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胶囊内镜检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李荣香;周勤;朱秀琴

关键词:胶囊内镜, 检查质量,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68例胶囊内镜检查过程和结果,分析影响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的护理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68例患者中65例在有效检查时间内胶囊通过回盲部,完成全小肠检查率为95.6%,49例检查满意(72.1%).结论 检查前全面评估,督促患者充分肠道准备,认真检查设备;检查中实时图像监测,对患者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率.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温箱内患儿手背部静脉留置针输液约束方法介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属于无陪护病区,患儿多在温箱中接受输液等治疗护理.由于温箱空间受限,难以采取有效的约束措施,如果患儿躁动易造成针头滑出血管使液体外渗,影响治疗顺利进行.2011年10月起,我院NICU针对接受手背部静脉输液的温箱内患儿采用长方形棉布进行约束,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贺景云;况成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机械通气呼吸湿化器湿化研究进展

    为提高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质量,保障人工气道管理安全,从机械通气呼吸湿化器的湿化类型、湿化方式、湿化液选择、湿化温度、湿化效果与判断等方面综述机械通气呼吸湿化器湿化的研究现状.提出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湿度主要靠呼吸湿化器的主动湿化来达到佳湿化,需加强人工气道湿化效果与佳温度及湿度监测的研究.

    作者:蓝惠兰;邓旭萍;陈瀚熙;陈丽芳;张秀浓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健康理念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睡眠及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理念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睡眠障碍住院患者睡眠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62例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理念心理干预,即在睡眠控制的同时给患者建立积极心理基础、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心理调节及家庭指导.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0.05);收缩压及舒张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健康理念心理干预对高血压住院患者睡眠障碍有显著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改善睡眠对控制血压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王印伟;董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对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206例雾化吸入治疗惠儿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31例)和观察组(6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优化雾化室环境,改良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诱导式治疗、吸入式治疗、睡眠式治疗),采取预约服务.结果 观察组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优质护理可增加婴幼儿在雾化吸入治疗中的舒适度,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沈克军;林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首次发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7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特点.结果 男性发病比例较高,女性病死比例较高;夏季为高发季节,发病和病死例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多.老年、高龄患者以非典型症状为主.结论 加强心肌梗死二级预防,针对夏季和男性好发特点做好相应的物资和人员准备;尤其高度警惕女性、老年人及首发症状不典型等特殊患者的病情变化,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汪学付;宋瑰琦;邹恒娣;赵云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品管圈活动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候时间

    目的 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侯时间.方法 组建品管圈,以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侯时间为选题,采取拟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等措施.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内镜诊疗等侯时间由实施前的63.0min/例下降至47.0 min/例,改善幅度25.4%,目标达标率94.1%;效果维持期目标达标率仍在90.4%以上.圈员8项能力提高2.2%~105.6%.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侯时间,优化患者诊疗流程,改善患者候诊环境,满足患者内镜诊疗需求,缓解患者“看病难”问题,圈员能力亦得到提高.

    作者:蔡贤黎;王萍;徐建鸣;姚礼庆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逆向介入治疗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的术中护理

    目的 探讨慢性完全闭塞(CTO)冠状动脉病变逆向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实施逆向介入治疗的123例CTO患者的手术过程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7例手术成功并置入支架,成功率86.9%;16例因手术时间过长,导丝未能通过闭塞病变,患者发生并发症治疗失败.无死亡病例.结论 护理人员术前有效的护患沟通、认真的皮肤评估、输液通路的建立和术中并发症的密切观察与处理,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医疗器械清洗后放置时间与污染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后放置时间与污染度的关系,为提高灭菌质量提供佳的包装时间.方法 将清洗后检测合格的360件复用关节器械裸露放置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检查包装区,随机分成6组各60件,分别放置15 min、30 min、1h、2h、3h、4h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技术进行污染度监测.结果 器械放置15 min、30 min、1h、2h、3h、4h合格率分别为100%、96.7%、83.3%、58.3%、33.3%、16.7%,不同时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15 min、30 min与放置1h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0313);其他时间合格率显著低于1h合格率(均P<0.00313).结论 清洗后的器械不宜超过1h包装.

    作者:陈敏涛;高丽梅;刘春林;李丹妮;陈凤婵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品管圈活动提高术后鼻饲患者肠内营养安全认知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科术后鼻饲营养患者对肠内营养安全认知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术后鼻饲营养患者对肠内营养安全认知度”为活动课题,对活动前外科术后鼻饲营养患者对肠内营养安全认知度较低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再调查外科术后鼻饲营养患者对肠内营养安全认知度,并采取相应的巩固措施.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术后鼻饲营养患者对肠内营养安全认知合格率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外科术后鼻饲营养患者对肠内营养安全的认知度.

    作者:刘晓霞;贡浩凌;真启云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团体心理辅导对护生人际关系及班级凝聚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方法 对本校2009级涉外护理专业68名护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具体包括6个专题培训:认识自我训练;角色适应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情绪调控训练;合作与竞争训练;学习适应训练.一共6次活动,每周1次,每次1.5~2.0 h,共6周.采用班级凝聚力问卷和人际关系量表分别于团体心理辅导前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团体心理辅导前后班级凝聚力和护生人际关系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班级管理、待人接物及与异性朋友交往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有助于提高班级凝聚力、改善护生现存的人际关系问题,尤其是在交谈方面、交际与交友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在与异性朋友交往能力、待人接物上改变不明显.

