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王锐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1b, 婴幼儿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病疗效.方法:将158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79例.两组均采用补液,抗感染,纠正脱水、调整酸碱平衡,应用微生态制剂,肠黏膜保护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注,对照组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4.4%.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干扰素治疗秋季腹泻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使用.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临床指证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经非手术保脾治疗58例,根据我国脾脏外科协会对脾脏损伤程度的分级标准,本组病例其中Ⅰ级损伤32例,Ⅱ级损伤19例,Ⅲ级损伤7例.结果:58例患者均经非手术保脾治疗痊愈,无脾脏周围脓肿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非手术保脾治疗外伤性脾脏破裂具有独特的优点,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因手术治疗引起的痛苦,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

    作者:武世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高位肛瘘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对创面轻脯氨酸的影响

    高位肛瘘持续性张力紧线法在我院已有多年应用历史,临床观察发现其疗效显著.本课题选取2010年3月-2010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二科住院行高位肛瘘切挂术患者60例,通过对比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与分次紧线术术后不同时间点创面中羟脯氨酸含量、微血管密度和创面愈合时间等研究,寻找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式愈合时间短于分次紧线术式的理论基础.

    作者:蔡而玮;吴燕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孕期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在孕期不同时期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超声诊断的胎儿畸形43例进行分析.结果:43例胎儿畸形中产前诊断与产后结果完全符合3例,漏诊4例.结论:绝大多数胎儿畸形具有典型的声像特征.因此,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胎儿畸形的重要方法.

    作者:杨超;孟洁;周梦;余元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UA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美托洛尔6.25mg/d,每周调整1次剂量,至25-50mg/d(以个体大耐受为限)疗程2年.观察两组疗效,心电图的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1年、2年后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UA,可取得好的疗效,且较安全.

    作者:陈辉;马丽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对胰岛素过敏的分析

    目的:胰岛素过敏原因包括以下几点:①动物胰岛素由于其氨基酸组成与人胰岛素有差异,故可产生抗原性;②对动物或人胰岛素分子本身过敏;③对商品制剂中的添加成分(如鱼精蛋白等)过敏.早期认为胰岛素制剂产生抗原性的原因是使用的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之间氨基酸组成的差异所造成.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一级结构与人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完全相同,故应用以来发生过敏反应的明显减少,但典型病例却提出,对重组人胰岛素过敏者,不一定对动物胰岛素过敏.

    作者:杨小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肺动脉栓塞3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2010年12月3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例患者首诊误诊率较高,为38.89%,后经血气分析、DDi检查、肺动脉CTA后确诊.本组患者全部给予溶栓与抗凝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病例,且治疗前后LDH、Pa02、DDi3项指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动脉栓塞患者症状表现复杂,特异性差,临床准确诊断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对疑似PE患者应及时行肺动脉CTA和DDi检查,以争取尽早确诊后尽快予以抗凝、溶栓治疗,大限度地减少肺梗的面积,对提高治愈率,改善临床症状及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田明坤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急诊科专科护士除颤知识培训体会

    目的:提高急诊科护士的除颤意识,促进其对除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3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除颤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引进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复苏委员会举办的心脏复苏课程.结果:急诊科护士进行有针对性培训后,除颤知识考核成绩显著提高(P0.01).结论:通过组织多元化的培训方式,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急诊科护士除颤意识,及促进其对除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对于护理人员执行紧急除的资格认证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强调.

    作者:盖纳;张萍;严兆娴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针灸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32例临床分析

    将64例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且临床分期为一期(局部缺血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选双侧足三里和承山,毫针刺加电针,治疗20次,总有效率90.6%;对照组给予西洛他唑100mg Bid,餐后口服,连续4周.总有效率62.5%.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5.57,P<0.05).

    作者:于金栋;张静;曹世强;吕丽柯;张坤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PPH治疗环状内痔142例体会

    1 PPH术是使用特制吻合器进行的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PPH操作简单安全,易于掌握,便于推广,术后平均住院期间3-7天,随访了3个月无大便失禁和复发.2术后疼痛常见原因:(1)多与吻合口位置偏低,过度扩肛,以及同时处理外痔相关.PPH的操作平面要领为距齿线上2-4cm直肠黏膜,此区感觉神经稀少区.许多医师为了提高皮赘的肛门回缩率,提高临床上的完全的治愈率,而故意降低操作平面;(2)吻合口感染;(3)切除组织不均导致吻合对合不理想,常伴钉外露.本组认为,故意降低操作平面不可取.

