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栋;韩冬;严文俊;赵田;薛东明;朱守营;马韵生;陆源建;王伟林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30例Ⅲb期或Ⅳ期经铂类治疗方案无效的NSCLC患者,根据有无EGFR基因突变分为有EGFR基因突变组(A组,11例)与无EGFR基因突变组(B组,25例),均予以吉非替尼治疗,分析其疗效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 A组吉非替尼治疗有效率优于B组(81.8% vs.16.0%)(P<0.05).结论 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可作为吉非替尼治疗NSCLC疗效的一个预测指标.
作者:张浩;沈振亚;王雷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管状胃与全胃重建食管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167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其中管状胃代食管85例(A组),全胃重建食管82例(B组),对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围手术期胃肠减压管引流量、返流性食管炎、肺部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术后1年生存质量优于B组(P<0.05).结论 管状胃代食管治疗食管癌疗效优于全胃代食管.
作者:肖勇;郭伟;褚红军;尤振兵;嵇建;徐达夫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迟发型假性动脉瘤的特点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 1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迟发型假性动脉瘤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假性动脉瘤发生在术后24-72h,75岁以上和女性患者占多数.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也有促进迟发型假性动脉瘤发生的趋势.注射凝血酶200-500 U后,超声监测示瘤腔回声明显增强,瘤腔内血流信号消失.结论 冠心病介入手术后迟发型假性动脉瘤不容忽视,尤其是老年女性与低分子肝素应用的患者;超声引导下的凝血酶注射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童嘉毅;张炽敏;陈龙;卞叶萍;闫磊;徐艳娟;金思静;沈祥波;冯毅;马根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8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7例口服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内注射治疗,B组40例采用以西替利嗪为主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过敏性紫癜皮损及其他系统症状消退情况.结果 A组有效率(87.23%)优于B组(70.00%)(P<0.05).结论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
作者:杨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胸腔内置管注入顺铂和香菇多糖治疗老年肺癌伴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肺癌性胸腔积液老年(70-87岁)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顺铂组(A组)、香菇多糖组(B组)和顺铂+香菇多糖组(C组).经皮胸腔内置管引流尽胸液后,向胸腔内注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A组55.0%,B组52.5%,C组77.5%;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顺铂联合香菇多糖胸腔内注射治疗老年肺癌性胸腔积液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夏春伟;陈文萍;徐玲;徐小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白塞病是一种以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累积多个系统的慢性疾病[1].本病基于小血管、静脉炎为主,也累及大血管如大动脉,故可有全身皮肤、关节、心脏等脏器损伤.白塞病长期反复发作,对患者健康教育、治疗性生活干预极为重要.
作者:徐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210例住院T2DM患者分成甲状腺功能正常组(A组,186例)、甲亢组(B组,8例)和甲减组(C组,16例),检测三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TGAb、TPOAb的水平.结果 与A组比较,B组TSH明显减低(P<0.01);C组FT4明显减低(P<0.01),TSH明显增高(P<0.01).B组及C组TPOAb阳性率分别为25%和50%,均明显高于A组的8.6%(P<0.01).结论 临床上可将TSH和TPOAb作为T2DM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初筛指标.
作者:李连喜;邓文娟;刘芳;包玉倩;吴松华;贾伟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静脉穿刺是护士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很常见的技术操作,是每位护士应掌握的基本功,也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直接标准[1].我院手术室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后于2009年8月成立了由科护士长负责、护理技术骨干为成员的静脉治疗小组.通过这批人员指导众多临床护士正确地评估血管,规范及时地完成患者的输液治疗,解决临床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提高静脉治疗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沁;季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C臂X线透视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三叉神经痛患者118例,在C臂X线透视引导下定位半月神经节行射频热凝治疗,温度设定为56℃、64℃及76℃三个时段,热凝时间90 s.术后行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术后有效率100%.不良反应:局部肿胀5例,角膜炎2例;对症处理后均恢复.结论 C臂X线透视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安全且经济.
作者:徐汝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下咽癌发病率较低,但由于其位置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就诊时往往已近中晚期,肿瘤范围较大,易侵犯喉部并早期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传统观念考虑应行喉全切及喉咽肿瘤切除并行淋巴结清扫术以期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但全喉切除后喉功能丧失,生存质量下降.对于肿瘤未广泛侵犯转移,喉部未双侧受侵犯的患者,在安全切除肿瘤的同时适当保留未受侵犯的喉部组织,通过邻近组织转移修复,以期保留部分或全部喉功能是我们探讨的方向.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22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春光;徐恒光;段中宁;肖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猿猴白血病病毒融合基因包膜糖蛋白(GALV-FMG)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的死亡效应与NF-κB的关系.方法 将HL-60细胞分为pcDNA3.1(+)-GALV-FMG质粒转染(A)组、pcDNA3.1(+)空载体对照(B)组和空白对照(C)组.脂质体转染后,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GALV-FMG引起HL-60细胞的死亡效应,免疫荧光和凝胶电迁移检验分析GALV-FMG在诱导HL-60细胞死亡中NF-κB的活性.结果 与B、C组相比,A组细胞中NF-κB的活性受到了明显的抑制,细胞死亡的发生显著增加(P<0.05).结论 GALV-FMG的表达可诱导HL-60细胞发生死亡;其机制可能与NF-κB的活性抑制有关.
