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麦注射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苏家辉;林炳国;吴舜芳;蓝义琨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f, 人参皂苷Rb1
摘要:目的:测定参麦注射液中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梯度洗脱,色谱柱为BDS 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0~40 min),35:65(40~70 min),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5μL,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结果:人参皂苷Rg1在0.3985~3.985μg(r=0.9998)、人参皂苷Re在0.4104~4.104μg(r=0.9997)、人参皂苷Rf在0.2998~2.998μg(r=0.9998)、人参皂苷Rb1在0.6042~6.042μg(r=0.9998)范围内具有稳定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97%、98.47%、96.62%、98.55%(n=6), RSD 值分别为1.36%、1.22%、1.54%、1.67%。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参麦注射液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中,方法简单可靠,重复性好,含量测定准确,灵敏度高,可以作为参麦注射液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风后尿失禁行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对中风后尿失禁行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诊的39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观察组中的20例中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照组中的19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即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和训练提肛肌等方式对其进行治疗。治疗后,分别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失禁中风患者行针灸治疗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使患者尿失禁情况得到更好的缓解,有助于患者早日痊愈,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作者:沙开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舒适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84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方案。观察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骨折患者中应用有显著疗效,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小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在血液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超声引导下 PICC 置管在血液肿瘤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所收治的血液肿瘤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PICC置管,然后对其应用效果加以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1%)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10.2%),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予以超声引导下 PICC 置管,置管成功率高,且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王丰松;曾琴琴;郑玉秀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陈金水教授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经验

    陈金水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近40载,学验俱丰,尤其擅治心脑血管疑难杂病,疗效突出,富有创见。陈金水教授在临证中以中医的整体观与恒动观为指导,强调动态辨治标本缓急、因果先后,并擅以“平调肝肾、升清降浊”法论治高血压病。

    作者:谢文艳;陈金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国家级名老中医高才达治疗腰痛临床经验

    腰痛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高才达主任医师认为腰痛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肝肾虚为本,风寒湿等外邪而致的筋脉瘀滞为标。治疗上高师善用白芍木瓜汤,培补肝肾、舒筋通络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邱新红;李淳;邱新萍;高才达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深圳18734名体检者常见肾脏良性疾病患病情况

    目的:调查深圳健康体检人群常见肾脏良性疾病患病情况。方法:对2013年4~10月来我院体检者行超声检查,分析常见肾脏良性疾病肾囊肿、肾结石、肾错构瘤的患病率,对不同性别、各年龄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734名体检者总体患病率10.17%,三者分别2.00%、7.44%和0.342%。前二者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后者男女无统计学差异。分五个年龄段,各年龄段总体患病率分别为5.93%、9.81%、13.58%、18.07%和26.98%,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各年龄段内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结论:深圳健康体检人群常见肾脏良性疾病患病率较高,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应加强健康体检意识。

    作者:谢海琴;马建城;陈香梅;刘俐;王丹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小阳汤治疗关节疼痛的讨论

    目的:小阳汤治疗关节疼痛探讨。方法:用小阳汤方剂治疗关节疼。结果:纵观全方,补阴与温阳药合用,辛散与滋腻之品并行,补中寓散,使温散寒凝而不伤正,滋补精血而不恋邪,共奏助阳补血、温经散寒、除痰通滞之效,是治疗痈疽疮疡属阴证的著名方剂。正因为本方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用治阴疽,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可化阴凝而阳和,故以阳和名之。讨论:本方善治阴疽证痛本,多为阳虚血弱,寒凝痰滞,气血不畅,痹阻肌肉、筋骨、关节、经脉所致。营血虚弱,寒凝痰滞,气血不畅,故局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并见全身虚寒证候;寒为阴邪,故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均为虚寒之象,治宜温阳补血以治其本,散寒通滞以疗其标。

    作者:陈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中医经络防治癌症可行性报告

    因癌致贫,时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癌症泛滥一直困扰着我们。其实癌和其他疾病一样,是可治而且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北京世兴中医经络医学研究院李世兴院长,根据自己行医40多年的临床经验,从中医经络学的观点出发,主要从癌症的定义、成因、治疗,以及预防等多角度分析了癌症的防与治,以期人们对癌症的防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作者:李世兴;常大臣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肌筋膜按摩疗法在小儿肌性斜颈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肌筋膜按摩疗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在小儿肌性斜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小儿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传统推拿手法结合肌筋膜按摩疗法治疗)、对照组17例(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患儿分别按照既定方法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推拿手法结合肌筋膜按摩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其疗效优于单纯传统推拿疗法。

