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精益管理的手术排程系统优化

张健;谭君梅

关键词:手术室, 手术排程系统, 精益管理,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优化手术排程系统,减少手术科室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提升手术科室工作效率,提高手术医护人员满意度.方法 成立精益项目小组,基于精益管理“关注流程、消除浪费、注重高质量、标准化、持续改善及提高顾客满意度”等原则,分析手术排程系统现状,找出短期内可解决的4个主要问题并对其实施优化改善,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手术排程系统优化后手术二次调整率、手术安排遗失率、周一手术提交出错率显著降低,医护人员满意率显著高于优化前(均P<0.01).结论 对手术排程系统进行基于精益管理的优化改善,可明显提升排程系统管理人员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手术科室的整体工作效率,有利于医院整体资源更高效运转.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Denver管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乳糜性腹水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乳糜性腹水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10例乳糜性腹水患者行腹腔-静脉分流术,术前加强排放腹水的护理、营养护理、呼吸功能锻练等,术后注意切口护理、保持Denver管通畅、加强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堵管现象,处理后管路通畅.住院7~10 d出院.结论做好围术期护理,可以保障腹腔-静脉分流通畅,减少手术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刘晓娜;王泽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眼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眼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因素,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住院患者220例,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总分90.31±8.44;不同人口学资料患者总体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注射抽血技术、介绍相关知识、病房宽敞程度、病房干净程度、病房安静程度和环境总体印象对患者总体满意度有影响,总变异的解释率为81.3%.结论 眼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较多,护理管理者应充分重视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妍;罗汉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接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接受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推进移动护士工作站的使用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接受情况调查问卷,现场对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1 068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接受程度总得分为18~90(74.60±10.55)分;不同年龄、科室、职务、职称、工作年限、每天分管患者例数的护理人员接受程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接受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同时,应提升其细节,做到移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护理管理人员应根椐护理人员的不同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的接受程度.

    作者:王琰荔;周萍;杜伟丽;贲艳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教师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教师心理弹性状况,分析影响心理弹性的主要因素,为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教师心理弹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充市10所教学医院的560名临床护理教师,采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理教师的心理弹性总分为76.24±9.68;不同转班方式、学历、医院等级、科室、年龄、教龄、职称、职务、婚姻、用工性质的临床护理教师心理弹性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年龄、教龄、学历、职称、职务、科室是临床护理教师心理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临床护理教师心理弹性处于较高水平,有较多的因素可影响其心理弹性.临床教学管理者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及教学环境,以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心理弹性水平.

    作者:魏雪梅;何剑;胡定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职业活动导向模式在本科护生实习前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职业活动导向模式在本科护生实习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8~2009级本科护生73人(实验组)实习前采用职业活动导向模式进行培训,即安排护生在附属医院进行为期3周的浸泡式培训,并与采用传统实习前校内操作技能强化培训的66名2006~2007级本科护生(对照组)进行培训效果的比较.结果 两组本科护生的培训后操作考核成绩、反思日记和实习1个月后的操行评定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职业活动导向模式应用于实习前培训,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利于护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缩短临床适应期,为后期的临床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严婧;舒细记;张均克;张红;肖圣桃;罗媛媛;杜玉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芦荟胶外涂预防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相关性皮肤反应

    目的 探讨芦荟胶外涂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相关性皮肤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59例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与干预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涂芦荟胶预防皮肤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皮损程度、指甲/甲周改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首发皮损时间为(18.60±5.06)d,对照组为(12.20±4.4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皮损病程为(9.10±3.21)周,对照组为(12.45±4.19)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靶向治疗同步外涂芦荟胶能够减少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相关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减轻皮损及指甲/甲周改变程度,缩短皮肤反应的病程.

    作者:柯熹;骆惠玉;何晓华;刘爱琴;周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造口治疗师在肠造口护理工作中价值体现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造口治疗师在肠造口护理工作中的价值体现.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上海市7名造口治疗师进行深入访谈,并用归纳式代码和编码的方法对文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造口治疗师在肠造口护理工作中的价值体现提炼为4大主题,即临床效果方面的价值体现、功能效果方面的价值体现、医疗成本方面的价值体现、医生的认可.结论 造口治疗师的工作价值正逐步得到认可,造口治疗师的工作效果评价需要采用适用的和敏感的评价指标,应逐渐建立适用于造口治疗师专科护理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禹小娟;夏海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手术室护士实施分层级多元化培训的成效

    目的 探讨分层级多元化培训在手术室护士岗位培训中的成效.方法 对手术室71名护士设置岗位能级,采用分层级多元化模式进行培训,即针对不同层级护士开展记手术笔记、读书沙龙活动、核心技能训练、多媒体教学授课、注重护理科研能力培养等多元化培训.结果 手术室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提高.结论 分层级多元化培训有利于岗位适用人才的培养,提高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整体业务水平.

