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水;朱兴国;金同玉;李德春;陈彦;闫永鑫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尿道置管术与传统的开放性尿道吻合术治疗球部尿道断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10例输尿管镜尿道置管术(腔内手术组)和12例开放性尿道吻合术(开放手术组)治疗球部尿道断裂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和大尿流率(MFR)指标.结果 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腔内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P<0.01),而术后MFR显著大于开放手术组(P<0.01).结论 输尿管镜尿道置管术是优于传统开放性尿道吻合术的理想治疗方式.
作者:吴光;侯建全;李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患者,女,48岁.因反复左上腹胀痛3年,加重10d收入院.查体:T 36.5℃,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左上腹轻压痛,肝肾区无叩痛.血常规、肝肾功能、CA-19-9、CA-50、CA-125、CEA正常;血淀粉酶146U/L,尿淀粉酶正常.腹部立卧位片正常.B超:胰腺体积偏大,上腹部CT:胰头颈部局限性突出,胰管增宽.入院初步诊断:(1)慢性胰腺炎?(2)胰腺癌?
作者:占强;郭继中;王含芬;王辉;朱德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患者,男,17岁,学生.主诉发热、腮肿8d,头痛、呕吐、胸闷4d入院.2004年11月24日起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热,热峰40℃,伴两侧腮腺肿痛,4d后出现头痛、呕吐、胸闷.11月28日入住当地市人民医院,查血WBC 22.8×109/L,N 0.95;血BUN 29mmol/L,Cr 347mmol/L,尿蛋白(+);血淀粉酶709U/L,尿淀粉酶3249U/L,空腹血糖19.94mmol/L;ALT 2500U/L,AST 314U/L,LDH 661U/L;CK 447U/L,CK-MB 55U/L.胸片:心影增大,心胸比0.667;脑脊液细胞数28×106/mm3,L 0.70.血流腮抗体阳性支持诊断.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及支持、补液、对症处理,体温下降,腮肿消退,余效果不佳,因家属要求,于12月1日晚转我院.入院时查体:T 36.2℃,R 20次/分,P 97次/分,BP 90/70mmHg,SpO2 97%.神志清,精神萎,皮肤、球结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颈软,两侧腮腺、颌下腺无明显肿大.心脏浊音界扩大,心率97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粗,未闻明显干湿罗音.腹平软,左上腹轻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叩痛.两下肢无可凹性浮肿.克、布氏征可疑阳性.入院后查:血WBC 20.3×109/L,N 91.6%,胸部CT示两肺纹理增多,右中肺可见小片状模糊影,边缘欠清,提示肺部感染.血生化仍示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凝血酶原时间(PT)20.7s,凝血酶原活动度(ACT)48.9%,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33.3s,纤维蛋白质(Fbg)6.884g/L,CD4+ 324/mm3,心脏超声示全心增大,心功能不全;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少量心包积液.
作者:魏洪霞;姚文虎;池云;成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99mTc标记的抗心肌肌钙蛋白I单克隆抗体(AcTnIMA)在实验性心肌损伤大鼠体内的分布,探讨99mTc-AcTnIMA是否可以作为心脏放射免疫显像剂.方法 第一批大鼠实验组:20只急性心肌损伤大鼠注射99mTc-AcTnIMA 0.2mci,分别于注射后2、4、6、8h处死(每次5只),取血液、肝、脾、肾、正常肌肉、肺、心脏,计算每克组织计数占总注入计数的百分比(ID%/g)及心-肺ID%/g比(HLR);药物对照组:20只急性心肌损伤大鼠注射99mTc标记的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N-IgG)0.2mci,处死方法同实验组.取肺及心脏,计算ID%/g及HLR;空白对照组:20只正常大鼠注射99mTc-AcTnIMA 0.2mci,处理方法同药物对照组.第二批50只心肌损伤大鼠分别于发生心肌损伤后2、4、6、8、12、24h,3、5、10、15d分10次静脉注射99mTc-AcTnIMA 0.2mci(每次5只),注射后4h处死,计算出ID%/g及HLR.结果 损伤心肌摄取99mTc-AcTnIMA为特异性摄取,摄取的高峰时间为4h;损伤心肌摄取99mTc-AcTnIMA与损伤发生时间无关.结论 99mTc-AcTnIMA有望作为心脏放射免疫显像剂诊断心肌损伤.
作者:李建华;王德杭;李殿富;徐兆强;张寄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53例ITP患儿及15例非ITP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A、G、M)的水平,并分别进行ITP与非ITP的进行配对比较,ITP的PAIg与血小板计数行相关分析,ITP急性期与恢复期进行比较.结果 ITP患儿的PAIgG, PAIgM和PAIgA分别为(77.00±20.99)%、(62.02±24.91)%和(48.98±25.36)%,明显高于非ITP的(28.47±32.52)%、(5.13±9.19)%和(10.27±17.09)%(P<0.01).PAIgG、PAIgM和PAIg与血小板计数呈高度负相关,r值分别为-0.86、-0.79和-0.60,急性期PAIg高于恢复期(P<0.01).结论 血小板相关抗体可作为诊断ITP的重要参数,可与非ITP的患者进行鉴别,其数值(尤其PAIgG)与血小板计数呈高度负相关,并与预后密切相关.流式细胞术可快速、有效、准确地测定PAIg.
