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琴
目的::从中医角度总结眩晕的临床特点,探讨中医药方治疗眩晕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医角度总结其临床特征表现,并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论治。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下降(P﹤0.05),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远高于对照组的7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眩晕患者的临床特点、证候对症用药能显著改善眩晕症状,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燕军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疗,为甲组;4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药联合多潘立酮治疗,为乙组;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三步按摩法治疗颈肩综合症的疗效。方法:于我院病房随机抽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168例病患进行本次研究,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有88例,给予患者三步按摩法治疗;对照组有80例,对患者进行传统治疗。1个疗程之后对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结论:三步按摩法治疗颈肩综合症与传统治疗颈肩综合症相比具有疗效可靠、疗程短和见效快的优点。
作者:李朝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药物与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可行性分析。方法:把所收集到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正常规范诊疗的基础上随机分成正常组与观察组各50例。正常组使用胺碘酮,观察组使用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疗程为3周,观察分析治疗后临床的效果及其可行性。结果:观察组的病情恢复改善率高达92%,明显比正常组的80%高(P﹤0.05),观察组心率失常症状改善率为92%,高出正常组的82%(P﹤0.05),观察组正常心电图改善率为94%,高出正常组(74%)(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人数及所占的比例都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药物胺碘酮与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协同互补作用,二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疗效,有极少数不良反应。
作者:付振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中西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3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6例,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法整合复位、小夹板固定、硬纸板固定、石膏固定或手术钢板内或外固定等西医疗法,与中医康复保健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仅采取西医治疗手段。对比患者经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疗效,主要包括VAS疼痛评分、肿胀程度、患肢痊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痊愈时间快,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普遍欢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鸿程;查庆林;孙洪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免疫功能是否具有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且NYHA分级在Ⅱ~Ⅲ级的患者共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慢性心力衰竭标准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贞芪扶正颗粒,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NT-proBNP及心脏彩超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NT-proBNP下降、LVESV减少、SV增加、LVEF升高(P﹤0.05或P﹤0.01),但治疗组NT-proBNP、SV及LVEF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CD4+、CD8+、CD4+/CD8+治疗前后无变化,治疗组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同时也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西医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贞芪扶正颗粒,不仅可以进一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还能提高其免疫功能。
作者:陈仁山;刘宁;王震奎;邱峻;丘文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章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蒲地蓝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以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给以蒲地蓝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且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蒲地蓝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秦小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22例,分成治疗组(163例)和对照组(15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及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单纯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治疗后复查患者血脂、心肌酶谱、心脏彩超等。结果:治疗2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庞洁志;张素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汤剂少腹逐瘀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部冷痛,手足冰冷,经血色暗、有血块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联合少腹逐瘀汤可明显改善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症状,优于单纯中药汤剂治疗。
作者:明红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气滞胃痛颗粒对肝郁气滞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80例肝郁气滞型IBS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曲美布汀、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气滞胃痛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学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积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肝郁气滞型IBS患者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气滞胃痛颗粒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该药能加强胃肠动力、改善其情绪障碍有关。
作者:聂晶晶;唐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本文主要介绍王晞星教授运用中医“和”法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经验,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郝然菊;李宜放;王晞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均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口服,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气虚血瘀型)安全、有效。
作者:吴湘江;徐文伟;陈雄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拟熄风降压汤加减对阴虚阳亢型眩晕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24例患有阴虚阳亢型眩晕病的门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给予熄风降压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久强脑立清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血压值及部分临床症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熄风降压汤加减可明显改善阴虚阳亢型眩晕病患者的血压值和部分临床症状。
作者:胡惠菊;郑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建中汤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及克拉霉素分散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建中汤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复发率、Hp根除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治疗有效率、中医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建中汤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健琳;范晨;王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综述西地那非的临床应用。从西地那非用于勃起功能障碍,枸橼酸西地那非用于妇女不孕症,西地那非的慢性疗法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西地那非对胃能动性和胃慢波的抑制作用,西地那非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等方面分别叙述西地那非的临床应用现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比较硝普钠与硝酸甘油联合银杏达莫在高血压脑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92例高血压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硝普钠,观察组给予硝酸甘油和银杏达莫,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和治疗前后血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86.96%),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有效改善,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与银杏达莫联合使用治疗高血压脑病可实现优势互补,迅速控制血压至安全范围,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应推广应用。
作者:孙学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运用中药熏洗联合微波治疗对混合痔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微波理疗,治疗组患者在微波理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利用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理疗,不仅可以减轻创面的疼痛,还能够使患者的创面尽快恢复,是临床上的有效治疗方式,可在日后的痔疮等肛肠术后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肺癌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多国均呈明显升高趋势。中医辨证论治具有多靶点、全面兼顾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因而逐渐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虚证是肺癌中医辨证中重要的基础证型之一,探求其规律及相关问题对中医药治疗肺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春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功能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我国的发病率显著低于西方国家,但在亚洲相对较高,本研究应用中药汤剂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美常安)治疗100例功能性腹泻,联合用药治疗组显效率(82.2%)高于中药治疗组(60.0%)和益生菌(美常安)治疗组(52.0%),且组间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黄嘉欣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