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8例

王志斌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定眩汤
摘要:笔者自2008年以来,采用自拟定眩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8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患者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为40-70岁,病程长3年,短1个月.发病特点:均以眩晕为主诉就诊.眩晕发作与颈部活动有关者31例,视物旋转者39例,头痛者22例,恶心呕吐者27例,一过性黑朦者21例,耳鸣或听力下降者6例,肢体麻木、站立不稳者7例.所有病例均经颈椎X线摄片,骨质增生者21例,椎间隙狭窄者9例.所有病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壮药余甘子抗慢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余甘子抗慢性肝损伤性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四氛化碳(CCl4)建立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设余甘子提取物高、中、小量组,并与秋水仙碱组作对照.测定血清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及肝脏系数,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各剂量余甘子可降低Hyp、MDA含量及提高SOD的活性,降低肝脏系数;减轻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余甘子对CCl4致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肝细胞,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抗慢性肝损伤作用.

    作者:李萍;彭百承;谢金鲜;袁慧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龙胆泻肝汤在现代妇科学的应用

    龙胆泻肝汤是中医方剂中适应范围较广的方剂之一,溯其源流,同名异治的方散见于<兰室秘藏>、<卫生宝鉴>、<保婴撮要>、<医方集宜>、<外科正宗>、<医方集解>、<张氏医通>及<杂病源流犀烛>等,而以上方剂又以<医方集解>所载为通行[1].现将近10年有关<医方集解>所载之龙胆泻肝汤用于妇科疾病治疗的文献综述于下.

    作者:何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应用腰麻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目前国内子宫下段剖宫产以硬膜外麻醉为主.近年来,根据临床观察,硬膜外麻醉效果是肯定的,它具有手术无痛、肌肉松弛、生命体征平稳等优点,但仍然存在部份患者因为阻滞不完善,而至术中肌肉紧张,取胎儿时,出头困难等现象.我院应用重比重腰麻实施剖宫产术100余例,疗效满意.

    作者:王琪琪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甘露醇治疗神经外科颅高压120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使用甘露醇治疗神经外科颅高压患者的护理及观察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使用甘露醇治疗神经外科颅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40例并发水电解质紊乱,20例并发肾功能不全,经精心护理及治疗,效果满意,无1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做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内环境稳定、掌握甘露醇使用注意事项,进一步防治并发症,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周淑珍;胡玉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门诊导医领班的资质与管理

    目的: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门诊导诊、分诊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根据能级管理原则,实施护士长领导下的门诊领班导医护士负责制.结果: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门诊导诊、分诊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实施能级管理与护士长领导下的领班导医护士负责制,能使门诊护理人员得到合理的应用,也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何艳玲;张朵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07年2-12月将96例更年期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干预组由专门护士进行健康宣教及跟踪督导.对照组单纯由医生进行服药指导,不进行护理干预.首次就诊时登记个人基本信息和病史信息,每次复诊时询问服药情况、药物不良后应、疗效等信息并登记.所有患者于初诊3个月后进行统一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服药依从性和就诊依从性,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11例,干预组服药依从率87.2%,就诊依从率93.6%,明显优于时照组(67.6%、56.9%).激素治疗有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患者的依从性和药物疗效.

    作者:陈百叶;刘国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采血环境霉菌生长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采血环境霉菌生长情况、生长原因与规律,找出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血液质量,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安全.方法:统计2005-2009年每月站内采血室、流动采血车空气和物表霉菌检出情况,探讨采血环境霉菌生长规律.结果:(1)霉菌生长与季节有关:每年4-9月份是采血环境霉菌生长时间,其中7-8月份易滋生霉菌;(2)霉菌生长与采血环境有关:流动采血车较站内采血室容易生长霉菌;(3)霉菌生长与管理有关:加强管理可降低霉菌的检出率,2005-2009年采血环境霉菌生长逐年下降就证明了这点.结论:每年4-9月份,特别是每年7-8月份要加强采血环境的消毒灭菌工作;流动采血车更要加强消毒管理工作;建立采血环境的感染管理体系,加强采血环节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可有效控制采血环境的霉菌生长,提高采血环境的质量,避免和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顺清;邓永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引入企业管理模拟沙盘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医院竞争日益激烈,在竞争中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成败,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成为迫切需要.我们打破行业障碍,通过在医疗行业中引入企业管理模拟沙盘,将企业经营管理内容与医院管理人员培训相结合,有效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周春燕;谢钦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磷酸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h内的脑梗塞患者101例,随机分成2组,磷酸川芎嗪(治疗组)53例与复方丹参组(对照组)48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8%和68.75%(P<0.01),NDS评分2组在治疗后有明显变化(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组尤为显著(P<0.01).结论:磷酸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显著.

