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对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沈克军;林平

关键词:婴幼儿, 雾化吸入, 治疗依从性, 家长满意度, 优质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206例雾化吸入治疗惠儿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31例)和观察组(6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优化雾化室环境,改良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诱导式治疗、吸入式治疗、睡眠式治疗),采取预约服务.结果 观察组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优质护理可增加婴幼儿在雾化吸入治疗中的舒适度,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护士输血操作考核中存在的查对问题与对策

    目的 分析新聘用护士在静脉输血操作考核中存在的查对问题,提出新护士输血规范化培训的对策.方法 对90名新护士进行静脉输血操作培训与考核,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果 考核满分100分,其中涉及查对项目的分值为21分.查对完全正确的只有3人;输血查对错误共失分467分,占总失分的49.89%.查对项目失分率为24.71%,其他项目的失分率仅6.60%.除评估时,新护士输血操作各环节查对错误发生率高的项目是“三查八对”项目不全、方法不正确.结论 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是降低输血风险的关键,必须对新护士进行输血规范化培训,以规范输血查对程序、内容及方法,通过培训和强制性制度降低输血差错,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耿翠红;薛艳梅;韩连云;谢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健康理念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睡眠及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理念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睡眠障碍住院患者睡眠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62例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理念心理干预,即在睡眠控制的同时给患者建立积极心理基础、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心理调节及家庭指导.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0.05);收缩压及舒张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健康理念心理干预对高血压住院患者睡眠障碍有显著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改善睡眠对控制血压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王印伟;董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急诊科医护合作小组的组建与实践

    目的 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方法 根据资历、值班时间将急诊科36名护士和12名医生划分为12个医护合作小组,每组3名护士及1名医生,按团队抢救配合流程进行3个月培训与实践.结果 实施后,医护人员抢救配合度评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医疗差错、纠纷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医护合作小组工作模式能增加急诊科医护工作配合度,有效防范医疗差错及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胡小平;钟晓军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肿瘤介入病房护理风险预案的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在肿瘤介入病房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肿瘤介入病房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的临床管理经验,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制定适合肿瘤介入病房的护理风险预案并实施,并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综合考评、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护理风险预案实施后,肿瘤介入病房护理质量综合考评在全院55个护理单元排名从(28.3±3.0)名上升至(5.9±1.2)名;患者满意率从(93.2±1.0)%上升至(98.5±0.4)%;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结论 制定与实施护理风险预案,是肿瘤介入病房安全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莲琴;毛燕君;王慧;赵汉美;张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基于遗忘曲线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8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设计的程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教育后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6个月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5个部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健康教育模式能极大提高患者的记忆效率,促使护士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同时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何桂霞;单桂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社会医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目的 探讨多元化的以形成性考核评价为依据的护理专业社会医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151名本科护理学生社会医学课程中试行新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采取多样化形式,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小组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结果 学生对社会医学课程的总体评价满意度达90.7%,认为“该课程教学活动符合教学大纲”很好和较好的学生有92.7%;学生认为该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沟通交流能力、评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结论 以形成性考核方式为依据的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卓晟珺;付伟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消毒供应中心设置总质检班对物品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设立总质检班次对提高各种污染物品清洗和灭菌质量的作用.方法 2009年10月始重新调整班次职责,设置专职总质检班,依据卫生部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规定,建立“日常监测记录表”对污染器械、物品清洗质量进行监测并记录,以确保清洗、消毒、灭菌各环节的工作质量,为全院提供合格的无菌产品.结果 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设立总质检班后污染器械清洗不合格数下降;无菌物品采样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100%合格.结论 总质检班护士每日实行常态化检查督促,及时发现并纠正清洗环节的问题,协助护士长做好难点、弱点、重点的质量管理,能在第一时间纠正偏差,使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工作质量得以及时有效的持续改进.

    作者:钱云娟;刘经纬;朱玉华;周美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胶囊内镜检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68例胶囊内镜检查过程和结果,分析影响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的护理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68例患者中65例在有效检查时间内胶囊通过回盲部,完成全小肠检查率为95.6%,49例检查满意(72.1%).结论 检查前全面评估,督促患者充分肠道准备,认真检查设备;检查中实时图像监测,对患者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率.