    作者:张淑萍;牛慧君;李蔓荻;苏萌;张淑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概念图护理查房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护理查房中运用概念图对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 将40名儿科护士按病区分为传统查房组(20名),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护理查房;概念图查房组(20名)运用概念图进行护理查房.两组均每个月查房1次,持续12个月.采用评判性思维测评量表(CTDI-CV)测量干预前后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实施前两组评判性思维总分及各特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概念图查房组除寻找真相和认知成熟度外,其他特质和总分较传统查房组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在护理查房中运用概念图,可开放思想,增强临床护士的求知欲和分析能力及系统化能力,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姜玉娥;谢春华;陈蔚萱;郭平仙;周艳琼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肥胖患者臀部皮下组织测量及注射针头选择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进行肌内注射时适宜的注射部位及合适的针头长度.方法 选择超重、肥胖、极度肥胖的235例行肌内注射患者,用超声技术检测臀大肌及臀中肌注射点的厚度,选择合适的注射针头.结果 臀大肌注射点的皮下组织厚度小于臀中肌(P<0.01),男女臀大肌、臀中肌注射点皮下组织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于肥胖患者,在使用同种标准针头注射时,选择臀大肌注射会更能保障肌内注射的效果;臀大肌注射点注射针头长度,男性32.3 mm、女性48.0 mm,臀中肌注射点注射针头长度,男性40.2 mm、女性49.7 cm为宜.

    作者:胡佳佩;周玲;章晓露;李卉;陈冬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品管圈在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的活动步骤,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常用手法和工具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的现状进行改善.结果 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不合理率由改善前的37.19%降至改善后的4.57%,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次性抗菌物品管理目标达成率为122.99%,进步率为87.70%.41个被调查病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由改善前的73.17%提高到改善后的95.12%.结论 品管圈的运用加强了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集中管理,减少了病区护士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时间,将护士还给患者,提高了病区的满意度.

    作者:周淑萍;许晨耘;柯雅娟;俞诗娃;朱宏颖;孙诚;符蔚;王秀菊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赛肤润治疗静脉炎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赛肤润液体敷料治疗静脉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Springer、Elsevier、Google学术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1月,收集有关赛肤润治疗静脉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严格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等级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赛肤润治疗静脉炎的疗效优于硫酸镁[OR=6.34,95 %CI(3.66,10.97)],能显著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且起效时间快于硫酸镁.其中5项研究提示赛肤润治疗静脉炎无不良反应,其余4项研究未提及不良反应.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赛肤润治疗静脉炎效果优于硫酸镁,对静脉炎有较好疗效.但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作者:彭晓;苏春香;张文馨;刘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对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作用.方法 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的皮肤损伤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及实施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患者护理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88.7%提高到96.2%,护理服务满意度由89.6%提高到99.1%;患者皮肤损伤分级情况实施后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P<0.01).Ⅱ级及以上皮肤损伤发生率35.8%,低于目标值.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程度,提高了其放疗护理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出开展品管圈活动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柏兴华;臧爽;韩笑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普通型金属开口器、压舌板、舌钳的改良设计

    临床急救工作中通常会用到开口器、压舌板、舌钳等急救器械,但因都是钢质材料,硬度较大,使用时如患者烦躁、不配合很容易引起口腔黏膜、牙齿、舌的损伤或器具滑脱而影响患者救治.为避免上述情况,临床上常将开口器、压舌板、舌钳的与患者接触端包裹一层纱布或棉垫,这样做虽然可以减少损伤,但费时费材料,还会因事先准备不充分而延误抢救.鉴此,笔者对传统的金属抢救器械进行改良,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徐大燕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低血糖指数食物交换份法在老年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低血糖指数食物交换份法在老年2型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老年2型糖尿病行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低血糖指数食物交换份法行饮食健康教育,对照组(25例)采用普通食物交换份法行饮食健康教育,均干预3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检查结果比较,干预主效应均P<0.05.干预结束前,观察组7例减少药量,对照组4例减少药量.结论 将低血糖指数食物交换份法用于饮食健康教育更有助于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量,改善患者糖脂代谢状况,且对人体蛋白营养状况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樊春华;陈丽芳;王宏星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肿瘤介入病房护理风险预案的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在肿瘤介入病房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肿瘤介入病房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的临床管理经验,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制定适合肿瘤介入病房的护理风险预案并实施,并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综合考评、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护理风险预案实施后,肿瘤介入病房护理质量综合考评在全院55个护理单元排名从(28.3±3.0)名上升至(5.9±1.2)名;患者满意率从(93.2±1.0)%上升至(98.5±0.4)%;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结论 制定与实施护理风险预案,是肿瘤介入病房安全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莲琴;毛燕君;王慧;赵汉美;张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APN排班模式对护士激素水平和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APN排班模式对护士激素水平、心理健康的影响,以评估APN排班模式的利弊.方法 将300名护士按病区分为传统组和APN组各150名,传统组按传统排班方式,APN组采取APN排班.结果 APN组护士血清皮质醇浓度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明显低于传统组(均P<0.01);APN组护士SCL-90评分(除外偏执因子)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实施APN排班模式对护士的生理节律影响小,有助于维持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逯传凤;孙延文;谭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消毒供应中心设置总质检班对物品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设立总质检班次对提高各种污染物品清洗和灭菌质量的作用.方法 2009年10月始重新调整班次职责,设置专职总质检班,依据卫生部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规定,建立“日常监测记录表”对污染器械、物品清洗质量进行监测并记录,以确保清洗、消毒、灭菌各环节的工作质量,为全院提供合格的无菌产品.结果 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设立总质检班后污染器械清洗不合格数下降;无菌物品采样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100%合格.结论 总质检班护士每日实行常态化检查督促,及时发现并纠正清洗环节的问题,协助护士长做好难点、弱点、重点的质量管理,能在第一时间纠正偏差,使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工作质量得以及时有效的持续改进.

    作者:钱云娟;刘经纬;朱玉华;周美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