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法动员内源性透明质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黄志荣;周明;马泽仁;张强;徐小生;龚良金

关键词:透明质酸, 骨性关节炎, 补肾, 内源性, 血清, 滑液
摘要:目的:运用中医补肾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以探讨其对内源性透明质酸的动员及其临床疗效的作用机理.方法:随机选取60例膝O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以补肾中药治疗,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均为1个疗程,治疗后3个月和半年两组分别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进行透明质酸浓度检测.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9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治疗组90%,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明质酸浓度检测显示治疗后3个月和半年血清和滑液HA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的浓度减低,而滑液中的浓度出现了较明显的升高.结论:中医补肾法能够动员内源性透明质酸,提高膝关节透明质酸的水平,同时降解血清中透明质酸的浓度,并且能保持透明质酸浓度持久长效,从而达到保护关节软骨延缓软骨退变、治疗和预防膝骨性关节炎的重要作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痛点封闭注射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腰腿痛

    痛点封闭是指在腰突症患者腰骶部明显压痛点或在腰骶部引起相应下肢放射痛的压痛阳性反应点上做封闭注射.穴位注射是在经络、腧穴或压痛点、皮下阳性反应物上,适量注射液体药物,以防治各类疾病的方法.笔者运用腰骶部痛点封闭配合下肢放射痛区穴位注射治疗腰腿痛30例和单独腰骶部痛点封闭治疗腰腿痛30例做对照比较.得出腰骶部痛点封闭配合下肢放射痛区穴位注射较单独做腰骶部封闭注射治疗有优势.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奇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颈椎动力性失衡致早期颈椎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随着近年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颈椎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近年发病率上升快的骨伤科疾病之一.有调查显示,全国大约有7%~10%的人患此病,而且50岁以上人群中患过或正患此病的人高达25%左右.尤其是以颈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pathy)为代表的早期颈椎病,被认为是颈椎动力失衡致颈椎间盘退变体现于颈部软组织症状的一种早期颈椎综合征,其显著年轻化的趋势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远期不良影响,越来越成为医学界关注及研究的焦点.大量文献表明,颈椎动力性平衡对颈椎各结构退变的影响,与颈椎病早期的发病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探讨前者的内在机理,对于探讨颈椎病早期预防、治疗的方法及途径有着实际的医学意义及社会意义.

    作者:于栋;陈兆军;徐凡平;江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其病程长、疗效慢、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质量.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腰部的日常保护和护理尤为重要.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对6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我科的特色保守治疗并结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正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龟鹿二仙胶及其拆方对去势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中Bax和Bcl-2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龟鹿二仙胶方及其拆方对去势骨关节炎大鼠Bax与Bcl-2表达的影响,对比不同拆方抑制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选4月龄SD雌性大鼠造模,各药物干预2、4、8周后,免疫组化法观察关节软骨中Bax与Bcl-2的表达.结果:龟鹿二仙胶、龟甲加鹿角、龟鹿加人参、龟鹿加枸杞、盐酸氨基葡萄糖均可抑制模型大鼠软骨细胞Bax的表达和促进Bcl-2的表达,龟鹿二仙胶与龟鹿加枸杞效果相当,且优于龟甲加鹿角和龟鹿加人参.结论:配伍枸杞能显著提高龟甲和鹿角抑制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是龟鹿二仙胶方中抑制凋亡的主配伍,而人参在这方面的作用不明显.

    作者:杜江;黄远鹏;李奕修;魏迎辰;余添赐;王和鸣;李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PFNA、PFN与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也是老年人多发的骨质疏松骨折,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仍然有许多问题存在.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较多,病死率为15%~20%.手术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佳治疗方法,能减少患者长时间卧床及其并发症发生带来的痛苦,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内固定的稳定程度取决于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类型、内固定选择以及术后患肢负重.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对本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建治;肖少雄;徐礼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关节镜下采用外-内缝合法治疗半月板损伤30例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损伤之一,随着半月板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撕裂的各种缝合技术也日益成熟.关节镜下缝合半月板撕裂,已成为广大骨科医师所认同的微创手术.为尽可能保留功能尚存的半月板,关节镜医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如何将半月板撕裂进行稳定地缝合固定,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及预后.我院于2007年4月-2008年10月对3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外-内缝合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鹏坤;陈崇民;韩煜;李洪久;吕艳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丹参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灰质乙酰胆碱转移酶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脊髓灰质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44只SD雄性大鼠制作成SCI模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及SCI组,其中观察组给予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甲基强地松龙,SCI组不予干预,运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伤后1d、3d、7d和14d脊髓灰质ChAT.结果:观察组在伤后1d的ChAT阳性产物吸光度值低于对照组(P<0.01),与SC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3d、7d的ChAT阳性产物吸光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高于SCI组(P<0.05);在伤后14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SCI组(P<0.01).结论:丹参能使脊髓损伤急性期ChAT阳表达增高,促进脊髓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韦理;张俐;周学龙;王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TKA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不但能缓解膝关节疼痛还能改善膝关节功能.但对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如何处理制动与康复的关系,正确把握康复锻炼介入时机,锻炼内容、量和度,预防骨折和假体松动,是临床护理的难点.为此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住院合并骨质疏松行TKA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规范的康复功能锻炼指导,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颈痛消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

