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术前患者中的实践

梁敉宁;陈琼妮;汪健健;李乐之;赵丽萍;黄伶智;张霞;高珍

关键词:住院患者, 心血管外科, 术前焦虑, 心理联络护理,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外科患者术前焦虑、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按病区将73例心外科患者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干预.连续干预5d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焦虑、屈服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面对因子和自我效能得分、护理满意率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心血管外科患者的术前焦虑,改善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围手术期访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建立围手术期访视系统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发围手术期访视系统,访视系统包含术前访视及术后访视,形成手术访视闭环管理.将2016年10~12月行择期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访视;2017年1~3月行择期手术的1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围术期访视系统进行访视.结果 观察组手术前后访视单、表填写耗时和患者访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基于信息化的术前访视系统可促进访视内容的标准化,提高访视效率和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形成围术期访视的闭环管理,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作者:程芳;李霞;王永红;王玉娟;吴芳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脑卒中再住院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脑卒中再住院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126例脑卒中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26例脑卒中再住院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总分为(126.56±30.87)分,各条目均分为(2.43±o.59)分,其中营养维度得分高(3.15±0.67),运动锻炼维度得分低(2.17±0.72).居住类型、家庭月收入和再住院次数为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再住院脑卒中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低收入、独居和反复再住院的患者,重点加强患者运动锻炼方面的指导和干预,从而提升脑卒中再住院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水平,降低脑卒中复发率.

    作者:武洋;高波;钟珊珊;陈斌;王梁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重庆市三级医院ICU护士护理技术应用现状和培训需求的调查

    目的 了解ICU常见护理技术应用现状和培训需求,为拟定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对重庆市三级医院256名ICU护士ICU常见4类(基护类、监护类、指标判读类、医技配合类)99项护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培训考核情况、临床操作机会)和培训需求(新入人员掌握必要性、难度系数)进行调查.采用10分制评分法.结果 4类护理技术中,基护类技术培训和应用多,其次是监护类技术,得分低的是医技配合类技术.在难度系数方面,得分高的是指标判读类技术,其次是医技配合类技术,得分低的是基护类技术.在基护类、监护类、指标判读类、医技配合类中难度系数高的护理技术分别是导尿术、PICC置管术、漂浮导管置管配合、胸部X线摄片识别;难度低的护理技术分别为床单位整理、腹围测量、手术切口换药配合、血气分析结果判读.有必要掌握的是基护类技术和监护类技术.结论 ICU护士培训应根据临床应用情况和培训需求进行调整.基护类技术应作为新入人员的必备技能;监护类技术应作为成长期和熟练期护士的首要培训重点;指标判读类技术应作为专业精通型和高级护士的首要培训重点.

    作者:杨力;何海燕;简福霞;梁泽平;姚娟;刘蕾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肺移植术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肺康复护理

    对5例肺移植术后呼吸机依赖患者行肺康复护理,经14~48(25.6±13.9)d的治疗护理,患者成功撤离呼吸机,随访至今生存质量良好.感染控制、辅助通气护理、序贯脱机护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综合性肺康复方案为肺移植术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护理要点.

    作者:潘红;黄琴红;许正红;蔡英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外科术前患者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外科患者术前焦虑、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按病区将73例心外科患者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干预.连续干预5d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焦虑、屈服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面对因子和自我效能得分、护理满意率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心理联络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心血管外科患者的术前焦虑,改善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

    作者:梁敉宁;陈琼妮;汪健健;李乐之;赵丽萍;黄伶智;张霞;高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老年慢性病家庭照顾者照顾行为冲突及支持性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病家庭照顾者照顾行为及支持性服务需求,以期为医疗机构、社区、政策决策部门开展照顾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法,对13名老年慢性病家庭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13名受访者均表示存在照顾行为冲突,且目前获得医疗机构、社区等相关部门支持较少,希望得到的支持需求有四个方面:社区卫生支持服务需求、医疗机构支持服务需求、个人需求、政策需求.结论 照顾者在照顾老年慢性病患者过程中承受着沉重的身心负担,应重视照顾者需求,充分发挥护士角色功能对照顾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