作者:方拥军;张兰芳;陆勤;杨引;芮耀耀;陆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急性消化道出血介入诊断及相关技术在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病例中,阳性26例,可疑阳性2例,阴性2例.手术25例,12例术前行导管留置标记定位,术中均准确切除病灶.2例行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28个月,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介入是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诊断方法.导管导丝为外科手术提供帮助.
作者:狄淑群;吴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背根神经节(DRG)γ-氨基丁酸转运体-1(GAT-1)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后的表达,探讨慢性神经痛的发生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Naive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坐骨神经结扎组(CCI组,又分为结扎后3d组、7d组、14d组和28d组).分别在各自的时间点灌注取材L4~5背根神经节,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AT-1表达.结果 CCI组(3、7和14d)背根神经节GAT-1的免疫阳性神经元数和染色深度均比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和P<0.01).结论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后背根神经节GAT-1表达增加,这可能与神经性疼痛的病理过程相关.
作者:聂鑫;褚国强;周炯卫;许莹;朱珊珊;曾因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抗血管生成疗法代表目前肿瘤治疗的一种新的策略和方向,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亦证实了抗血管生成疗法临床有效性.本文就目前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敏;钱晓萍;刘宝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患者,女,66岁.因腹胀伴排便困难15d、加重1d入院,外院确诊为直肠癌,予以口服甘露醇250ml和1L 5%GS行术前肠道准备,服药1h后感腹胀,脐周阵发性绞痛,当地医院予胃肠减压,腹胀无明显缓解,遂转来我院.查体:T 38℃,P 96次/分,BP 106/70mmHg,一般情况差,腹膨隆,全腹肌紧张伴压痛和反跳痛;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亢进,闻气过水声;直肠指检距肛门5cm肠壁环状狭窄、僵硬,指尖不能通过.入院后予胃肠减压,肛门插管减压失败,患者腹胀、腹痛加剧,出现少尿,体温升至39℃,心率174次/分,血压降至70/30mmHg,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消失,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速,血钾2.7mmol/L,予补液利尿补钾治疗后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充满气体和大量混浊粪臭样液体,肠管高度扩张,降结肠下端见一破口,肝脏及后腹膜有广泛肿瘤转移灶,予冲洗腹腔,行左半结肠造瘘术后关腹.术后因多脏器衰竭死亡.
作者:周树林;梁辉;斯岩;陈国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脑膜瘤及其周围组织的显示能力,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脑膜瘤病人33例,均行CT平扫和双期注药、一次延迟CT血管造影检查.图像送至SUN工作站后处理,观察瘤体影像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 16例为前、中颅凹单发脑膜瘤,9例为额颞叶、8例为顶叶脑膜瘤.重建图像显示瘤体充分强化,颅骨、血管、肿瘤三者立体关系显示清楚.主要征象包括:血管被肿瘤包绕,颅骨受侵犯,肿瘤周围组织移位等.结论 双期注药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充分显示脑膜瘤的影像特征,重建后可清楚显示肿瘤、血管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订,评估手术风险.
作者:胡春峰;徐凯;李江山;李绍东;汪秀玲;荣玉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经颅磁刺激(TMS)干预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急性期梗死灶周围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TMS组与假刺激组大鼠各30只,于MCAO90min后R1h和12h给予2次TMS(每次200脉冲)和假刺激.检测两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及脑梗死体积.结果 MCAO/R 24h,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显著低于假刺激组(P<0.01),P<0.05),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显著高于假刺激组(P<0.01).TMS组大鼠脑梗死体积[(297.34±17.49)mm3]明显小于假刺激组[(327.27±20.87)mm3](P<0.05).结论 TMS对大鼠MCAO/R急性期具有调节梗死灶周围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减小梗死体积的作用,提示TMS对大鼠MCAO/R急性期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永安;赵合庆;顾靖;张志琳;霍红梅;刘春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直肠癌病例手术后标本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在判断直肠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直肠癌手术后标本HIF-1α和VEGF的表达,同时了解术后病理特征和随访治疗结果.结果 HIF-1α表达弱阳性和强阳性者分别为11例和19例,VEGF表达弱阳性和强阳性者分别为16例和14例,两者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HIF-1α的表达水平与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之间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和P<0.01),而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之间则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为51.0%,其中HIF-1α表达为弱阳性和强阳性者分别为90.9%和34.4%,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HIF-1α的表达水平是影响直肠癌生存率的重要预后因素(P<0.05).结论 HIF-1α的表达水平是影响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陆雪官;陈杰;邢春根;邓翀;张力元;冯一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在卵巢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生存素在36例卵巢移行细胞癌和2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估其与各临床指标以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生存素在卵巢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6%(29/36),在正常卵巢组织均不表达(P<0.01);卵巢移行细胞癌生存素表达与预后有相关性(P<0.05).结论 卵巢移行细胞癌生存素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顾俊杰;姚学权;韩素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三角肌挛缩症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6例三角肌挛缩症患儿1~2岁时出现症状,进行性加重,肩外展畸形,内收受限.3例有三角肌肌注史.X线片2例肩关节脱位.6例均手术治疗,彻底松解挛缩组织.结果 随访1~2年,5例恢复良好,1例拟行二期手术解决肩关节脱位.结论 三角肌挛缩症为多因素所致,早确诊,早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林刚;楼跃;范毓华;唐凯;黄禄基;潘新华;夏榕圻;张志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患者脑脊液中内皮素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 采集35例SAH患者脑脊液标本,采集时间为入院后第1~3、7~9、13~15天,采用放免法检测脑脊液中内皮素1(ET-1)浓度.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 出血后第3天脑脊液中ET-1浓度即有明显升高,在出血后第7天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血管痉挛患者ET-1浓度明显高于未痉挛者.结论 SAH患者脑脊液中ET-1浓度的升高参与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其含量与病情演变、脑血管痉挛(CVS)程度有关,并可判断预后.