    颈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颈椎病大致分型如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颈型.其中以神经根型为多见,且颈椎病患者中80%有根性症状.2008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应用颈痛消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博;袁普卫;姚洁;杨利学;谭龙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深圳平乐骨伤专家李郑林临床用药经验

    1 南粤地域时令节气特点南粤属于岭南地区,岭南指中国南方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海南全境、广西东部、港澳,以及越南北部地区[1,2].岭南地区南濒太平洋,北枕五岭山脉,全年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每年有约7个月平均气温高于22℃,又濒临南海,雨量多,年平均绝对湿度大,构成一个湿热的总的气候特点[3].

    作者:周波兰;李郑林;黄东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补肾法动员内源性透明质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运用中医补肾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以探讨其对内源性透明质酸的动员及其临床疗效的作用机理.方法:随机选取60例膝O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以补肾中药治疗,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均为1个疗程,治疗后3个月和半年两组分别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进行透明质酸浓度检测.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9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治疗组90%,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明质酸浓度检测显示治疗后3个月和半年血清和滑液HA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的浓度减低,而滑液中的浓度出现了较明显的升高.结论:中医补肾法能够动员内源性透明质酸,提高膝关节透明质酸的水平,同时降解血清中透明质酸的浓度,并且能保持透明质酸浓度持久长效,从而达到保护关节软骨延缓软骨退变、治疗和预防膝骨性关节炎的重要作用.

    作者:黄志荣;周明;马泽仁;张强;徐小生;龚良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肩关节周围炎MRI表现(附35例临床报道)

    目的:分析肩关节周围炎的MRI表现,探讨其病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5例单侧发病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结果:35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MRI中共检出阳性征象34例次(97.14%),仅1例MRI表现正常.其阳性征象主要表现为2组:肩部滑囊及关节腔积液表现和肩袖等肌腱变性表现(冈上肌肌腱、冈下肌肌腱、肱二头肌肌腱).结论:MRI对明确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大有帮助,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并指导治疗.

    作者:罗金寿;叶涛;陆念祖;梁宗辉;程少丹;徐洪亮;王慧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对隐匿性后踝骨折诊疗的意义

    踝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在所有踝关节骨折中,累及后踝的骨折占14%~44%[1].隐匿性后踝骨折是指用常规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后踝骨折.有的隐匿性后踝骨折如果能及时诊断,就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2例隐匿性后踝骨折,旨在分析CT三维重建在隐匿性后踝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国栋;蔡贤华;刘曦明;李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药内服配合伤科手法综合治疗肩周炎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肩周炎疗效可靠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各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法治疗组、单纯药物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3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单纯手法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0.26%和94.74%,单纯中药组分别为76.36%和90.91%,综合治疗组分别为86.21%和98.85%.经Ridit分析,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法组和单纯药物组,可获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宝琳;崔洪亮;武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浓度骨碎补总黄酮对模型大鼠的组织蛋白酶K及骨矿含量的影响

    目的:用不同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雌性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对大鼠右股骨骨矿含量(BMC)的影响以及对右胫骨干骺端中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研究骨碎补总黄酮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雌激素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去卵巢造模成功后予灌胃,并于造模成功后即刻、3个月、6个月每组处死4只大鼠,取右股骨标本,用MEDILINK OSTEOCORE-2给予测定BMC,取右胫骨近端干骺端标本,荧光定量PCR测定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6月后各治疗组及雌激素组与造模成功时骨矿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各治疗组及雌激素组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雌激素组右胫骨干骺端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右胫骨干骺端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提高模型大鼠BMC,可能是通过降低骨组织中Cathepsin K mRNA表达量的方式作为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作者:倪力刚;刘康;史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三种不同内固定植入物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3种不同内固定植入物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7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被确诊为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68例,给予3种不同内固定植入物治疗,比较分析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NTPC(Nickel Titanium Patella Concentrator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组优良率高达97.1%,显著优于钢丝环扎内固定组及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P<0.05);NTPC内固定组下地行走时间、正常步态时间、屈膝时间显著早于钢丝环扎内固定组及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组(P<0.05).结论:针对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实施内固定植入物治疗,首选NTPC内固定治疗有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倪前伟;李旭;金立昆;李晔;王晨曦;董延旭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腰背肌锻炼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新鲜椎体压缩骨折

