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吴爱华;杨朝忠;王旭;崔京卫;刘丽清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西医结合, 羟苯磺酸钙胶囊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中西医确诊的Ⅰ、Ⅱ、Ⅲ期的DR患者176例,共335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8例166眼,观察组88例169眼.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对照组有效128眼,占77.1%;无效38眼,占22.9%;观察组有效158眼,占93.5%,无效11眼,占6.5%.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显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老年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1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将入选患者分为年龄>75岁组和≤75岁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分级情况,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明显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向科林;文志远;王瑜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疤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6例疤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雾化吸入,疗程为5d.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 (4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 (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程、热退时间、口腔疤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过程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治疗疤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玉春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余天泰教授论扶阳

    福建省名老中医余天泰教授认为当代疾病多存在于“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体质,且病理现象较为普遍.主要有社会环境变化、生活方式改变、医源性三大方面原因.阳气是伤寒六经病症传变的决定因素,故应力主扶阳.中医临床治疗特色是补肾阳为核心,扶阳与驱邪互用互补,以温通为法,注重调理气机,善于用经方,强调方证对应,药证对应.扶阳重在辨证,尤崇舌诊.

    作者:陈勋善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降脂饮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高血脂患者随即分成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各50例.西医组用辛伐他汀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CH)、三酰甘油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TG、CH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两组的HDL-C也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4%,西医组总有效率为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症能增加降脂疗效,减少副作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包文亮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复方肿节风喷雾合剂成型工艺及中试研究

    目的:将原剂型汤剂改为合剂,建立复方肿节风合剂成型工艺及中试研究方法.方法:确定剂型选择依据,通过加速试验、稳定性试验,以及防腐剂的选择及用量、相对密度、pH值等因素的考察,结合中试研究的结果,建立复方肿节风合剂成型工艺.结果:新工艺选择0.05%浓度的羟苯乙酯作为防腐剂,相对密度为1.14,pH范围定为3.5~5.5.结论:新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适合批量生产.

    作者:袁荣献;刘天翔;曾真;梁会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较常见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有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临床表现,直接影响母婴安全.本研究对患者采取全面观察和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峥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系统地探究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联合疗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牵拉手法和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的联合疗法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与中药内服的联合疗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进;张雄辉;颜慧玫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心律失常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治疗,研究组予以中医辨证分型和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 (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心律失常惠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郭素芬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药四妙散加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和评价采用中药四妙散加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4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西药普力得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来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按时服用西药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四妙散加味进行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的活动程度、疼痛程度、局灶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愈率高达58.06%,总有效率为88.71%,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仅为69.35%,P<0.05.结论:采用中药四妙散加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更好.

    作者:麦志林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脑梗死恢复期分期分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恢复期分期分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阐明脑梗死恢复期的中医临床特征,为中医药参与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对西医明确诊断的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分型及中医辨证,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探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特点.结论:脑梗塞恢复期分期分型与中医证候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薛丽莉;薛金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小儿手术麻醉应用喉罩气道的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手术麻醉使用喉罩气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小儿手术患者6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在常规操作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通过喉罩气道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通过气管导管插管进行麻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没有显著变化;观察组患者心率在插入喉罩气道导管之前、之后和拔管的时候没有显著变化;对照组患者在插入喉罩气道导管和拔管的时候,心率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拔管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躁动,其中7例患者发生屏气和呛咳现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手术结束之后到清醒拔管时间比较,对照组显著长于观察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手术麻醉使用喉罩气道更加安全和有效,应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曹丽燕;江祖德;刘庆仁;陆咏梅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4.21%和63.1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力提高及症状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网膜状况,提高视力和症状积分,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云潇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张怀亮教授治疗汗证经验

    汗证作为临床常见病,虽属小疾,却也给病患的生活带来烦恼与困扰,重则有损身心健康.本文从自汗、盗汗入手,详列辨证分型、方药,并进行典型病案举例,总结张怀亮教授临证治疗汗证的经验.兹将笔者侍诊所见所学整理归纳,供同道借鉴.

    作者:石华英;杨克勤;张怀亮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阳虚型癌性发热35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阳虚型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癌性发热(阳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对照组35例,予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57.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癌牲发热(阳虚型)可有效降低患者体温,缓解发热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强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胸痹心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基层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多中心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多中心同期临床对照研究,对胸痹心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基层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为其进一步优化及推广应用提供临床数据支撑.方法:采取同期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治疗天数、治疗费用、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评价、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等,评估本路径的实施效果.结果:路径组与常规组的心电图有效率(26% VS 2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候有效率(82% VS 71%)、中医证候有效率(81% VS 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与常规组的治疗天数[(16±2)d VS (18±5)d]、治疗总费用[(384.93±56.26)元VS (416.36±89.25)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均费用[(24.01±1.81)元VS (24.52±2.69)元]比较,差异禾见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与常规组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72.57±7.66) VS (68.42±10.76)]、心绞痛发作情况[(91.44±11.67) VS (83.56±16.85)]、治疗满意程度[(76.41±10.05) VS (71.76±11.23)]、心绞痛稳定状态[(86.39±18.80) VS(79.44±22.04)]、疾病认知程度[(66.30±8.65) VS (62.78±9.3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胸痹心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基层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可缩短诊疗天数,降低诊疗费用,提高临床疗效、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会超;韩丽华;王振涛;赵晓阳;芮浩淼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与西医单纯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中西医联合治疗与西医单纯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67例产后恶露不尽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8.9%.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产后恶露不尽的疗效优于西医单纯治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丁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浅谈中医特色护理在急诊科的运用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以我院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7-12月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试点,对比在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前急诊科护理质量总体评分为(78.52±6.55)分,实施后总体评分为(93.12±3.67)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后患者满意率为95.5%,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8.4% (P<0.05).结论:急诊科实行中医特色护理有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不过中医特色护理有赖于医护人员良好地贯彻和践行.

    作者:杨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蛭龙醒脑胶囊对出血性脑水肿患者TNF-α及MMP-9的影响

    目的:观察蛭龙醒脑胶囊对出血性脑水肿患者的TNF-a及MMP-9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出血性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口服蛭龙醒脑胶囊,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6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结果:用药14d后,治疗组血浆TNF-α含量为(1.13±0.27)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02±0.79) ng/L,P<0.05;治疗组血浆MMP-9含量(91.46±9.64) μg/L高于对照组的(65.91±7.87) μg/L,P<0.05.结论:蛭龙醒脑胶囊能降低脑出血患者的血清TNF-α及MMP-9.

    作者:亓慧敏;陈建强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降钙素、D-二聚体、C反应蛋白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预后判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测定降钙素(PCT)、D-二聚体(D-dimer)、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65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0例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肺炎对照组)及健康查体者(健康对照组)作对比研究,测定三组受试对象血清PCT、D-dimet、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D-dimer、CRP水平均高于两个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对照组相比,肺炎对照组患者的PCT、D-dimer、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亦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D-二聚体、C反应蛋白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表达水平有增加趋势.因此,三者可作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评估病情、判断预后以及检测治疗效果的指标.

    作者:金小玲;黄燕;钱留军 刊期: 2016年第31期

  • 从《伤寒论》三泻心汤证治探讨少阳枢与脾胃枢的关系

    本文对《伤寒论》三泻心汤方证进行了探析,结合《伤寒论》中有关条文和《内经》中有关论述,对少阳枢与脾胃抠的辨证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少阳柩为脾胃柩所统.

    作者:李晓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