作者:谢思明;陆士奇;赵益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骨癌痛小鼠CT影像学及痛行为学的改变.方法 将2×105个NCTC2472小鼠纤维肉瘤细胞注射到C3H/HeJ小鼠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内制作骨癌痛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3、5、7、14、21、28d观察小鼠自发性疼痛反应,通过行走评分评价行走诱发患肢痛,热辐射刺激法测量热缩腿反射潜伏期.CT检查观察股骨破坏情况.取股骨行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和骨结构破坏情况.结果 模型组小鼠在注射肿瘤细胞后第14天出现自发性疼痛、热痛敏现象和行走诱发患肢痛,一直持续至28d.CT检查显示有明显的骨破坏,出现病理性骨折.组织学研究显示骨髓腔内肿瘤生长,向外侵蚀破坏骨皮质.结论 从疼痛行为学、CT检查以及组织学等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小鼠注射纤维肉瘤细胞后可表现出癌痛的特点.
作者:夏小萍;曾因明;马正良;王俊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选择素(selectin)在大鼠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5只)和全胰十二指肠移植组(15对),于再灌注后1、3、6h取血测定血清淀粉酶水平,并切取胰腺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P选择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移植组胰腺组织损伤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血淀粉酶升高,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直接相关;而假手术组胰腺组织损伤不明显,血淀粉酶不升高.移植组各时段P选择素均表达,且再灌注后1h即达高峰,假手术组P选择素不表达.结论 中性粒细胞的活化以及释放出各种蛋白酶和活性因子,是导致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直接原因.P选择素在大鼠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田青水;朱兴国;金同玉;李德春;陈彦;闫永鑫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被动型Heymann肾炎(PHN)大鼠模型,观察来氟米特对肾组织Wilms瘤抑癌因子(WT-1)表达及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PHN组、来氟米特组和对照组.尾静脉注射抗FX1A血清,建立PHN模型.于实验第4、8、12周末,BCA法检测24h尿蛋白含量,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病变,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WT-1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HN组从第4周末起,来氟米特组从第8周末起,24h尿蛋白均增多(P<0.01);来氟米特组24h尿蛋白均低于同时间点的PHN组(P<0.01).光镜、电镜检查来氟米特组肾脏病变程度轻于PHN组.第4周末PHN组和来氟米特组WT-1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HN组WT-1表达渐减少,来氟米特组WT-1表达渐增多;12周末来氟米特组WT-1表达多于PHN组(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 来氟米特可能是通过上调足细胞WT-1表达,维持足细胞功能,对PHN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何雪晴;邢昌赢;庄凌;郑东辉;赵秀芬;钱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影像学表现,评估X线平片、CT、MRI的诊断意义.方法 91例AS均做X线平片检查,52例作CT检查,36例MRI检查.结果 X线平片检查对Ⅲ级Ⅳ级病例诊断比较可靠,对Ⅱ级病例诊断准确性可达50%;CT检查对Ⅰ级以上病例均可作出诊断,但对Ⅰ级病例的诊断准确率不如MRI,MRI对0级病例可有重要发现.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AS的诊断具有决定意义,MRI检查能够三维成像,在评价侵犯脊柱的病变中能够清楚显示椎体、关节软骨、关节腔与骨髓的关系,是目前检查脊椎病变的佳影像学手段,也是诊断髋关节早期病变的常用方法.
作者:唐品恺;苏凯;王琴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方法.方法 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者行高位胆肠Roux-en-Y吻合术,未切除者行胆汁内或外引流术,或行PTCD.结果 共有39例予以切除.其中,27例切除后生存在18个月以上;39例术后血清胆红素均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肝门部胆管癌应争取手术切除,合理的联合肝叶切除能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改善预后.
作者:吴向阳;时开网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