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姜宏;刘锦涛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在外力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为骨伤科疾病中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据报道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经非手术治疗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绝大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是非手术治疗.[1]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显著,经济而无副作用,病人易于接受等特点,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重要方法.
作者:薛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脊柱骨折创伤以颈椎、胸腰段椎体为常见,中上段胸椎骨折相对少见.中上胸椎骨折多为高能量创伤所致,而且常为复合伤,多合并肋骨、肺部的损伤.中上胸椎由于解剖结构的特点、毗邻结构复杂、胸廓的保护以及生物力学功能特点,其发生创伤的原因、合并创伤的情况及治疗措施与脊柱其他部位的骨折有所不同.因此,对中上胸椎损伤合并血气胸的疾病情况与治疗措施进行探讨以提高认识就很有必要.本文对我院于2005年11月-2013年1月期间共收治的胸椎骨折伴血气胸患者34例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力平衡失调,均可使纤维环突然破裂,导致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而发生本病[1].本病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但近年来发病年龄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患病者数量也明显上升.据统计,人群中约50%~80%的人有过腰腿疼痛,而在腰腿痛的患者当中,有近1/3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临床上以L4/L5和L5/s1椎间盘突出为多见,接近90%[3].目前中西医的治疗方法均以缓解和消除疼痛为主,临床尚无确定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康;朱蜀云;赵岳;房硕;王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闭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C型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C型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58例、男32例;年龄52~85岁,平均65.8岁;按AO分类,C1型33例、C2型37例、C3型20例;所有病例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后第3天、1周、2周、4周、6周复查X线片,第6周拆除夹板,夹板拆除6个月后按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法对C型中不同亚型的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4~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4周,平均10.5周.均未发生压疮、正中神经受损及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按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C1型总分(4.1±2.1)分,C2型总分(6.8±1.6)分,C3型总分(14.5±2.7)分.疗效优18例、良45例、可23例、差4例.总优良率为70.0%,其中C1型的优良率为84.8%、C2型为78.4%、C3型为30.0%.结论:闭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C1、C2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但C3型欠佳.
作者:黄阿勇;栗国强;孙玉忠;武庆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坪山新区骨科创伤流行病学的特点,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抽样调查2007年-2012年深圳市坪山新区骨科创伤住院病例资料.结果:深圳坪山新区骨科创伤住院患者主要年龄段20~40岁,占53.45%;男性占80.29%;创伤发生地点以公路及工厂为主;人群分布广东省外籍者占81.55%;生产工人占65.22%;车祸及挤压伤占45.69%;自费病例占60.97%.结论:深圳坪山新区骨科创伤多数为外来务工的青壮年男性,车祸伤及工伤为主要原因,医疗费以自费为主.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非户籍人口总体素质低下,安全意识薄弱,政府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完善人口管理,以预防为主,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戴冠东;朱竞丰;吴爱国;林增有;刘国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自2009年2月-2012年2月,笔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转换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81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1例均为闭合性粉碎性骨折:其中男33例、女49例;年龄55~72岁,平均63岁;其中背伸型67例、屈曲型14例.本组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患腕出现肿胀、疼痛、畸形,功能障碍,X线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严红勇;熊鹰;柯昌武;张忠武;霍森;伊静;田华;喻胜珍;陈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便秘多因长期卧床、气机郁滞、大肠传导失职;或因肺热伤津,阳阴燥热,津伤大肠液亏所致,据资料表明发生率高达60.87%[1],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轻者影响患者的舒适度,重者影响骨折愈合甚至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故必须高度重视.目前在临床中多采用传统方法即以泻药为主,但长期应用产生依赖,甚者引起结肠黑便病,形成便秘-药物依赖-便秘的恶性循环.因此,针对上述证候,自2011年5月我院以中医经络学说理论为指导,运用一指禅推法[2]作用于相关穴位配合骨伤治疗仪治疗骨伤患者便秘的新方法,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媛春;刘晓云;代岩;于香兰;王海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传统脊柱开放手术入路通常造成维持脊柱稳定性的骨骼、肌肉、韧带等结构的破坏,其结果将导致脊柱的不稳定或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传统手术方法面临的问题促进了微创脊柱外科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MISS)的发展.
作者:周小阳;谢林;洪友松;黄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在人体诸关节损伤中发病率高,在关节韧带损伤中居首位[1].如果治疗不彻底,常易反复发作,引起踝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2年7月-2013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骨伤科将诊断为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跌打万应膏外敷治疗与外敷双氯芬酸二乙酰乳胶剂治疗.通过2组对比,研究不同干预方法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甄朋超;杜连胜;刘钢;王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KOA)是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并包括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他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是一种无菌性、慢性、进行性侵犯关节的疾病[1].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严重者可致功能丧失,甚至残废,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膝骨关节炎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有资料显示本病在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为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则高达80%,且该病有一定的致残率[2].
