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荣高娃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TDP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针刺完骨穴为主,同时用TDP神灯照射,口服中药治疗面瘫,10d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8.34%.结论:针药结合TDP治疗面瘫疗效显效.
作者:郑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手足口病(HFMD)为胃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肠道病毒(EV)群属RNA病毒类的小RNA病毒科,其中可致手足口病者主要是科萨奇病毒(Cox),包括A组中的CoxA10、A16,B组中的B3,其次是Ev71<'[1]>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属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约于病后1周自愈,但由于本病通常可引起发热、口痛、拒食和烦躁等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近几年本病呈流行暴发趋势,并发症发生率与病列率逐年增加<'[2]>.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药治疗常能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就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秦桂云;杨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的HRV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68名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另选68名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且经各项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及心律失常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RV指标.结果: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HRV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低.结论: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HRV各项指标低于正常人,应引起临床关注.
作者:魏明月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为夯实基础护理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PDCA安全管理,方法采用常规管理组和PDCA组进行管理,对常见留置导尿管的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落实,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提高,结果显示,PDCA管理组在导管脱落、牵拉、阻塞、感染、并发症、健康宣教等方面都优于常规管理组,满意度提高,这充分证明PDCA管理在留置导尿管护理安全管理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侯平英;王红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的差异.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86例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各43例.术中分别给予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比较两组在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苏醒评分到达9分时间、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七氟醚组在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苏醒评分到达9分时间以及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方面均较异氟醚组缩短(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庥醉吸入较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要好,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相似.
作者:姚红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为探索经济、有效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方法.方法:218患者根除HP治疗1周后分为三组,一组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7周,二组予兰索拉唑片治疗7周,三组先予兰索拉唑片治疗4周,后雷尼替丁胶囊治疗3周.结果: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组缓解率60%,兰索拉唑片治疗组缓解率94.5%,兰索拉唑、雷尼替丁缓解率93.3%.结论:雷尼替丁治疗组费用低、效果差;兰索拉唑治疗组费用高、效果好,停药后有不适缺点;兰索拉唑、雷尼替丁治疗组费用低、效果好,停药后无不适等优点.
作者:夏先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针刺心俞、肾俞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针刺心俞、肾俞穴为主配合常规取穴,对照组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1~3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95%CI=85.5%~100%);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3.3%(95%CI=29.3%~76.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5.3355,P=0.0000),差异显著.结论:针刺心俞、肾俞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取穴针刺,其收益为OR=0.02(95%CI=0.00~0.19),NNT=2(95%CI=1.64~3.92).
作者:马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右归饮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形成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破骨细胞,分别以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不同浓度右归饮的培养液培养破骨细胞,用RT-PCR测定ATPase a3基因相对表达变化,分析破骨细胞骨吸收性.结果:两组间对比,地塞米松组+30%右归饮组TRAP染色阳性的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分别为P<0.05,P<0.01),地塞米松组+30%右归饮组的ATPasea3基因表达量与其他对照血清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结论:30%右归饮含药血清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分化,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能力强.
作者:刘慧;许兵;程婉;姜月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综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145例患者通过中药内服,针灸,敷贴的方法治疗.结果:痊愈63例,好转7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3.4%.结论:综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副作用小,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作者:尤夫利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早期诊断的病例为54例(81.8%),误诊12例(18.2%),66例均行手术治疗,无病例死亡.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延误诊断,小儿阑尾炎应早诊断、早治疗.小儿阑尾炎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治疗.
作者:杨斌;康晓娟;李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CHF)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慢性心衰(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除了常规使用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外,应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6.25mg 2次/天开始应用,逐渐加大剂量至50mg2次/天.观察组(40例)常规使用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而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随诊患者一年观察治疗效果,以死亡率,心力衰竭好转率(NYHA分级好转),心力衰竭恶化率(NYHA分级恶化),猝死率为指标,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长期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死亡率,心力衰竭好转率(NYHA分级好转),心力衰竭恶化率(NYHA分级恶化),猝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有长期疗效.
作者:马轶睿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输液反应为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治疗疾病的各种非治疗效应,为医源性不良反应.导致输液反应的因素也较多,而这些因素由于输液反应所涵指的临床反应症状较多,如个体差异等,其变异性较大.因此,输液反应无可预见的规律性,由此而导致的医患纠纷也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医患双方的利益.充分认知、分析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多环节控制、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及时发现输液反应症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减少输液反应对患者健康的影响,避免医患纠纷等是医务人员的责任.笔者在十几年的临床护理中,接触到了各类原因引起的输液反应,现加以总结与各位同仁共勉.
作者:严梦芹;殷莉静;仝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耳针配合百会穴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耳针配合百会穴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用散利痛治疗,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周末记录前1周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计算头痛指数,同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组头痛指数明显降低(P<0.01),同时能显著减少HAMD及HAMA得分(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针配合百会穴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明确,具有较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薄海艳;徐忠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医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做强综合医院实力、做优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发展思路,通过进一步强化内部人才教育和培养,加强医疗质量、科研管理和重点专科建设,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周维芳;吴静一;张亚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小脑梗死的表现有多种多样,临床工作中极易造成漏诊及误诊.现就我科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3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阿荣高娃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选择我院乙肝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间比较,HBV-DNA转阴率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乙肝患者,其临床疗效确切,且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为有效而且理想抗病毒治疗乙肝药物.
作者:李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应运MEBO(湿润烧伤膏)治疗小儿会阴部臀部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会阴部、臀部创面用MEBO涂布.及时清除坏死的组织,充分引流,加强全身营养支持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结果:155例会阴部臀部烧伤患儿中浅Ⅱ度40例,深Ⅱ度115例,应用MEBO治疗均完全愈合,无疤痕组织增生,无功能障碍.结论:应用MEBO治疗小儿会阴部臀部烧伤操作便捷,可减轻疼痛,预防感染,有效缩短疗程,减少疤痕的生成,疗效显著.
作者:冯俊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阑尾炎作为外科一种常见急腹症,临床表现各异又缺乏理想的诊断方法,加之临床医师在采集病史缺乏搜证、取证的意识,外科医师伦理意识淡漠,其误诊率较高,使阑尾炎切除阴性率增加.本文总结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阑尾炎866例,手术中见阑尾炎正常20例,其误诊情况见下表.
作者:张涛;刘福荣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灯盏细辛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方法:4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利尿,补充白蛋白,糖皮质激素及预防感染治疗.而治疗组除给予常规利尿、补充白蛋白及预防感染外,用了灯盏细辛代替糖皮质激素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三周后,治疗组症状完全缓解,水肿完全消退,尿蛋白消失,血浆蛋白、血脂、肾功能正常.而对照组均在一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水肿完全消退,尿蛋白完全消失,血浆蛋白、血脂、肾功能BUN和Cr正常.但在糖皮质激素减量不当或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易反复发作.因此,在时间上相比有显著差异性,且安全性大,不易复发.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改善肾脏的高凝状态,降低蛋白尿及患儿体内脂质含量,促进肾脏病变的修复和纤维蛋白的吸收,缩短病程,这为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开琼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应用整体化护理干预模式.结果:减轻了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症状,缩短了消化道出血的治愈时间,减少了因消化道出血而引起的死亡病例.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迅速配合抢救治疗,在挽救患者生命,减少死亡率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郑富琴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