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绍群;李林
SR蛋白是在真核生物RNA剪接中发挥重要功能的一类剪接因子.它们可以结合特定的RNA,参与识别5′及3′剪接位点,与snRNP及其他剪接因子共同完成RNA的组成性和选择性剪接.这对于生物体的发育、分化等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多种生物中,SR蛋白家族的某一成员功能缺陷往往会导致发育停滞、分化障碍和致死效应.本文就几种SR蛋白在不同生物中的缺陷型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力;张令强;贺福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完成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 Ts)湖北株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ES抗原)中43 ku, 49 ku及53 ku抗原的不同虫期的基因表达,并与旋毛虫昆明株中相对应的ES抗原进行对比,分析不同虫期、虫株对这3类抗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已知的3类抗原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技术检测抗原基因的表达,并以旋毛虫18 sRNA为标准进行对比.结果 RT-PCR得到了湖北株两个虫期中的43 ku, 49 ku及53 ku的ES抗原mRNA产物,并与昆明株进行对比后发现3类抗原在不同虫期表达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不同虫期的同类ES抗原的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王燕;张国华;陈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众多,其中Gas 6研究较为清楚.Gas 6在结构上与抗凝蛋白S 具有相似的序列,氨基末端为富含γ- 羧基谷氨酸基的Gla区,随后为4个表皮生长因子样区,羧基末端是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区域-G区.Gas 6在一些正常和恶性组织中表达,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迁徙、黏附与识别.
作者:沈绍群;李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检查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在子宫腺肌病病灶中的分布及其mRNA的表达,以探讨其在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查E-cad在子宫腺肌病病灶中的表达及其mRNA的转录水平,并以正常子宫内膜作对照.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E-cad及其mRNA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在正常的内膜中E-cad主要表达在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以侧面膜为主;在腺肌病病灶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原位杂交显示,在腺肌病病灶和正常内膜中,E-cad的mRNA均表达于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但在后者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前者,其平均光密度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E-钙粘蛋白在腺肌病病灶中低表达及其mRNA的低转录水平是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一个较重要的因素.
作者:张月梅;潘燕;刘子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骨形态发生蛋白-7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中的一员,初因其能促进造骨细胞的分化和诱导异位骨的形成而得名.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BMP-7的生物学功能不仅限于其诱导成骨活性,而且涉及全身许多器官的发育和形成,在骨、肾、肾上腺、膀胱和脑组织以及某些骨肉瘤细胞中都有表达.在许多肾脏疾病模型中,可以阻止肾小管间隙纤维化保护肾脏功能.
作者:王国栋;王世立;韩金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定向分子进化(directed molecular evolution)又称实验室进化(laboratory evolution)或进化生物技术(evolutionary biotechnology).它旨在体外模拟自然进化机制(突变、重组和选择),使进化过程朝着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定向分子进化的实质是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在分子水平上的延伸和应用.用进化和组合技术研究和解决复杂生物学和化学问题已成为化学和生物学迅猛发展的领域之一.
作者:张今;李爽;李宾;孙妍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食管癌的死亡率占全国肿瘤死亡第二位,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食管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食管癌相关基因甲基化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相关.本文就近年来国内报道较少的有关食管癌基因甲基化、易感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刘莉莉;陈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Puma/Bbc3是新发现的Bcl-2家族BH3-only亚家族成员,在p53依赖性和p53非依赖性细胞凋亡中都起到重要作用,Puma/Bbc3、Bcl-2/Bcl-xL、Bax/Bak之间的相互作用,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改变,促凋亡分子的释放及Caspase级联效应是Puma/Bbc3凋亡效应的分子基础.
作者:郝延璋;张林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RNA只有折叠成天然构像才能具有正常的功能.RNA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蛋白质结合成复合物发挥作用.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RNA易于形成错误折叠.RNA伴侣分子可以帮助RNA正确折叠或抑制RNA错误折叠,可以使错误折叠的RNA构像解链并形成正确的空间折叠.文章对RNA伴侣分子的分子特性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几种常见RNA伴侣分子活性鉴定的策略,列举了几种重要的RNA伴侣分子并论述了RNA伴侣分子的意义及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孙卫国;曹国军;杨光;邵宁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利用非病毒载体转运目的基因时,具有转运结构域的蛋白质或多肽片段可以有效地促进外源效应分子进入细胞浆,发挥其效应.这些转运结构域广泛的存在于毒素蛋白、病毒蛋白、转录因子、同源结构域及合成肽当中.
作者:张莉;赵晶;杨安钢;王成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nm23是发现的第一个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目前已发现了9个nm23基因家族的成员,它们可分为两组.其编码的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化学功能,有些功能可能与它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有关.这些蛋白除了是酶外,还与众多蛋白间有交互作用并可参与其他基因的转录.
作者:党雅梅;李敏;王金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PPA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它可以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在脂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对胰岛素增敏剂尤其是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PPAR就是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靶点.PPAR不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肥厚和心肌炎的发生、发展及防治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探讨PPAR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可能为TZDs类药物治疗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也可能为心血管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付燕;王嘉陵;向继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对多巴胺能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肠道神经元等多种神经元均具有促存活及损伤保护作用.GDNF的神经营养作用主要是通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ceptors-α, GFRαs)亚基和受体酪氨酸激酶Ret亚基两类受体亚基介导.GDNF家族配体包括GDNF、neurturin(NRTN), persephin(PSPN)和ARTNemin(ARTN),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大的相关性.
作者:魏传银;王丽梅;陈雪红;路长林;耿美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是哺乳动物缺氧反应的关键转录调节因子,参与多种链式反应和信号传导.HIF特异性的脯胺酰和天冬酰氨酰羟化酶介导了HIF蛋白氧依赖性的脯氨酸和天冬酰氨酸残基的羟化反应,在HIF降解和转录活性的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各种羟化酶拮抗剂的研究也为治疗缺氧性疾病开辟了新领域.
作者:庄莉;郑树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TAp73α cDNA,克隆包含人类p73基因TAp73α转录本蛋白编码区的cDNA片段.方法采用RT-PCR方法获取TAp73α cDNA目的片段,构建pcDNA3.1+/TAp73α cDNA 重组质粒, 用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JM-109, 通过酶切和测序进行相应的鉴定.结果包含人类p73基因TAp73α转录本蛋白编码区的cDNA片段被成功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质粒的多克隆位点,经鉴定与理论设计完全一致.结论包含人类p73基因TAp73α转录本蛋白编码区的cDNA片段已被成功克隆.
作者:段红军;胡晓东;张吉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脂蛋白脂酶基因是冠心病的候选基因,其编码产物脂蛋白脂酶是脂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脂蛋白脂酶基因的多态性可影响脂蛋白脂酶活性、血脂代谢,从而影响血脂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侯晓林;庞明辉;李自成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