作者:施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前,随着公路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复杂性胫骨骨折在所有下肢骨折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升高,这类胫骨骨折一般都是因为高能量冲击性损伤导致,骨折常常累及干骺端或膝关节面,多需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为复杂性胫骨骨折中常见的骨折之一,由于骨折创伤大,膝关节结构不易恢复等原因,常导致总体疗效不佳.且术后容易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是骨折治疗领域常见的难题之一.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创伤大,容易损伤骨膜,引起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及关节僵硬等症状.
作者:林作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膝关节活动受限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治疗的效果影响到患者日后生活质量,一般治疗以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为主,而内治法多强调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中医理论中有“肝主筋,膝为筋之府”的认识,近年来笔者应用养肝柔筋方加减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东鸣;焦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的骨折区钉孔保护对预防钢板断裂的意义;方法:通过ANSYS软件建模,建立2种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模型,骨折区1种有螺钉固定,1种无螺钉固定,计算2种模型的钢板、螺钉应力;结果:2种模型中,骨折区有螺钉固定的钢板应力明显减少;结论:运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建议钢板的骨折区置钉固定,对骨折和钢板保护有利.
作者:林振恩;郑玉云;李贵武;谢丹;张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开放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开放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自2008年1月-2013年6月共治疗86例GartlandⅡ型和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46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有40例采用开放复位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随访6~40个月,比较术后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均达到解剖复位,根据Flynn评分,肘关节功能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包括克氏针松动移位2例、肘关节活动差3例、肘内翻2例、尺神经损伤2例;开放复位组并发症率为17.5%,包括切口感染1例,克氏针松动移位1例、肘关节活动差3例、肘内翻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与开放复位术相同的临床疗效,但手术创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施立奇;蔡贤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肱骨近端骨折可见于任何年龄,而以老年人居多.因老年入骨质疏松,易致粉碎型骨折,往往波及大、小结节,甚或解剖颈和肱骨头,但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少,不易遭受高能量损伤,故虽为粉碎型骨折,但往往移位不多,即多为简单型(Neer一部分、二部分),我院统计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简单型约占61.2%(60/98),复杂型(Neer三部分、四部分)38.8%(38/98).简单型肱骨近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已成共识.
作者:邓先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头颈开窗复合植骨术结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对108例(120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单纯采用头颈开窗复合植骨术和术后配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随访18~32个月,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其优良率两方面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Harris总分、疼痛程度、关节畸形、关节活动范围分值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功能分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91,P<0.05).结论:头颈开窗复合植骨术结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满意,能促进坏死修复.
作者:冯志;赵宝祥;孙丙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断指再植佳的处理方式为动脉及静脉均进行吻合,重新建立动静脉血液循环.但因静脉细小表浅、壁薄,管腔压力低等原因易导致栓塞,缺乏静脉回流.严重末节毁损者,无可供吻合静脉,再植后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诱发静脉危象.临床上在再植指末梢动脉吻合对侧做一切口放血来替代静脉回流,改善再植指血液循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我科从2011年2月-2013年11月对再植指33例发生静脉危象患者积极行“三抗”治疗的同时辅以小切口放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甜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90例术前确诊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PELD组和MED组各45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ELD组平均术中透视次数16.4次,切口长度8.5mm,手术时间88.3min,手术失血10.8mL,术后卧床5.9h,住院3.6d;MED组平均术中透视次数2.5次,切口长度16.4mm,手术时间51.4min,手术失血32.8mL,术后卧床73.1h,住院6.5d.PELD组较MED组术中透视次数更多、手术时间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比较上,PELD组优于ME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之间VAS评分、ODI评分术后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PELD和MED均具有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是PELD是一种更加理想的微创手术.
作者:廖晓龙;徐峰;蔡贤华;姚年伟;徐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5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针灸、推拿、牵引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随机分为胶原酶组(A组)和胶原酶+颈复康组(B组)各75例.A组颈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B组颈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结合中药颈复康.观察治疗后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评定.结果:A、B2组半年、1年、5年疗效优良率分别为58.66%、81.33%、90.66%和82.66%、88%、92%.两组半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1年、5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能提高患者近期疗效.
作者:郑新华;吴和平;段海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后髓核向后方突出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以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非手术与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并以非手术治疗占主导地位[1].非手术脊柱定位减压系统(SpineMED)是由美国(CERT Health Sciences,LLC)公司生产的一种非手术治疗颈腰椎疾病的仪器,有效针对椎间盘病变引起的相关疾病,通过降低椎间盘的内部压力,将大大缩短椎间盘的再生周期并加快椎间盘疾病的康复,是一种安全、无痛、无创、高效的非手术物理治疗手段.
作者:朱卉敏;张锴;王衡;单朝;邵科武;赵萌;张荣冰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