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燕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监测生命体征杭感染药物、胰酶抑制剂、营养支持、纠正体液失衡、中药治疗等全方位治疗措施,并给予全程护理,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结论:正确及时全方位的治疗措施,提升了临床胰腺炎治疗效果,全程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痛苦及心理负担,及早发现和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对保守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海兰;杨振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血府逐瘀汤为清、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治疗胸痛、头痛效方.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甘草、枳壳、赤芍、柴胡、川芎、桔梗、牛膝组成.专治气滞血瘀之胸痛、头痛.自此方问世以来,深受医家之推崇.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此方为基本方,略加更量、化裁治疗多种类型气滞血瘀性疾患,获得满意疗效,现摘录于下,斧正与同道.
作者:赵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因血液净化工作的特殊性,护士在工作中面临许多职业危害因素,通过探讨增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预防控制,将职业危害降至低.
作者:乔书琴;周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处理.结果:主要病因依次为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和(或)蜕膜炎,子宫复旧不良,以及剖宫产术的子宫切口感染、裂开出血等.结论:治疗以清宫为主,对急性出血者可行经皮髂内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切除术.
作者:周琴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3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微创组66例;B组:内科保守治疗组6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死亡率.结果:内科保守治疗组有效率73.84%,死亡率为13.84%;微创组有效率89.39%,死亡率为6.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苏月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产前,产后抑郁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孕产期心理疾病,已成为一种社会化得问题.特别是80后的职场女性,更是面临着高比例的产前、产后抑郁.出现这么多抑郁的准妈妈,主要是以下的三方面的压力造成的.
作者:华凤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医疗器械精密程度的提高,加大了器械清洗消毒的难度.因此,新的清洗消毒技术和理念,先进的清洗消毒供应中心逐步推广使用.但管腔类器械必须手工处理后再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方可完全清洗干净.超声波清洗器的作用原理是将高频率的超声波转变成机械的振动,使附着在器械上的污染物松动分离,达到对物品的除污清洁作用.如测脑压管、气管套管、妇科吸引器,脑科器械、鼻中隔器械、间盘器械等中的吸引器头等管腔类器械比较容易藏污纳垢,所以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使用这些管腔类器械时,使用后必须马上预洗,消除血迹、痰垢.
作者:高金风;李梅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高位肛瘘持续性张力紧线法在我院已有多年应用历史,临床观察发现其疗效显著.本课题选取2010年3月-2010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二科住院行高位肛瘘切挂术患者60例,通过对比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与分次紧线术术后不同时间点创面中羟脯氨酸含量、微血管密度和创面愈合时间等研究,寻找一次性持续张力紧线术式愈合时间短于分次紧线术式的理论基础.
作者:蔡而玮;吴燕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观察,分析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原因.方法:使用仪器为西门子G60S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对确诊为早孕的健康女性,口服米非司酮与米索,以终止妊振.结果:可根据残留物声像图表现及CDFI特点对宫内残留物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识别宫内残留物具有诊断价值,应先行腹部超声进行确诊.
作者:张变玲;陈丽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160例住院分娩新生儿平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一般护理结合积极地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采用观察组的一般护理方法.结果:对照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56.3%,观察组为93.8%,两组差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小时可以提高首次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并且有利于新生儿的心智发育,而且具有可行性,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李秋红;王文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和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为将行使该手术的患者提供相关信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方法:调查回顾性分析110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现察和护理资料.结果:110例患者通过护理人员术前准备,包括心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护理以及出院后健康指导,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结论:实施良好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健因素之一.
作者:徐晓丽;杨必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乳腺叶状肿瘤是乳腺少见的双向性病变,其发生率不到所有乳腺原发性肿瘤的1%[1].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确诊主要靠病理学检查,对可疑病变应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送检标本应作多处切片.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恰当术式,一般采取广泛的局部切除术或全乳房切除术,对复发病例不应放弃再次手术机会.腋窝淋巴结一般不予清除,放疗和化疗作用不确定.影响本病预后的因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肿瘤的组织学分型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作者:孟尚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贲门癌的早期诊断长期被认为放射学的难点,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极易漏诊,笔者采用贲门正面投照技术,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检查方法本文收集35例早期贲门癌,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不适,反酸嗳气、消瘦、食欲减退、吞咽不适及进食梗阻感.
作者:毛肾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在临床中常见到有的咳嗽患者,病程较长,夜咳为甚,吐清稀泡沫痰,苔白薄,脉弦,或发热或寒热往来,或胸肋胀闷,或口干等,辨诊为郁火咳嗽.对这类咳嗽患者用小柴胡汤加减,每获良效.现将近年来诊治的50例患者进行小结并做初步探讨.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33例病程8-14天30例.15-60天20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夜间咳嗽或昼夜阵咳,吐泡沫痰或清稀痰,苔薄白或薄黄而润,舌质正常或偏红,脉细或数,有的患者还拌有发热或寒热往来,胸胁胀闷,心烦欲呕口干苦汗出等.
作者:李建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了解我师入伍新兵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为部队预防乙型肝炎及战士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方法:对382名入伍新兵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追踪免疫效果.结果:全程乙肝疫苗接种第3针1个月检测乙肝表面杭体(HBsAb)阳性311人(81.41%),HBsAb阴性71人(18.59%);乙肝疫苗接种第3针2个月检测HBsAb阳性342人(89.52%),HBsAb阴性40人(10.48%).结论:武警部队在入伍接种乙肝疫苗后有约10%为免疫无应答者,需要进行补种或加强免疫.
作者:刘晓岗;郝红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相差显微镜下尿红细胞形态变化对于临床鉴别肾性及非肾性血尿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相差显微镜通过对96例临床血尿患者的尿液标本中红细胞形态的观察和百分率的计算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在相差显微镜下,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患者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为临床鉴别血尿来源提供依据.
作者:张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对策,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病死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1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前的护理重点是血压、心电图、生命体征的观察,疼痛的进展情况及时镇静止痛,提供基础护理并进行术前宣教给予心理护理.术中、术后注意观察病人意识、下肢肌力、血流情况及尿量,及时发现并发症.结果:10例病人进行此手术有效率为80%.结论:上述护理措施对确保该类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邵爱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产科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极大地威胁着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应加强预防,及时诊断及正确治疗可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吴东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病疗效.方法:将158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79例.两组均采用补液,抗感染,纠正脱水、调整酸碱平衡,应用微生态制剂,肠黏膜保护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注,对照组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4.4%.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干扰素治疗秋季腹泻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使用.
作者:王锐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笔者自2007年5月至2010年6月采用外用溃疡散局部用药治疗溃疡性直肠炎3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4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19人;年龄小22岁,大75岁;病程2个月到10年.
作者:王晓良 刊期: 2011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