    作者:宋建辉;张一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三生旋覆山药汤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三生旋覆山药汤加减配合DC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中晚期胃癌48例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拟三生旋覆山药汤加减配合DC方案化疗治疗24例,对照组单用DC方案化疗24例。结果:治疗组CR1例, PR10例,RR45.8%;对照组CR0例,PR10例,RR41.7%(P>0.05);1年、2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3年生存率及中位O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以及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损害方面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虽然在肿瘤局部控制率上与单用化疗组无明显差异,但毒副反应轻,使部分病人的生存时间得到明显延长。

    作者:王洪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单次针刺合谷穴对寻常型痤疮患者面口部红外热像图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单次针刺合谷穴对寻常型痤疮患者面部红外热像图及皮肤温度的影响。方法:应用红外热像仪对5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分为合谷组和外关组进行红外热像图扫描,观察其面部针刺前后红外热图像和温度的变化。结果:合谷组单次针刺后的面部高温、低温及平均温度较针刺前有明显的升高,且温度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关组温度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次针刺合谷穴可引起面部皮肤温度的上升,使面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

    作者:杨素音;许金森;潘晓华;兰彩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骨科患者的疼痛原因研究与护理对策

    骨科患者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且骨科患者疼痛的强度较其他科室高,以致患者对疼痛的反应较其他科室大。通过对我院近2年骨科住院患者的分析与近5年国内文献的查阅与总结,骨科患者疼痛主要有创伤性、炎性、缺血性等原因,针对患者疼痛的原因可以对患者采取干预疼痛原因、药物镇痛、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庞晓丽;朱冠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国家中医药局党组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两个规划

    5月2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学习中心组(扩大)进行2015年第二次集体学习,学习《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强在讲话中指出,要结合新的形势和要求充分认识两个规划发布的重大意义,切实推动两个规划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加快推进中医药相关领域改革进程。

    作者:陈计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张东岳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妊娠期便秘经验

    张东岳教授为我国名老中医,在治疗便秘方面经验丰富。本文通过分析张教授临证治疗经验,就临床常见妊娠期便秘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特与同道分享。

    作者:陈淑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清热败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属急劳邪毒炽盛、痰瘀互结证,治以自拟中药回生汤系列加减,清热败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

    作者:夏小军;段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42例复发性卵巢癌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灌注顺铂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观察于CT引导下实施经皮穿刺灌注顺铂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5月—2014年05月复发性卵巢癌患者42例。针对所有患者于CT引导下经腹皮选择粗针对卵巢肿瘤实施穿刺。成功完成置管后,对患者灌注剂量为20 mg的顺铂,1次/周,对患者不间断灌注4周后,完成拔管。对患者完成1个月的治疗之后,对患者血清CA125进行复查,并且对患者实施胸腹盆腔CT检查,选择RECIST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终的临床治疗效果实施评价。结果:对患者完成1个月的治疗后,在所有患者中,完全缓解患者5例,稳定患者36例,进展患者1例。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97.6%(41/42)。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时间为6~25个月,平均进展生存期时间为(12.3±0.1)个月。所有患者全部成功完成一次性穿刺,对患者临床实施手术的时间为26~47 min,平均时间为(36.5±1.2)min。结论:针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临床于 CT 引导下,选择经皮穿刺灌注顺铂进行治疗,终于临床能够获得确切治疗效果,表现出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凸显此种方法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三姣;郑铁柱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针刺结合“三伏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针刺联合“三伏贴”在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择选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8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单一组与联合组,其中单一组患者予以针刺治疗,而联合组予以针刺联合“三伏贴”治疗,且对其临床治疗的效果加以观察与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7%)显著高于单一组患者(87.8%),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采取针刺联合“三伏贴”加以治疗,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行与使用。

    作者:黄咏梅;牟军伟;崔鹏;朱凤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试论化浊解毒中药血清及补骨脂素对肝星状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肝病纤维化的主要特征为肝脏收缩及形成结节,是肝脏末期并发症的发病基础。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患者的多发现象,终会形成肝硬化,严重的会患有肝癌。有研究显示,肝星状细胞是形成肝纤维化为重要的细胞。肝纤维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抑制形状细胞的活性,包括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以及凋亡等。目前,临床上治疗肝纤维化的主要方法是化浊解毒方,但是医学上又缺乏对化浊解毒方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因此,探究化浊解毒中药血清以及补骨脂素对肝星状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作者:郭双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

    目的:探析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的效果。方法:择取100例肘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的肘部创伤患者采取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的肘部创伤患者使用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肘部功能恢复情况上,较对照组明显要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要少,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的效果好,可以有效促进肘部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苏睿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自拟中医汤剂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汤剂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观察组则在化疗期间加用中医汤剂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化疗前后血小板、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变化情况,分析对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血红蛋白和白细胞降低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活性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医汤剂配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对患者骨髓抑制有较大的减轻改善作用,且对患者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具有增强的效果。

    作者:罗明;石传科;徐丹;蓝铭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