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肘关节双侧入路双钢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

朱永展;李逸群;吴峰;包杭生;温建强;张宏宁

关键词:肘关节, 双钢板, 肱骨远端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摘要:目的:评价经肘关节双侧入路双钢板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开放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18~55岁,平均36岁.骨折按AO/ASIF分类法,C1型16例,C2型12例,C3型8例.术后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5个月,根据改良Cassebaum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按改良Cassebaum肘关节评分标准:优22例,良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3.3%.1例发生皮瓣坏死.无螺丝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发生.结论:1.肘关节双侧入路双钢板治疗C1、C2型肱骨远端骨折固定牢靠,保全伸肘装置,允许早期主动功能锻炼,能大程度恢复肘关节的功能.2.肘关节双侧入路双钢板治疗C3型肱骨远端骨折显露有一定困难.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双参擦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双参擦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符合强直性脊柱炎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外用双参擦剂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50例,手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两组腰背痛指数、晨僵持续时间、胸廓活动度3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参擦剂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斌;王胜利;方苏亭;万明;何伟;金军;肖志刚;张金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动力髋联合防旋钉治疗31-A1和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65例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越来越高[1],对于此类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是目前广大临床医师的共识,但选用何种手术方法却有较大的争议,特别是对于31-A2型骨折的治疗,对于31-A3型采用髓内钉固定有优势.长期以来,动力髋(dynamic hip screw,DHS)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金标准,随着关于动力髋术后并发症报道的增加,临床医师开始探索运用多种方法辅助动力髋进行内固定治疗[2].我院骨科自2008年4月-2010年10月对65例31-A1和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加防旋螺钉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科;叶劲;杨傲飞;钟良钰;全登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颈椎病非手术治疗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颈椎病是以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以及颈部损伤所致的眩晕、上肢麻木、颈项肩背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的临床症候群,又称颈椎综合症[1],它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受压组织不同可以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颈椎病[2].绝大多数颈椎病人首选非手术治疗,常采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治疗、推拿按摩治疗、仪器理疗、水治疗、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等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治疗颈椎病周期一般较长,患者的恢复除了需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护理干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姚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甘草附子汤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60例

    目的:观察甘草附子汤内服、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和两者联合3种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甘草附子汤内服组,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对各组患者LE-QUESNE指数总积分改变值、视觉模拟评分值(VAS)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结果:3组均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患者功能活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3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LEQUESNE指数积分对比、视觉模拟评分值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中药组与玻璃酸钠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一治疗组(P<0.05).结论:应用甘草附子汤内服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较单一疗法对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疗效更好.

    作者:杨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Pilon骨折33例

    Pilon骨折是指涉及负重关节面的胫骨下1/3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软组织挫伤严重,治疗较棘手,且治疗后常出现各种并发症,疗效欠佳[1].2008年3月-2010年5月,我们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33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玉锦;郑丰裕;方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桂枝汤医案三则

    桂枝汤为《伤寒论》群方之首,配伍严谨,功效卓著,主要功用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临床运用除治疗外感病外,治疗杂病也倍受赞誉.笔者运用桂枝汤治疗杂病以把握身痛(全身或局部)、恶风(全身或局部)、有汗、舌质淡、苔白为辨证要点,再据病情加味用药,往往获效,现介绍运用桂枝汤治疗身痛为主的3个医案.

    作者:杨功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颈部保健操的设计和运用

    颈椎病由于颈椎间盘的退变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其症状较为复杂.一般认为与颈椎的退变、高枕、长期或长时间伏案、急慢性损伤、咽部炎症有一定的关系[1].从研究的情况来看,有低龄化的趋势[2].目前有一些学者设计了保健操,对改善颈肩症状,预防颈椎病有一定的疗效.但从设计理念、理论依据、临床观察等方面缺乏有力的证据,难以推广.

    作者:陈斌;应亚云;张春琴;谭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PFNA钉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由于多合并有多种内科疾病,故死亡率很高.Horowitz报道牵引治疗死亡率高达34.6%,内固定死亡率17.5%[1].我科自2008年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 rotation PFNA)内固定结合中药熨烫,治疗合并有多种内科疾病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治疗上颈椎不稳定的研究概况

    上颈椎是指枢椎以上的颈椎各解剖结构,包括枕寰关节及寰枢关节.外伤、先天或发育畸型、肿瘤、炎症及退变都可引起上颈椎不稳.寰枢椎周围有许多重要血管和神经组织,损伤之有潜在的生命危险,故该部位产生不稳定治疗难度高、风险大.近年来治疗手段发展很快,种类繁多,本文着重从中西医两方面对上颈椎不稳定的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郑宇;蔡贤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的中医分级护理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往往导致足部感觉丧失或减低而易受外伤,以致终不得不截肢[1].这不但导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气虚不能帅血,阳衰不能温煦,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科于2009年1月-2011年3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40例,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分级护理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家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愈髋饮不同剂型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愈髋饮不同剂型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急性外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愈髋饮丸剂组)和对照组(愈髋饮煎剂组),2组在开放整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的基础上,分别口服中药愈髋饮丸、愈髋饮煎剂,并于治疗后1周、2周、6周、12周量化评定患者疼痛、肿胀、瘀斑、纵向叩击痛、功能活动等5个主、次症侯,对比分析2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症候计分总值;2组在治疗后2、6、12、20周分别摄取患髋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2组各时相点症候总体计分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侯疗效总有效率94%,对照组为96%%;2组均能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2%,对照组6%,2组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愈髋丸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疗效与愈髋饮无差异,但不良反应小,便于贮存、保管、携带及方便服用,克服了汤药之弊.