    作者:李艳;张丽;王永琼;余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肠内营养预适应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提高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胃肠道耐受性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法 将88例行胃癌根治术后拟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术前3d开始在常规饮食的基础上口服肠内营养液予以预适应,对照组术前常规饮食.结果 观察组术后腹胀、腹泻、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进食流质时间、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胃癌手术患者术前口服肠内营养能实现胃肠道预适应,能有效降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

    作者:陈莉;李如月;白春花;傅巧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急诊科护士建言行为及核心自我评价对其职业成长的影响研究

    目的 调查急诊护士的建言行为、核心自我评价和职业成长水平并探讨建言行为、核心自我评价对职业成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建言行为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职业成长量表对北京市2所三甲医院急诊科的13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急诊护士建言行为得分为(3.76±0.62)分,其中抑制性建言行为得分(3.73±0.63)分,促进性建言行为得分(3.80±0.71)分;核心自我评价得分为(3.22±0.37)分;职业成长得分为(3.45±0.66)分;急诊护士的建言行为与职业成长总得分呈正相关(P<0.01),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成长总分无相关性(P>0.05),但与晋升速度和报酬增长2个维度具有正相关性(均P<0.05);建言行为和择业原因是职业成长总水平的影响因素,核心自我评价是职业晋升维度和报酬增长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急诊护士有着中等水平的建言行为、核心自我评价及职业成长水平,护士建言行为和择业原因是影响职业成长总水平的影响因素,核心自我评价是职业成长晋升速度和报酬增长维度的影响因素.急诊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鼓励性的措施,提高急诊护士的建言行为和核心自我评价,进而提高职业成长的水平.

    作者:王艳平;祖晓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护士分层级在线培训考核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 构建和应用护士分层级在线培训考核平台,增强培训考核的实用性、针对性,完善在职护士培训管理体系.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化系统,构建在职护士培训考核管理平台,包括6大模块、15个子模块,形成不同层级护士理论考核题库并将“影院式预约”模式应用于在线考核.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7名护士进行平台应用效果满意度调查.结果 护士对平台高效快捷的考核形式满意率高(87.76%)、在线培训资料方便获取满意率低(75.11%),总体满意率为79.75%.结论 护士分层级在线培训考核平台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实现了学习资源共享,可降低管理成本,方便临床工作,有效落实护士参与护理培训考核的主动性,提升培训管理效率与培训效果.

    作者:贺茜;蒋岩;刘晔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数据同源护理交班报告软件的研发与应用

    目的 构建以移动护理、医嘱、辅助检查、电子病历多个信息系统为数据源的交班报告,为护士提供高效、同质、便捷的交班书写过程.方法 由护理部、信息中心、护士长组成的软件研发组,以多个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作为晨交班报告的数据来源,进行一处数据多次利用与数据整合,实现交班报告的零手工书写;并对护士使用前后进行交班报告书写效率与使用体验测量.结果 应用交班报告软件后书写效率与书写体验显著优于应用前(均P<0.01).结论 数据同源交班报告软件的设计与应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是大数据应用和护理信息化的有益尝试.

    作者:应波;陈曦;龚玉蕾;王娜;阮征;尉俊铮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手术团队成员信息沟通状况的研究

    目的 了解手术室团队成员间的信息传递状况,探讨不良沟通的原因,为提高手术室团队的有效合作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医护合作量表与质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31名手术室医护及麻醉人员进行调查与深度访谈,对主、客观资料分析整理.结果 护士组对医护沟通满意度评分显著低于医麻组(P<0.01);质性访谈归纳出以下主题:医、麻、护三方交流信息不全面,缺乏信息互换;信息传递不到位及影响因素;可能的解决方案.信息的主要来源调查显示,护士组与医麻组的信息来源重要性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比较,护士组更倾向于从手术室护士和病区护士获取信息(P<0.05,P<0.01).结论 手术团队成员间尽量多交流共享信息,打破信息壁垒,尝试采用专业的沟通工具并优化沟通流程,同时加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有利于团队合作及患者安全.

