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循环系统的护理体会

曹芳;宋燕波;刘晋苏;褚敏娟

关键词:心脏, 瓣膜置换术后, 循环系统, 术后患者, 护理体会, 治疗, 监测
摘要:我科2004年1月~2006年1月收治60岁以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40例,经严密监测、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术后循环系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治疗

    目的 探讨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例PST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PSTT的主要症状是闭经和不规则阴道出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轻中度升高.通过全子宫切除术后随诊均未发现肺转移.结论 PSTT是一种罕见病,目前对其认识有限.准确的病理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关键.手术在PSTT的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多药联合化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李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DPC4/Smad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DPC4/Smad4基因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胰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运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胰腺癌和36正常胰腺组织中的DPC4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DPC4阳性16例(40%);正常胰腺组织的DPC4的阳性表达率100%(36/36).免疫组化显示癌组织中的弥漫阳性数为4例,局灶阳性数为10例,阳性表达率35%(14/40);正常胰腺组织的弥漫阳性数为16例,局灶阳性数为20例,阳性表达率100%(36/3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PC4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有明显的表达异常,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可考虑作为胰腺癌患者一个临床诊断或预后的指标.

    作者:沈伟;李德春;白霞;朱兴国;陶国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左卡尼汀改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疗效观察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临床上以引起心肌收缩期泵血功能障碍、心脏进行性扩大为特征,反复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常规抗心衰治疗效果不明显.

    作者:范存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丙泊酚在新生儿唇裂修复麻醉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及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新生儿唇裂修复麻醉的安全性及适用性.方法 对手术修复的57例先天性唇裂新生儿,按出生先后顺序随机均分为:氯胺酮麻醉组(K组)、丙泊酚麻醉组(P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组(PF组).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后、皮肤切开前后心率(HR)及血压(BP)变化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结果 K组患儿气管插管后HR及BP显著上升,术中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水平,苏醒时间长、苏醒质量差;P组及PF组患儿麻醉诱导后HR及BP显著下降,术中低于麻醉诱导前水平,麻醉苏醒时间短,苏醒质量好.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新生儿唇裂修复术麻醉是安全适用的.

    作者:李金玉;郑国龙;安礼俊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骨桥蛋白在肝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骨桥蛋白(OPN)在肝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OPN作为肝癌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4例肝癌和14例癌旁组织中OPN的表达;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51例肝癌患者的外周血OPN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肝癌组织中OPN的阳性表达率(73.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21.4%)(P<0.05).(2)肝癌患者血浆中OPN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和肝包膜浸润等病理特征有明显相关(P<0.05).(3)肝癌患者血浆OP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对肝癌检测的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90.6%.结论 OPN在肝癌组织中呈过度表达.血浆OPN可以是肝癌诊断的一种较为特异的标志物,其表达水平与肝癌的淋巴结转移、血管及肝包膜浸润等多项临床病理特征有相关性.

    作者:刘兵团;张国新;郝波;林艳;黄祖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7 d,于术前及术后第8天检测体重、血常规、肝功能,并观察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营养支持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N组术后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降低及白细胞、转氨酶升高的幅度均显著小于PN组(P<0.01).EN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PN组,营养支持费用显著少于PN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0.05).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有效、经济的,较PN更具优势.

    作者:张憬;秦建伟;邵永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纠正贫血对逆转左心室肥大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左旋卡尼汀纠正贫血的效果及贫血纠正对逆转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 MHD伴贫血[血红蛋白(Hb)<90 g/L]患者40例,每周血透后予EPO(A组)或EPO+左旋卡尼汀(B组)治疗,为期24周,监测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CT)、血清白蛋白和肉碱浓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LVH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Hb均明显升高(P<0.05),且B组比A组更明显(P<0.05);白蛋白、肉碱浓度A组略有升高(P>0.05),B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高于A组(P<0.05或P<0.01).结论 EPO+左旋卡尼汀治疗能明显提高MHD患者Hb水平,同时可部分逆转LVH.

