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萍;张爱艳
肾脏是体内调节物质代谢的重要枢纽.机体在生理状态下每天需排泌一定量的尿液和尿中的溶质.尿量和成份的变化能反映肾功单位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因此检测尿液量和尿蛋白的排泄量,或了解蛋白质分子量的组成对肾功能、确定病变部位、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仝睿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程序对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通过对药物使用前的评估,确定护理诊断,提出预期目标和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药物使用达到预期疗效,没有因护士用药不当而造成不良反应的事例,患者配合治疗.结论:应用护理程序于中药注射剂治疗中,能使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更安全,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少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浙江省中医院胃肠外科于2007年10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85例,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和对照组(传统围手术期处理组).评价两组在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BMI指数和结直肠原发疾病以及手术类型、并存疾病、肿瘤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快速康复外科组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早期下地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方案整合围手术期一系列干预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疗效显著,且安全可行.
作者:冯吉;周济春;裘华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伤后意识障碍不能自行进食,且机体处于高分解、高代谢状态,需要进行鼻饲来满足机体需要,促进疾病的康复.现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饲时置管的时机、胃管的选用、置管的方法、鼻饲的体位、鼻饲液的选择,鼻饲的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吴元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50例,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X<'2>=3.785,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曾少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下肢静脉疾病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概念,对其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很多研究,本文讲述了关于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技术的几点体会.
作者:雷正刚;田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鱼腥草颗粒的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方法:采用鸡胚接种和血凝试验测定病毒效价.结果:药物的直接灭活作用(A组)和药物抑制病毒在鸡胚内的增殖作用(B组)的血凝滴度(GMT)分别为13.65和19.42(P<0.01).结论:鱼腥草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并且能抑制病毒在鸡胚内的增殖.
作者:杨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通过对6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痊愈10例、好转32例、死亡16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科学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促进疾病早日康复的根本保证.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隐形义齿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新型口腔材料制作的修复体,隐形义齿以其独有的高弹性、坚韧性、超薄、舒适、美观、坚固耐用,越来越被患者所接受.笔者在临床上应用隐形义齿修复缺失牙,发现隐形义齿可以弥补传统义齿的一些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越来越被患者所接受.
作者:石晓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乡镇卫生院长期处于人才缺乏、管理力度不够、对口帮扶工作流于形式;方法:通过引进人才、规范管理、重视帮扶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结论:对于乡镇卫生院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方法,杜绝非法行医,减少医疗缺陷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余小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加味四物汤合去疣搽剂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用加味四物汤合去疣擦剂治疗扁平疣患者.结果:106例患者中治愈98例(92.5%),好转6例(5.5%),未愈2例(2%),总有效率98%.结论:用加味四物汤合去疣擦剂治疗扁平疣疗效明显.
作者:卢京林;卢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寻找提高微波对不同类型宫颈糜烂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34例宫颈糜烂患者随即分为2组.分别采用微波(对照组)、宫颈炎康栓加微波(治疗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宫颈炎康栓加微波对乳突型宫颈糜烂的疗效优与微波组(p<0.01).两组对单纯型、颗粒型宫颈糜烂的疗效比较则元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疗效的不良反应(阴道排液时间、阴道出血量、创面感染)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有非常显著性.(P<0.05,P<0.01)结论:乳头型宫颈糜烂以宫颈炎康栓加微波的治疗效果佳且副反应少.
作者:杨玉华;王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实施术前访视,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疏导,提供相关信息.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开始以来的所有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访视.结果:通过术前访视减轻了患者手术时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的应激水平,使手术顺利进行.结论:通过术前访视,使病人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同时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和业务水平.
作者:李虹;范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外科医生时于高原上多发病,常见病--皮肤炭疽的治疗经验和注意事项.方法:举例性分析外科医生在治疗皮肤炭疽病时的一些医疗工作,总结在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结果:在治疗皮肤炭疽前要有相关的检测和诊断等理论知识.
作者:海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TCD经眼窗检测大脑中动脉的可靠性,为眼窗检测MCA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00例病人中颞窗与眼窗均透声良好的共184条MCA取其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经眼窗检测结果低于经颞窗检测(对照组)结果.结论:由于探头与血管之间的夹角不同,因而经眼窗检测的血流速度一般低于经颞窗检测值,故而在作出TCD诊断之前应全面综合考虑,以提高TCD的诊断水平.
作者:刘桂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近几年来在产科使用静脉留置针中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的经验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所有住院待产的孕妇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并进行密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护了外周静脉,特别是产妇生产及搬动过程中,由于套管柔软、长,可以避免血管被刺破和针的脱落,同时为抢救病人建立了一条快速、有效的静脉通道.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不易脱落及穿破血管,在各种体位下,能快速大量输血、输液,为临时的紧急抢救争取了时间,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1],值得在产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方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肋骨骨折患者多不需要手术治疗,但伤后疼痛、呼吸痛常使患者苦不堪言.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们中药外敷配合肋骨带固定治疗单纯肋骨骨折5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璐璐;陈建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风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与中脏腑的病理有着本质的差异.1、中经络多属外风人中,止于手足、颜面,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治疗较易,一般元生命危险.病变主要是正气不足,脉络空虚,贼风乘虚人中经络,痹阻气血,或外风侵袭,引动痰湿流窜经络而引发.
作者: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本文主要谈谈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护士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取得病人的合作,以便及时了解与解决病人的心理反应,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即病人入院到出院,出院后康复保健的指导等.通过采取以上方法,让焦虑、疼痛以及对环境的不适应的患者均得以纠正,为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提供有利的保证.
作者:冉贤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产褥期时的妇女需要的营养与热量比平时都高,在民间称为坐月子.此期的产妇身体虚弱,食欲不佳且消化吸收能力较差,一方面需要足够的营养补偿因妊娠和分娩所消耗的能量和体力,另一方面又要分泌乳汁喂养婴儿.因此,妇女的食物应以高蛋白、低脂肪,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水及膳食纤维的平衡为主并同时要保证热量的吸收,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饮食原则.各种营养素平衡搭配,才能保证乳汁充分满足婴儿的需要,使产褥期妇女的身体尽快恢复完善.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