    作者:程若莺;徐洁;徐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干预对空巢失能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的干预模式对空巢失能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干预效果,为改善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唐山市两个社区,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50人)和对照组(49人).观察组采用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构建的干预模式从家庭、社区、社会3个层面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孤独量表、衰弱量表、ADL量表、家庭及社会支持量表对老年人进行评测.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孤独感、衰弱、日常生活能力、家庭支持及社会支持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基于健康生态学理论构建的干预模式可以有效改善空巢失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

    作者:常文红;李晓凯;陈长香;安思琪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以色列Rambam儿童医院以个体为中心的人文关怀介绍

    Rambam儿童医院坚持以个体为中心的服务、管理理念,从安全环境、以家庭为中心、“零”疼痛和“零”约束的治疗及强大的辅助团队几个方面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同时致力于从自由工作体制、鼓励员工自我提升、关注员工个体、鼓励员工表达心声、尊重员工选择、加强后勤保障及实行信息化病历等方面来实施“以员工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提出Rambam儿童医院在加强基础硬件建设、培养相关辅助团队人员、关注医务人员职业的发展并提高他们的自豪感与归属感这些方面值得借鉴.

    作者:杨芳;李华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儿科身份识别腕带使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 调查儿科身份识别腕带使用现状,分析儿科身份识别腕带使用不佳的原因.方法 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和半结构式会谈法,对儿科有陪伴病区的31名临床护理人员身份识别腕带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护士进行访谈.结果 31名护士中身份识别腕带使用正确率为35.48%.工作年限<3年、职称为护士、值夜班护士身份识别腕带使用率相对较低.结论 儿科身份识别腕带的使用率较低,应重点加强对低年资、低级别及夜班护士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身份识别的安全意识,保障患儿的护理安全.

    作者:杨晓荣;黄园园;李雪;钟兰;张玮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HIV感染并存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 探讨HIV感染并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患者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住院时间将24例HIV感染并存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1 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2例,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和胸腔引流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和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HIV感染并存NSCLC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带管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毛敬芹;查丽俊;陈玲;李红娣;王逸飞;鲍美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PDA移动技术在手术室临床输血核查中的应用

    目的 保障患者手术输血安全,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方法 传统核查组(40例,75袋血制品)采用传统人工核查方法,实施“三查十对”双人输血核查流程,PDA核查组(40例,82袋血制品)运用PDA移动技术进行输血操作核查.结果 两组核查耗时、记录缺陷率及血制品安全输注完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PDA移动技术用于手术室临床输血操作核查,可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作者:杨千贺;高兴莲;苏法安;王曾妍;余文静;马琼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危重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床旁安置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危重症患者行鼻胃管营养(鼻胃管组),对59例危重症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肠管营养(鼻空肠管组).结果 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APACHEⅡ评分、营养指标和腹胀、反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重症患者床旁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稳定患者病情,改善预后.

    作者:陈珺;潘江霞;何洪英;郑祥德;周文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术前适应训练

    目的 探讨术前适应训练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2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巾覆盖头面部及体位的适应训练.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术中焦虑、收缩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患者手术配合能力、满意度.结果 术中观察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配合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收缩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术前适应训练可降低老年白内障患者焦虑情绪等不适,提高患者手术配合能力和满意度.

    作者:荆风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日间手术病房管理的实践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理念日间手术病房管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7年2~3月LC手术患者作为常规组(n=50),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护理管理;2017年4~5月为快速康复组(ERAS组)(n=50),实施日间手术病房管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待床日、总住院天数、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RAS组术前待床日、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恶心呕吐和疼痛发生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P<0.01).结论 基于加速康复理念日间手术病房管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宋瑞梅;施雁;庄英;荀林娟;叶海燕;席米娜;孙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乳房手法按摩对二胎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乳房手法按摩对二胎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将二胎产妇3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 96例,对照组产后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和药膳调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乳房手法按摩.结果 观察组乳头含接正常率、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乳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两孩年龄差>8岁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低于两孩年龄差≤8岁者(P<0.05,P<0.01).结论 随着二胎母亲年龄的增长、两孩年龄差距增大,产后乳房泌乳情况越差,通过产后及时乳房手法按摩和药膳调理干预,对二胎产妇的母乳喂养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菊华;张三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