    作者:楼季庄;杨江生;黄宁昌;周月;吴文华;杨小妹;陈建军;杜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靶向生存素基因的shRNA抑制膀胱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

    目的 观察稳定转染靶向生存素(survivin)基因短发夹RNA(shRNA)对膀胱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靶向生存素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膀胱癌细胞T24并获得稳定的单克隆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生存素mRNA表达的变化;分别将转染和未转染细胞种植于裸鼠皮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生存素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 RNA干扰使T24细胞生存素表达下调92.86%;未转染组在20~29 d均形成体积超过2000 mm3的肿瘤,转染组在43 d时经病理证实3只裸鼠形成肿瘤,大体积62.5 mm3;免疫组化显示转染组形成的肿瘤生存素蛋白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靶向生存素基因的shRNA明显下调了生存素表达,并抑制了膀胱癌细胞T24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作者:杨慎敏;温端改;侯建全;何军;岑建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重建术后肠内肠外联合序贯营养支持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重建术后肠内肠外营养(EN-PN)支持治疗应用及疗效.方法 上消化道重建术后220例患者随机分成EN-PN组及完全肠外营养(TPN)组,每组1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体重、血浆白蛋白和血浆前白蛋白)、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手术后体重及白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EN-PN组较TPN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平均住院费用/营养治疗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两种支持方式对改善营养状况均有作用;与TPN比较,EN-PN组可明显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

    作者:狄淑群;彭宏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宫腔镜诊治人工流产不全

    人工流产(人流)不全致部分胎盘或绒毛组织残留宫腔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问题.我们总结了2006年9月~2007年5月用宫腔镜诊治的难治的30例人流不全患者,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戴辉华;胡春霞;孙俊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二尖瓣修复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二尖瓣修复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对30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修复成形术.其中瓣膜退行性变1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9例,黏液瘤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采用瓣叶切除修复、瓣环成形、腱索缩短以及缘对缘等单一或联合术式.通过术中注水试验、食管超声以及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来判断二尖瓣成形手术的效果.结果 30例患者全部存活,术中注水试验良好.术后心功能改善Ⅰ级28例、Ⅱ级2例,随访1~5年无患者再次行二尖瓣置换术.结论 选择合适患者,采用单一或联合二尖瓣成形方法 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骆金华;张石江;秦建伟;陈亮;陈广明;朱秉智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利多卡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时炎性介质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炎性介质血栓素B2(TXB2)、前列腺素(6-Keto-PGFIα)、白细胞介素8(IL-8)、过氧化脂质(LPO)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28例择期肢体手术伴有缺血-再灌注的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治疗(L)组和对照(C)组,测定TXB2、6-Keto-PGFIα、IL-8、LPO和NO的水平.结果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10 min,C组LPO显著升高,再灌注后18 min,TXB2、TXB2/6-KetoPGFIα、IL-8和LPO均显著增高,NO显著降低.L组各炎性介质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由炎症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损伤,利多卡因对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作者:曹苏;沈施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地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肝脏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地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肝脏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40例ASA Ⅰ或Ⅱ级,肝功能Ⅰ~Ⅱ级择期成年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地氟醚全麻(D)组和异丙酚全麻(P)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HR)、血压(BP) 、术后肝功能情况以及术毕苏醒情况.结果 切皮前后两组的HR、BP变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门阻断后和肝门开放后两组HR、BP均有显著改变(P<0.05或P<0.01).两组术后第1、3天ALT和AST显著高于术前,ALB显著低于术前,术后第7天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地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是一种与丙泊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一样可安全应用于肝脏手术的麻醉.

    作者:仲爱军;俞卫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宫颈癌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 研究宫颈癌生存素(suvivin)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标本生存素的表达.对培养的宫颈癌细胞行1.0 mg/L的顺铂(DDP)化学药物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生存素在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高达73.7%.宫颈癌细胞经过DDP处理后,生存素阳性表达组的细胞存活率为45.0%~65.0%,明显高于阴性组的15.0%~40.0%.结论 宫颈癌高表达生存素,表明生存素阳性癌细胞对DDP有一定耐受性,检测生存素有可能成为预测宫颈癌化疗敏感性指标之一.

