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兴菊
目的:探讨髌骨软化症采用中医治疗的治疗效果,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3年12月~2010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8例髌骨软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传统中医治疗后进行随诊、复查.结果:髌骨软化症进行传统中医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愈合时间短,患者满意率较高.结论:在髌骨软化症的治疗中采用传统中医治疗进行治疗综合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凯诚;蔡佩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长期失眠会给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药物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常用苯二氮卓类和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物.
作者:郁晓群;周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68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备皮、药物过敏试验、常规检查,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出院指导.结果:本组病例共植入支架320个,1例血栓形成,抢救成功,全部顺利出院.结论:良好的术前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术后的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作者:聂格娃;贺慧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临床护理要求比较高,不仅要处理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还要预防卧床后的并发症.现统计2001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71岁以上股骨颈骨折40例,体会如下.2011年2月3日收稿
作者:凌彩云;姚伯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针对性疗法及药物,但中医药对该病有较好疗效.文章综述了近年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的研究、及对该病的辨证分型和相应的治疗用药,为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俞蛟;宋欣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消化科临床常见多发病,近年来,半夏泻心汤对胃肠动力调节和改善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笔者试从本方方义、药物现代药理、成方拆方的实验研究等方面对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尹强龙;田耀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微创经皮肾镜穿碎石取石术(MPCNL)已成为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主要方法[1],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手术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010年我院采用MPCNL钬激光碎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254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以下为本组病例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报告.
作者:詹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外科医生时于高原上多发病,常见病--皮肤炭疽的治疗经验和注意事项.方法:举例性分析外科医生在治疗皮肤炭疽病时的一些医疗工作,总结在治疗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结果:在治疗皮肤炭疽前要有相关的检测和诊断等理论知识.
作者:海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鼻出血预后中所起到的作用,总结临床工作中应该注意的护理细节问题.方法:对自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急诊科检查,病因属于鼻出血的患者3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止血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以2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预后的复发率为观察指标,比较2种护理方法止血的的效果,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成功止血18例,成功率94.74%,对照组成功止血16例,成功率84.21%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预后复发率方面存在差异,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出血是一种常见急症,病因复杂,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手段及护理措施进行治疗.本研究显示,良好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增加止血成功率及降低预后的复发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应用.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近几年来在产科使用静脉留置针中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的经验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所有住院待产的孕妇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并进行密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护了外周静脉,特别是产妇生产及搬动过程中,由于套管柔软、长,可以避免血管被刺破和针的脱落,同时为抢救病人建立了一条快速、有效的静脉通道.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不易脱落及穿破血管,在各种体位下,能快速大量输血、输液,为临时的紧急抢救争取了时间,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1],值得在产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方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本文主要将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CAI课件开发过程,以及本CAI课件在我校2007级护理班学生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效果方面所做的研究做一总结.
作者:艾春玲;张玉兰;侯建国;梁龙彦;梁红;张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进行中医辩证施治,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60例患者,其中痊愈10例,占16.67%,显效12例,占20.0%,有效15例,占25.0%,无效23例,占38.33%,总有效率为61.67%;治疗组60例患者,其中痊愈20例,占33.33%,显效21例,占35.0%,有效16例,占26.67%,无效3例,占5.0%,总有效率为95.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燕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护理观察中药经皮给药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及对照组90例,两组均按常规抗炎、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治疗的第1天联合应用经皮给药仪.结果:两组患儿在咳喘的减轻、肺部啰音消失情况、胸片吸收及住院的天数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中药经皮给药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效果好.
作者:吴建萍;张爱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了解处方点评工作的开展对提高我院门诊处方质量的意义.
作者:高天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通过跟随恩师齐向华教授临证学习,认识到脉诊在指导辨证用药、追寻疾病的病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出应该在临证诊疗中进一步强化脉诊的应用.
作者:刘文瑜;齐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对男性不育相关的实验检测项目愈来愈多,内容涉及形态学、免疫学、生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
作者:刘瑜;程锦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静脉留置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又称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20世纪60年代已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1].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不但能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有效地满足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输液、抢救的需要.
作者:吴芝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通过对医院近四年来医保转诊病人及病种的分析,对医保患者转诊原因进一步了解,对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医院的发展方向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相关依据.
作者:李莉;张书英;刘颖;胡晓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风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与中脏腑的病理有着本质的差异.1、中经络多属外风人中,止于手足、颜面,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治疗较易,一般元生命危险.病变主要是正气不足,脉络空虚,贼风乘虚人中经络,痹阻气血,或外风侵袭,引动痰湿流窜经络而引发.
作者: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本文对2007~2010年58例儿童川崎病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典型川崎病46例,非典型川崎病12例.有发热、球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潮红、杨梅舌、皮疹、指(趾)端硬肿,肛周脱皮,发热为早、常见的临床表现期,5岁以内儿童多见.发病早期可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少数可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
作者:卢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