNP呈正相关(r分别为0.37和 0.44 ,P<0 .05 ).ROC 曲线分析显示 ,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 (95% CI= 0.762-0.926);取临界值2.18时 ,其诊断COPD患者并发PH的灵敏度为76.7% ,特异度为80.8% .结论COPD并发PH患者血清中miRNA-21明显升高 ,可能作为COPD患者并发 PH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作者:张灿堂;朱述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