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移位型儿童股骨颈骨折10例临床报告

陈如见;李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儿童, 复位方法, 内固定
摘要:儿童股骨颈骨折是较少见的骨折,其受伤机制,骨折分型、治疗方式均与成人有所不同,我们在2002年~2005年收治了10例严重移位型儿童股骨颈骨折,经2~5年随访,现报告如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相关文献
  • 补虚化瘀针法对骨质疏松大鼠形态计量学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补虚化瘀针法对骨质疏松大鼠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雌性大鼠5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即假手术组,其它40只做去势手术.三个月后将去势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针刺组、针加雌激素组、雌激素组.共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取大鼠的股骨做形态计量学检测.结果:大鼠股骨经HE染色断层处理后,可见模型组骨松质中骨小梁排列紊乱,有明显的断裂稀疏.而治疗组骨小梁新生现象明显.小梁排列较为整齐.经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后骨小梁面积,小梁相对体积、小梁平均厚度数值比较,治疗组高于模型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虚化瘀针法对骨质疏松大鼠有治疗作用,可改善大鼠骨组织微观的形态,抑制骨流失.

    作者:张红石;高颖;杨晓慧;王富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推拿对软组织损伤兔β-EP、5-HT含量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对软组织损伤的镇痛及组织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自制软组织打击器制备兔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通过正常组、模型组、局部组和穴位组,观察推拿手法的镇痛及组织修复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局部组、穴位组β-EP含量升高,5-HT含量下降明显;局部组与穴位组比较,β-EP含量升高,5-HT含量下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局部组、穴位组β-E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组5-HT含量下降明显接近正常水平,穴位组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β-EP和5-HT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穴位组的组织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局部组明显减轻;而模型组恢复差.结论:推拿可以调节外周血中β-EP、5-HT含量,产生镇痛作用;推拿疗法可以促进损伤的组织修复,而穴位推拿治疗明显优于局部推拿治疗.

    作者:林彩霞;孙阿娟;赵艳玲;张露芬;马文珠;于天源;周培娟;潘琳;韩东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辨证论治治疗慢性骨髓炎41例

    慢性骨髓炎治疗起来病程长,难以治愈,是骨科医生多年探索解决的一个难题.作者自1998年3月~2006年4月对41例慢性骨髓炎患者运用中医整体观念,采用辨证论治,内服中药,静点或肌肉注射中药,局部辨证用药,对肌体进行调节,并配合一期手术清创,自体骨移植进行治疗,临床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张爱民;岑冬梅;鲍启忠;张军哲;谷磊;曹国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双侧股骨颈疝窝1例报告

    股骨颈疝窝(herniation pit of the femoral neck)于1982年由Pitt等首先报道[1].国内骨科专业文献报道极少,仅有几篇影像学文献报道.我们临床见1例双侧股骨颈疝窝,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年宏;方坚;刘庆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法复位治疗小儿复杂性骨折3例

    1 病案一苏某,男,10岁,玩耍时从近3米高的树上摔下,左手掌着地,即感左肘畸形,疼痛,不能活动.查见:左肘部畸形、肿胀、压痛,左髁上可扪及明显骨擦感,左肘后三角变形.左肘正侧位片示:左肱骨髁上骨折伴左肘关节脱位,断端向后上移位约1.5cm,远端向后成角约32°,向尺侧移位约1.0cm.

    作者:张虹;秦永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法松解加舒筋红花酊治疗小儿外伤后肘关节僵硬

    小儿肘关节僵硬是小儿肘部外伤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理及心理成长.我科自2005年8月~2008年8月采用手法松解加舒筋红花酊治疗小儿外伤后肘关节僵硬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大志;董松林;孟庆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治疗骶髂关节损伤

    目的:对骨盆环损伤闭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骨盆环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4例,男8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41岁,全部患者均采用骶髂关节螺钉闭合内固定.结果:12例中满意复位者11例,1例复位不满意;12倒骨折愈合,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结论:经皮闭合固定骨盆环损伤小,出血少,固定效果较好,是一种有前景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海章;吴文元;魏金栋;刘国强;吴新涛;高乐才;刘阳;武永东;王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钉棒系统后路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38例

    腰椎峡部崩裂或退变引起的腰椎滑脱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约4.7%~5.0%,我院自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来采用后路椎管减压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湛梅圣;张建平;王万垠;唐金兵;李兴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并发腰背肌衰弱综合症

    腰背肌衰弱综合征[1]常见于腰椎后路手术后,由于腰背肌萎缩继发腰椎不稳,局部韧带、肌肉,椎间小关节及其它软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系列腰腿痛症候群.