    目的:探讨腰背肌锻炼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新鲜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其机理.方法:将我院骨科自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新鲜VCF患者80例随机分配为A、B2个组,A组为腰背肌功能锻炼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B组为单纯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后进行随访,并根据VAS疼痛评分标准等进行评价.结果:8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23.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保守治疗在止痛、降低椎体高度丢失率及降低Cobb角方面具有明显效果,且中药湿热敷能提高保守治疗疗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腰背肌锻炼配合中药湿热敷的治疗方法可推荐为治疗胸11到腰3椎体中单个椎体骨折的保守治疗常规方案.

    作者:邓小川;何承建;杨傲飞;肖强兵;白书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治疗膝骨关节炎近十年文献中特殊内服中药分析

    目的:总结和分析近10年国内医学期刊公开发表的中药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文献中特殊中药应用现状.方法:通过统一检索式,委托专业文献查新人员检索万方、维普、CNKI三大数据库,再通过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资料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3个环节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并对药物分类、特殊用药前20位药物出现频次及出现百分率进行排序.结果:终有效文献为491篇,其中出现特殊用药的文献有209篇.中药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特殊用药前20位的药物排序依次为川乌、细辛、蜈蚣、附子、土鳖虫、草乌、全蝎、半夏、胆南星、马钱子、桃仁、红花、乌梢蛇、水蛭、血竭、三七、延胡索、路路通、穿山甲、白花蛇;药物功效分类依次为祛风寒湿药、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瘕药、息风止痉药、发散风寒药、温里药、温化寒痰药、化瘀止血药.结论:风、寒、湿三邪可能为膝骨关节炎的主要致病外因;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出现的频率可能要比热痹证出现的频率高.

    作者:李具宝;张磊;屈尚可;曾炎;李晓媛;吕航;陈泰玻;包可;王琦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强筋健骨胶囊对佐剂关节炎大鼠血清IL-6、CRP、IgM-RF的影响

    目的:观察强筋健骨胶囊对佐剂关节炎(AA)大鼠血清IL-6、CRP、RA33、IgM-RF、IgA、IgG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夏天无胶囊组、白芍总苷(TGP)胶囊组、甲氨蝶呤(MTX)组、强筋健骨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右后足趾皮内注射0.1mL FCA致炎并诱发大鼠佐剂关节炎,对照组大鼠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按给药方案各干预组造模前预防性给药4d,造模后给药治疗21d,实验过程中按方案要求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足趾周长、关节炎指数(AI);治疗结束后颈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6、CRP、RA33、IgM-RF、IgA、IgG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IL-6、CRP、IgG、IgA,足趾肿胀度、AI均显著升高(P<0.05,P<0.01);IgM-RF、RA33呈升高趋势(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强筋健骨胶囊各剂量组足趾肿胀度、AI、IL-6、CRP、IgG、IgA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其它各治疗组相比:强筋健骨胶囊小剂量组足趾肿胀度显著降低(P<0.01),大剂量组AI极显著降低(P<0.01);IL-6、CRP、IgG、Ig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IgM-RF、RA33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MTX组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强筋健骨胶囊显著降低AA模型大鼠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下调血清IL-6、CRP、IgG、IgA水平,效应强度优于夏天无胶囊、白芍总苷和甲氨蝶呤,效应机理系通过下调前致炎因子IL-6所诱导的细胞、体液超敏反应.

    作者:谢人明;范引科;张红;张新新;王宵旸;赵丽娜;赵文娜;余静洁;李宇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模拟拔伸按压手法对腰部结构生物力学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拔伸按压过程中对腰椎结构生物力学变化的影响,探讨拔伸按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明确该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实验材料来源于急性脑死亡的健康青壮年尸体的6例腰椎标本,参考临床拔伸按压手法在体研究的力学参数及本手法在临床操作的基本动作为依据设计加载方案,测量拔伸按压过程中L3~4、L4~5、L5S1节段髓核内压力的变化、L3~4、k~5、L5S1节段椎间距前、后缘高度的的变化、双侧L4~5椎间孔大宽度、小宽度及高度的变化和双侧L5神经根与椎间盘外后方之间位移变化.结果:在手法过中,三节段髓核内压力明显降低、椎间距增大、椎间孔容积增大、神经根发生一定的位移.结论:拔伸按压手法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合理的、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成山;张晓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