    作者:邵先舫;刘志军;陈绍军;孔祥建;张宏波;李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跟骨骨折手术切口并发症的防治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约占所有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1%~2%,其中约75%累及距下关节[1].对移位不严重的骨折,我们一般采取保守治疗或克氏针撬拨,移位严重的跟骨骨折,如SandersⅡ型、Ⅲ型、Ⅳ型,目前多采用切开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术后疗效确切.但跟骨手术各种并发症也逐渐被关注,其中切口的皮瓣坏死则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32例35足跟骨行外侧扩大“L”入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5足出现切口皮瓣坏死,并有2足切口感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永飞;江宁;张俊杰;谢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手法整复杉树皮夹板固定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86例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方2~3cm,是肱骨头松质骨和肱骨干皮质骨交界的部位,很易发生骨折.各种年龄均可发生,中老年人较多.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并且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而不能承受手术治疗,因而只能行手法复位.2009年3月-2011年4月,笔者运用手法整复加杉树皮小夹板固定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建国;缪金怀;许鑫;喻俊辉;缪苏健;缪苏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射频热凝术微创治疗肱骨内上髁炎36例

    肱骨内上髁炎,又称“高尔夫球肘”.与“网球肘”一样,同属劳损性病变,是由于前臂屈肌的反复而紧张的收缩、牵拉,发生疲劳性损伤,其临床治疗多选用局部封闭注射、按摩、理疗等方法,对大多数患者有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反复发作,症状持续存在,迁延难愈.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对36例反复治疗无效的病人施行了射频热凝术并进行了随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博;杨利学;谭龙旺;吕正茂;孙智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辨病、辨证与辨位“三位一体”诊疗模式在膝痹病诊断中的意义

    1 膝痹病的概念及范畴祖国医学认为骨性关节炎属于“骨痹”范畴,《内经》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阴精虚久阳必虚”.《内经》有“男子六八,女子六七,虚衰之象渐显”.肝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筋骨不健,腠理空虚风寒湿邪易于入而致气血瘀滞,痰湿夹杂.《景岳全书》云:“盖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

    作者:袁普卫;刘德玉;郝阳泉;楚向东;吕水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陇中牌中药洗剂配合膝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陇中牌中药洗剂配合膝关节镜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将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术后1、3、6、12月进行VAS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VAS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1、3、6、12月VAS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洗剂配合膝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缓解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振文;李盛华;柴喜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手内在肌肌瓣的解剖基础和骨间背侧肌的临床应用

    目的:弄清供应手内在肌的血管,区分手内在肌的主要血管蒂,为这些肌肉作为肌瓣或肌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探讨利用手内在肌作为肌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氧化铅明胶灌注技术,通过股动脉对20具新鲜尸体进行灌注.解剖手内在肌,仔细观察和计数每一块手内在肌的血管蒂的数目、类型、血管大小及分布区域.结果:手内在肌的血管主要来自手掌侧动脉的分支,这些血管的直径大小范围为0.6~1.4mm.骨间背动脉的血管沿着骨间背侧肌的尺侧和桡侧走行.骨间背侧肌肌瓣成功地在5例临床病人中应用.结论:手内在肌的解剖学研究为设计皮瓣及原位皮瓣转移打下基础.基于本实验研究表明,手内在肌可作为近侧或远侧肌瓣应用.

    作者:宋祖会;宋铁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于文献调研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方法的评价

    文献研究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在保守治疗中,作为国粹的中医,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更体现了其临床生命力非常强大,在古现代中均积累了浩如烟海的珍贵文献资料,更是该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但是,由于时代和学者研究方向的限制,论述内容或散见于众多医学专著中或只强调对某种疗法的专门论述.而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保守治疗方法较多,但大包围式的治疗方法并非佳治疗方案.

    作者:林定坤;郭玉海;杨伟铭;宁飞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olles骨折闭合复位固定体位的探讨

    Colles骨折为人体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11%,多发生于中年及老年,女性多于男性[1].在临床上常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目前针对Colles骨折的固定体位争议颇多,杨云[2]认为应逆受伤机制固定,主张腕关节掌屈尺偏、前臂旋前固定;Sarmiento[3]强调前臂旋后位固定,其理由是放松肱桡肌对骨折远端的牵拉;Gupta[4]认为背伸位有更利于骨折的稳定和功能的恢复.每种固定体位都有各自的生物力学依据,特此将相关认识逐一罗列如下,以进一步探讨.

    作者:周亲明;罗毅文;赵继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桡骨远端累及关节面骨折的手术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多数病例经手法复位外固定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桡骨远端累及关节面骨折为不稳定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成功率低,大多数病例需手术治疗.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桡骨远端累及关节面骨折患者54例.本文对这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手术治疗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费正奇;王兰廷;宫伟;乔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