    作者:陈海鹏;刘志坤;吴竹涵;刘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股外侧肌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股外侧肌瓣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联合股外侧肌瓣构成的双叶瓣,修复8例手与足部软组织缺损.肌瓣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皮瓣供区直接缝合,双叶瓣的血管蒂与供区的血管行端端吻合.结果:所有双叶瓣术后经过顺利,全部成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例肌瓣术后发生远端尖部小片植皮坏死,经交换敷料逐渐自行愈合.1例发生供区血肿.供区没有发生明显的功能障碍.结论:双叶瓣由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供,具有血运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切取容易等优点,适宜修复手和足部的软组织缺损.

    作者:张功林;章鸣;蔡国荣;王顺炳;吴发林;郁辉;杨德福;王干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马钱子散对实验性骨折愈合骨痂局部BMP定量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马钱子散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局部BMP含量表达的影响,分析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4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随机分为A组(正常组)5只和B组(空白对照组)20只和C组(用药组)20只,其中B、C组为人工手术造成大白兔双桡骨10mm缺损的标准骨折模型.C组以马钱子散26.27mg/kg调于20ml蒸馏水分早晚2次灌胃;B组则用20ml蒸馏水分早晚2次灌胃.分别于骨折后第1,2、3、4及6周,取标本进行抗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BMP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并以B组和C组作为对照组来比较分析各组促进骨折愈合的能力.结果:C组骨折局部BMP含量明显高于B组(P<0.01),C组BMP高峰出现在第2周,B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在安全有效剂量范围内使用马钱子散内服,能加快骨折修复细胞的分化、增殖,诱导骨折局部BMP合成,使BMP峰值提前,加速兔创伤性骨折的愈合,提高骨折愈合质量.

    作者:覃旭;赵新;唐良华;周凤鸣;兰姗;易洪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皮空心钉加钢丝治疗髌骨骨折12例

    髌骨骨折为临床常见的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1%,近年来临床许多学者试行闭合复位各种方法的经皮内固定,并且取得的很好的疗效.但大多学者提出适应证为横行、纵行,以及撕脱骨折.

    作者:韦旭明;顾三军;寿奎水;孔友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不同术式选择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中老年常见疾病,目前对该疾病的诊治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对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减压范围等仍存有争议.

    作者:林定坤;陈博来;宁飞鹏;苏国义;潘锰;吴江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颈椎病概念的商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IT行业的发展,以坐姿长期低头工作使得颈部及肩背部的肌肉筋膜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负荷状态,极易造成被牵拉的筋膜及肌肉缺血,产生代谢产物,后者进一步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人们称之为颈椎病.

    作者:王胜利;徐阳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透明质酸钠注射配合中药薰洗对膝骨关节炎炎症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构建兔膝骨关节炎的模型,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研究对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配合中药薰洗的治疗方法,检测IL-1、IL-6、TNF-a在外周血液中的水平.结果:成功建立动物模型,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配合千草方薰洗,能显著降低大白兔膝骨关节交炎症因子的水平.结论: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配合千草方薰洗治疗方法能够减轻兔膝骨关节炎的交症反应.

    作者:丑钢;张劲;周俊;李曙波;易文凯;余祖光;袁俊;李宏军;王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可吸收拉力螺钉治疗移位距骨颈骨折23例

    距骨骨折是足踝部的严重创伤之一,发病率低,仅占足部骨折的3%,其中距骨颈骨折占50%~80%[1],是为常见的距骨骨折类型.由于骨折后继发距骨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js of talus,AVNT)[1,2],创伤性关节炎以及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预后差,其治疗成为临床医生感到棘手的问题.

    作者:孙晋客;刘晓静;韩明涛;王年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对该院骨科1995年3月至2008年4月手术治疗15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部骨折在围手术期所发生的36例共56个并发症与病人年龄、伤前原有痰病、手术方法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显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与病人年龄、原有疾病和手术持续时间密切相关;与手术方法无明显一致性相关;术前准备可影响这些相关.结论:为了尽量避免高龄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部骨折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减少手术风险,必须充分做好各种术前准备.

    作者:熊伟;张晨;涂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Pilon骨折是胫骨远端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引起,骨折粉碎程度高,并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因胫骨远端关节面的不同程度碎裂、胫骨远端压缩及胫骨干骺端的粉碎性骨折使Pilon骨折治疗困难且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预后差[1].

    作者:张晓东;耿杰;刘又文;杜贵强;陈柯;李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单臂外固定支架联合挤压植骨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支架联合挤压植骨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2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均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联合挤压植骨有限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4例,女12例;小17岁,大52岁,平均38岁;按照AO分型:C1型8例,C2型13例,C3型5例.结果: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按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20例,良5例,可1例.结论:单臂外固定支架联合挤压植骨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既可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又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作者:姜新;黄觅;王皓;杨成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进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病人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和髋关节翻修手术,以及病人寿命的延长,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s,PFFs)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

    作者:吴俊生;童培建;肖鲁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