    作者:郭翠英;苏长青;张吟真;苗春菊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肺隐球菌病两例报告及诊疗现状探讨

    目的 加深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 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两例确诊肺隐球菌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总结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结果 例1曾密切接触鹦鹉,轻微咳嗽为主,CT示左肺结节病灶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经皮穿刺肺活检确诊,经氟康唑治疗10d症状明显好转,4个月影像学好转.例2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使用甲氨喋呤和强的松史,间歇发热,气短明显,CT示两肺病变广泛多样,如实变伴小空洞,毛玻璃影,小结节影伴小毛刺、分叶,病灶周围的肺纹理增粗等,经气管镜肺活检确诊,氟康唑治疗10d症状好转,6个月两肺病灶明显吸收.结论 密切接触鹦鹉和免疫抑制都是肺隐球菌病的高危因素,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继发者症状较重,影像学表现多样,组织病理是主要的确诊方法 ,氟康唑有效、安全,肺隐球菌病疗程宜长,免疫抑制者更长.

    作者:黄妹;蔡后荣;张德平;吴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两种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长病变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冠脉)长病变植入两种药物洗脱支架(DES)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冠脉长病变(>20 mm)患者,植入雷帕霉素DES(SES,64处)或紫杉醇DES(PES,62处),术后1、6、12、24个月临床随访及冠脉造影复查支架内血栓及管腔径丢失情况.结果 术后1、6个月支架内血栓发生率PES组明显高于SES组(P<0.05),12、24个月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两组已无差异(P>0.05), 但支架内管腔径丢失PES组较SES组更明显(P<0.01).结论 冠脉长病变DES植入,SES较PES能够减少支架内血栓及管腔径丢失发生率.

    作者:郑若龙;张华;陈新军;钱惠东;蒋文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肠球菌耐药性与转座子Tn916/1545的关系探讨

    目的 研究肠球菌的表型耐药性与转座子Tn916/1545的关系.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54株肠球菌对6种抗菌药物的小抑菌浓度(MIC).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肠球菌转座子Tn916/1545.结果 54例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和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7.2%、21.4%、46.4%和60.0%,明显低于屎肠球菌对这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96.5%、92.1%、88.5%和88.5%;两种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株;在28株粪肠球菌中,检出8株含有转座子Tn916/1545(28.6%),含转座子Tn916/1545的菌株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50.0%、37.5%和199%,明显高于不含转座子Tn916/1545菌株的耐药率5%、15%和45%;屎肠球菌未检到含转座子Tn916/1545菌株.结论 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较大差异;转座子Tn916/1545与粪肠球菌耐药播散有直接关系.

    作者:赵旺胜;顾兵;刘爱民;唐芹芳;杨鹏云;文怡;刘根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桥小脑角胆脂瘤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诊断、治疗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22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诊治及疗效.结果 行CT或(和)MRI确诊后手术治疗,16例桥小脑角胆脂瘤得以全切,6例囊壁次全切,术后所有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完全消失,听力障碍明显好转.跟踪随访,1年后1例三叉神经痛复发.结论 桥小脑角区胆脂瘤多以三叉神经为首发症状,CT,MRI可提供诊断依据,手术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痊愈.

    作者:梁维邦;倪红斌;徐武;韦永祥;姚亮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介入栓塞治疗盆腔大出血临床分析

    我院2000年2月~2006年7月收治各种原因所致妇产科盆腔大出血22例,采用经皮子宫动脉栓塞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庆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乳腺癌术后健肢与患肢置PICC管的临床效果

    肿瘤病人因为反复化疗,静脉逐渐被破坏,静脉炎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如何保护病人的血管成了肿瘤科护士的重要难题.

    作者:解丽娟;王蓓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