    作者:胡洪萍;穆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护理研究进展

    阐述人工耳蜗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儿童中的应用现状,重点综述了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听力测试、行为测听、耳部专科检查等,术后需注意卧位护理、病情观察,做好耳蜗仪的调试和保养,加强言语功能训练,以期为我国人工耳蜗的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作者:刘霞;赵慧莉;宋诗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输尿管腹壁造口患者的连续性照护管理

    目的 探讨连续性照护的疾病管理模式对输尿管腹壁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的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泌尿外科尿路造口专科护士给予全程的连续性照护管理,包括入院时建立个人疾病档案,制定系统、全程、规范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档案,实施全程监测、干预.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不同时间造口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输尿管腹壁尿路造口的膀胱癌患者实施连续性照护,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

    作者:杨荆艳;张娈晖;薛峻岭;徐丽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了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出血的原因,旨在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转归.方法 对6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出血患者,根据病情给予纱布压迫止血、抗感染、抗休克、留置导尿行膀胱冲洗,开腹手术治疗、心理护理等.结果 经对症处理后,出血停止.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2~10 d.结论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出血原因加强护理,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吕永利;万盈璐;彭轩峦;丁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一体化健康管理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免疫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一体化健康管理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含服免疫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 对239例以变应原尘螨过敏为主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舌下含服免疫治疗,按治疗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107例和观察组13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诊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诊疗护理基础上实施多学科联合一体化诊疗护理健康管理模式,电话随访两组1年内治疗脱落率及漏服药物情况.结果 观察组1年内治疗脱落率为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60% (P<0.01);观察组漏服药物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多学科联合一体化诊疗护理健康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舌下免疫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会琴;张惠荣;周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诺舒阻抗控制系统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诺舒阻抗控制系统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9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采用诺舒阻抗控制系统治疗,术前进行相关知识介绍及心理支持等;术中密切配合;术后重视卧位及饮食护理,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做好出院指导与随访.结果 随访1年,治愈88例,2例效果不明显患者分别行子宫切除术和上曼月乐环.结论 诺舒阻抗控制系统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安全、有效,精细的围术期护理是患者顺利手术和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舒茵;方琳;胡毅岚;王道玉;张弦;陈默;熊永芳;王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成年住院患者用药差错预防及管理实践指南的构建

    目的 构建基于证据的成年住院患者用药差错预防及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为促进护理人员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业务流程管理及项目管理作为理论指导,严格按照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的方法构建成年住院患者用药差错预防及管理实践指南草案.结果 构建的指南包括15个部分,推荐意见包括用药差错的预防策略和管理策略,预防策略按照流程涵盖了医生开药、药剂师发药、护士给药、患者服药、用药监测及患者教育六大环节,并对后4个环节进行了工作分解,终形成包括10个方面28条推荐意见的指南草案.结论 基于证据的成年住院患者用药差错预防及管理实践指南为护理人员临床决策提供处理意见,本土化论证和效果评价将是下一步探索的重点.

    作者:周英凤;秦薇;刘睿艳;杨红红;沈国妹;张琼;蔡志芳;薛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1例马凡氏综合征行全主动脉替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目的 总结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行全主动脉替换术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对1例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在全麻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下行全主动脉替换术.术后加强气道护理,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出血护理,肾功能监测,神经系统功能监测及消化吸收功能监护,加强切口疼痛护理、下床活动训练.结果 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585 h,术后ICU监护26 d,术后70 d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对全主动脉替换术患者加强术后监护、疼痛管理、下床活动训练及切口护理,可保障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俊;赵洪霞;李党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基于质性研究构建高血压患者服药自我管理指导方案

    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服药指导方案,为优化高血压患者的服药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方向.方法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12例高血压服药患者进行访谈、录音,同时对录音资料进行转录,采用Stra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选择式编码.结果 高血压患者服药自我管理轨迹包含迷茫择药期、间断服药期、服药警觉期、服药认知期和坚持服药期,在此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出高血压患者服药自我管理指导方案.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服药自我管理行为轨迹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逐步推进又可反复变化的复杂过程,在此模式指导下构建的高血压患者服药自我管理指导方案,可依据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给予信息支持,避免服药指导的盲目性.

    作者:高伟;赵秋利;李明慧;杨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引流导管区分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外科手术尤其是腹外科手术患者,需要同时实施多种引流操作,患者体内常留置有多根引流导管.由于导管较多,导管易纠缠,造成术后护理过程中识别引流导管比较费时费力,影响护理工作效率,且易发生护理差错.因此,我科设计并制作一种区分引流导管的装置,介绍如下.

    作者:黄迎春;李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院校合作共建“院中校”护理实训基地及运行模式

    目的 通过院校合作共建“院中校”护理实训基地,促进高职护理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法 学校与医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医院承担临床课程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引导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结果“院中校”学生连续3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呈递增态势,成绩显著高于同期在校学生(均P<0.01).结论 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共建“院中校”护理实训基地,可使学生、学校和医院多方受益,是护理教育模式改革和教学办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作者:孙海燕;潘红宁;肖佩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培训者培训模式培养临床护理单元老年专科护士的实践

    目的 提高临床护理单元护士老年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适应人口老龄化在护理方面的需求.方法 将培训者培训模式应用于临床护士老年专科护理培训,筛选适合培训者培训模式的老年护理骨干并界定其任务,由课题组负责对老年护理骨干进行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创建培训者培训工作平台;培训者培训合格后再对临床护理单元护士进行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结果 开展培训者培训模式后,老年护理骨干的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教学、组织管理、科研及批判性思维能力考核成绩优良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单元护士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成绩优良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P<0.05).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培训者培训模式能促使培训者向老年专科护士发展,能多方位多层次培养老年护理人才,为老年患者提供专业、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作者:周云辉;周晓艳;文安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孤立肾肾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并发脓毒血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孤立肾肾结石患者行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并发脓毒血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5例孤立肾肾结石患者行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0.5~2.0 h出现脓毒血症症状,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加强感染控制,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结果 5例术后2~3 d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术后10 d治愈出院.结论严密细致的观察及护理有利于碎石术后并发脓毒血症患者症状的控制,对提高碎石术成功率及保障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红玲;余娅兰;刘雅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