    作者:杨晓玲;韩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制定符合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执行制度

    基层医院制定一套完整、系统、有效,符合当地实际的护理规章制度,将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护理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使基层医院护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为保障病人安全,为人民健康提供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

    作者:何隆淑;拉马五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对康复的影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利用手术方法将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置换被疾病或外伤所损坏的股骨头和髋臼.此手术给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术中需切除部分股骨头,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十分重要,并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1],因此,我们应特别重视做好术后肢体功能康复和训练,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包贤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郭子光教授验方治疗外感发热84例

    目的:观察郭子光教授验方治疗外感发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8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郭子光教授经验方煎剂口服,观察两组退热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2%,对照组为80.9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郭子光教授验方治疗外感发热症能缩短疗程,疗效显著.

    作者:周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氧化电位水与优氯净用于护士站电话消毒效果的比较

    在医院临床工作中,寻找安全、效果可靠的消毒剂,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点.酸性氧化电位水(酸水)是一种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OPR),低Ph、含低浓度有效氯的水,其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和快ST速杀灭微生物的作用.以前我们心内科护士一直使用优氯净速溶片(优氯净液)擦拭护士站电话进行消毒,但优氯净液存在着诸多不足,如物表菌落数时有超标,对护士咽喉部和眼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有较强的氯味、轻度腐蚀性及对环境有一定污染等问题[1].自2006年8月-11月,我科开始使用酸化电位水擦拭护士站电话,并与传统消毒剂优氯净液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现将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峻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归蓉肠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依据新药审批办法中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对方中的有效成本藁本内酯进行了含量测定,对当归中的有效成份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并对其pH值、相对密度、稳定性进行检查.

    作者:任书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小儿外科急诊择期手术前后心理护理体会

    小儿面对手术的伤痛、陌生的医院环境及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医护人员,常显得十分紧张、恐惧.有的因害怕相应处理,而隐瞒病情,或大声哭闹,以躲避治病,因此,对这部分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十分必要.我科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共收治了44例小儿外科手术患者,男,30例,女14例,其中小儿隐睾16例、小儿疝气12例、小儿肝脾破裂1例、小儿阑尾炎1例、小儿肢体瘢痕5例、小儿肠梗阻4例.我们对这部分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于兴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腋臭术后不良创面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腋臭术后不良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7年12月门诊腋臭术后出现创面恢复不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局部湿敷,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处理, 观察创面恢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愈合时间为16-24天,平均(18.6±1.6)天,3月后疤痕宽度(5±1.3)mm;治疗组愈合时间为12-15天,平均为(13.8±1.1)天,3月后疤痕宽度(3±0.8)mm.结论:小切口治疗腋臭术后发生创面恢复不良,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疤痕.

    作者:陈滔;陈志鹏;丁祖烈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175例COPD患者痰培养阳性菌群构成比分析

    目的:分析175例COPD患者痰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75例COPD患者痰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从呼吸道分离出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居前3位的分别为:白假丝酵母、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其次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和真菌.结论: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时应覆盖该病原菌.

    作者:艾尼娃·依沙克;李风森;夏迎雪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自拟中药方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终末期阶段,延缓这一阶段的发展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院采用结肠透析法结合自拟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方法具有优越性.

    作者:王世成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断指再植术后并发血管危象的预防及护理

    本文回顾总结了76例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的护理,总结经验,掌握并发血管危象的常见诱因.护理断指再植术后病人,除一般的常规护理外,早期预防、及时观察血运及处理、控制疼痛、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防止血管危象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风萍;杨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浅析柴胡广泛应用之理

    在中医界,柴胡历来受众多医家青昧,甚至因此形成了柴胡派,本文从单味柴胡的功用、小柴胡汤和四逆散的组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经典条文以及<内经>有关理论4个方面来探析其广泛应用的缘由.

    作者:张小玉;杨海俊;李涛;杨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