作者:谭丽;谭获;李小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认知功能损害的效果.方法 52例AD痴呆患者口服盐酸卡托普利治疗12周,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定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变化,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除情感淡漠外,NPI各项因子得分显著下降(P<0.05),NPI总分下降81.47% (P<0.05);照顾者的苦恼程度也随着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改善而降低;治疗前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盐酸卡托普利可以明显改善AD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无明显疗效.
作者:储佺兵;苑瑞敏;童玉翠;陈广生;许家佳;张晗;孙永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为9.4%.本病命名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1],是引起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的40例PIH,探讨其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韦韡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PTMC)超声显像特征.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61个结节)PTMC的超声表现,观察结节内部回声、纵横比、边界、微钙化、形态、囊变、血流.选取同期58例65个直径≤1.0cm的良性结节作为对照组.结果 PTMC超声特征为:低回声占92%,纵横比≥1的占67%,边界不清的占75%,微钙化者占54%,形态不规则者占64%,实性结节占9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用极低回声、纵横比≥1、微钙化三种PTMC超声特征进行并联试验,其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74%,诊断符合率达82%.结论 PTMC超声显像具有特征性表现.
作者:王剑翔;林红军;叶新华;王亚丽;袁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骨科下肢手术患者50例均分为2组.A组在手术切皮前5 min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B组静注同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对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对评估术后4、8、12、24及48 h的疼痛评分,记录术后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VAS>5分时辅助使消炎痛栓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4、8、12、24及48 h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PCA泵按压次数要明显少于对照(P<0.05).B组有5例使用消炎痛栓,A组无使用消炎痛栓病例.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术前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有良好超前镇痛作用,能减少辅助镇痛药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祝平;李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47例NSCLC组织、8例癌旁组织和8例良性病变肺组织中MTA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MTA1在NSCLC组织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和良性疾病肺组织[(1.840±1.384)pmol/μl vs.(0.915±0.246)pmol/μl和(0.562±0.297) pmol/μl](P<0.01).在NSCLC组织中MTA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MTA1有可能成为评价NSCLC进展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铭伍;梁祥森;冼磊 刊期: 2012年第15期
胆固醇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老龄化、肥胖、糖尿病和高血脂发病率的升高,胆固醇结石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新近研究发现胆固醇结石的发生与全身脂质代谢异常尤其是胆固醇酯代谢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就胆固醇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韩涛;张殿彩;傅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残余食管和胸腔胃运动功能改变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 定期对食管中段癌术后患者46例(A组)进行食管测压、显示子胃排空和24-h食管pH监测,结果与健康志愿者11例(B组)作比较.结果 A组手术后和术后12个月残余食管和胸腔胃运动功能均低于B组(P<0.01和P<0.05).A组胸胃排空率与DeMeester评分之间以及长于5min反流评分与残余食管原发蠕动幅度、蠕动次数之间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胸腔胃和残余食管运动功能的恢复不足以减轻胃食管反流以及改善食管酸清除功能.
作者:王金栋;韩冬;严文俊;赵田;薛东明;朱守营;马韵生;陆源建;王伟林 刊期: 2012年第15期
连续腰麻(CSA)操作简便,阻滞效果确切,适用于会阴、下肢及下腹部手术的麻醉.其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甚小,比其他椎管内麻醉以及全身麻醉更有利于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和术后恢复,尤其是在老年和高危患者.与单次腰麻(SSA)和连续腰-硬联合麻醉(CSEA)一样,CSA也有相关并发症,如脊麻后头痛、马尾综合征和感染等;但随着CSA技术的不断改进,只要操作规范、用药合理,CSA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低位手术患者的麻醉和术后镇痛.
作者:王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快速诊断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感染性眼内炎患者38例(42眼),依据感染性眼内炎常见细菌、真菌共有引物片段建立的MPCR方法检测,结果与常规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相比较.结果 42份样本中,MPCR检出细菌阳性28份、真菌阳性8份、混合感染2份,检出率90.5% (38/42);常规培养方法检出26份细菌性阳性、真菌性9份、混合感染2份,检出率88.1%(37/42);两种方法的阳性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R与常规方法均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但MPCR检测花费时间短,有利于感染性眼内炎的快速诊断.
作者:杨铃;管怀进;陆宏 刊期: 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