    作者:余水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早孕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观察,分析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原因.方法:使用仪器为西门子G60S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对确诊为早孕的健康女性,口服米非司酮与米索,以终止妊振.结果:可根据残留物声像图表现及CDFI特点对宫内残留物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识别宫内残留物具有诊断价值,应先行腹部超声进行确诊.

    作者:张变玲;陈丽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体会

    静脉留置针近几年已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尤其在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衰、脑梗塞后遗症等危重患者,或者患者需要输注特殊药品,如多巴胺、胺碘酮、硝普钠、氯化钾、门冬氨酸钾镁等血管刺激性药物,应用留置针不但可以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被广大患者接受,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然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开展静脉留置针技术以来就其使用优点、操作方法、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封管方法总结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瓮金喜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的临床观察体会

    母乳是婴儿好,安全,理想的天然食品,完全能够满足4-6个月婴儿全部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乳无论从营养、免疫或神经发育都是佳食品,而母乳同室又是保证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措施.我院自1998年8月正式申报创建爱婴医院以来,实行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并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锁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322例Ⅱ型糖尿病及健康人血流变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西安市健康人血流变指标与仪器厂家参考值的差异程度以及Ⅱ型糖尿病人血流变指标的改变,揭示糖尿病人慢性病变的发病机理.方法:对122例Ⅱ型糖尿病人和200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流变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西安市健康人群部分血流变指标平均值与厂家参考范围中间值存在显著性差异;Ⅱ型糖尿病人血液高粘、高聚状态,RBC刚性增大,大部分血流变指标出现不同程度增高P<0.01或P<0.001.结论:西安市健康人部分血流变指标与厂家参考值存在统计学差异,血粘度升高、RBC聚集性增高、RBC变形能力降低是引起Ⅱ型糖尿病人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病变进而导致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原因.

    作者:李郑立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手足口病是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COX-A16)和肠道病毒EV71感染所致的近儿年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笔者试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手足口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组织氧学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对机体血液流变学及组织组织氧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的患者64例,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气腹前、气腹后30分钟及手术结束放气后30分钟进行组织组织氧学检测分析;同时在治疗气腹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气腹后,患者的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都有所降低,但是降低不显着(P均>0.05).在组织组织氧学方面,气腹后30分钟SaO2增加,但是增加不明显;气腹后30分钟PaO2降低,且降低显着(P<0.05);气腹后30分钟pH虽然也有降低,但是降低不显著.气腹后30分钟SjvO2也增加,且增加显着(P<0.05);所有指标在放气后30分钟均基本恢复到气腹前水平,与麻醉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对机体血液流变学及组织组织氧学的影响相对少,是有效安全的联用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世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泮托拉唑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12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治疗第2周、第4周、第8周疗效.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总有效率明显上升.结论:泮托拉唑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非常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谈血液净化中心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

    因血液净化工作的特殊性,护士在工作中面临许多职业危害因素,通过探讨增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预防控制,将职业危害降至低.

    作者:乔书琴;周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溃疡散局部用药治疗溃疡性直肠炎34例

    笔者自2007年5月至2010年6月采用外用溃疡散局部用药治疗溃疡性直肠炎3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4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19人;年龄小22岁,大75岁;病程2个月到10年.

    作者:王晓良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护士长在管理中如何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患者的法律意识及经济意识不断增强,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医疗护理过程特别关注.因此,给我们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纷繁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失误,引起不良后果,不但给病人造成痛苦,给家属造成损失,给医务人员带来巨大的心里压力,医院的信誉度也会降低.怎样避免护理差错,把失误降低到零点,是摆在每个护士长面前的一个课题.现将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学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电针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86例疗效观察

    目的:电针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74例,用甲基硫酸新斯的明lmg作肌肉注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02%,对照组有效率67.5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是一种有效简便的疗法.

    作者:李尚芝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