    作者:李荣香;周勤;朱秀琴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升门诊手术患者满意度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提升门诊手术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由手术室一线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脑力激荡,讨论分析门诊手术患者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门诊手术患者总体满意度由活动前(6.80±0.57)分提高到活动后的(7.41±0.44)分,效果显著(P<0.01);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增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门诊手术服务质量、提升门诊手术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健;白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品管圈在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的活动步骤,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常用手法和工具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的现状进行改善.结果 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不合理率由改善前的37.19%降至改善后的4.57%,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次性抗菌物品管理目标达成率为122.99%,进步率为87.70%.41个被调查病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由改善前的73.17%提高到改善后的95.12%.结论 品管圈的运用加强了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集中管理,减少了病区护士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时间,将护士还给患者,提高了病区的满意度.

    作者:周淑萍;许晨耘;柯雅娟;俞诗娃;朱宏颖;孙诚;符蔚;王秀菊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机械通气呼吸湿化器湿化研究进展

    为提高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质量,保障人工气道管理安全,从机械通气呼吸湿化器的湿化类型、湿化方式、湿化液选择、湿化温度、湿化效果与判断等方面综述机械通气呼吸湿化器湿化的研究现状.提出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湿度主要靠呼吸湿化器的主动湿化来达到佳湿化,需加强人工气道湿化效果与佳温度及湿度监测的研究.

    作者:蓝惠兰;邓旭萍;陈瀚熙;陈丽芳;张秀浓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对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作用.方法 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的皮肤损伤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及实施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患者护理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88.7%提高到96.2%,护理服务满意度由89.6%提高到99.1%;患者皮肤损伤分级情况实施后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P<0.01).Ⅱ级及以上皮肤损伤发生率35.8%,低于目标值.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程度,提高了其放疗护理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出开展品管圈活动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柏兴华;臧爽;韩笑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的早期综合干预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64例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1例),两组均给予胃肠道外营养和/或鼻饲管喂养、早产儿常规护理、抚触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部感觉运动干预、合适的喂养护理技巧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胃肠外营养、鼻饲喂养及平均住院时间;开始经口喂养、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恢复出生体质量时的日龄;恢复出生体质量后体质量增长速率等.结果 干预组胃肠外营养时间、鼻胃管喂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开始经口喂养、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恢复出生体质量时日龄均早于对照组;恢复出生体质量后体质量增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能够缩短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时间,促进早产儿尽早完成向经口喂养模式的转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早期喂养干预方法.

    作者:余晓娟;李琛;王昌燕;李澜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运用品管圈控制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运用品管圈对提高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率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由糖尿病专科护士、护士长、责任护士组成),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目标值,调查分析确定影响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因素,针对其中3大要因制定对策计划并实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轮换缺陷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分别为97.65%、72.81%.结论 影响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因素涉及多方面,运用品管圈有助于系统分析影响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原因和指导制定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率,促进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

    作者:胡鹏;黄丽红;陶静;王雅琳;孙楠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短板修复模式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短板修复模式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保证护理安全,大限度地防止护理纠纷、差错及事故的发生,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部分科室护理人员运用短板修复模式进行管理.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工作能力“短板”评估表和面对面访谈获得护士工作中的“短板”,分析“短板”的产生原因,采用健康关怀、心理支持、职业分析、服务诱导、技术帮扶、启发学习、沟通互补、应急互动的人性化方法修复短板.结果 该模式实施前3年(2007~2009年),护理一般差错发生率占收治患者数的0.16%~0.20%;实施后(2010~2012年)为0.011%~0.015%.严重差错发生率为零.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客观调查和分析护士工作中的短板,通过持续的、预防性的管理和改进,才能实现护理安全目标.

    作者:叶彩云;何敏;熊合民;叶玉兰;钟杏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品管圈活动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候时间

    目的 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侯时间.方法 组建品管圈,以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侯时间为选题,采取拟定活动计划、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等措施.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内镜诊疗等侯时间由实施前的63.0min/例下降至47.0 min/例,改善幅度25.4%,目标达标率94.1%;效果维持期目标达标率仍在90.4%以上.圈员8项能力提高2.2%~105.6%.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侯时间,优化患者诊疗流程,改善患者候诊环境,满足患者内镜诊疗需求,缓解患者“看病难”问题,圈员能力亦得到提高.

    作者:蔡贤黎;王萍;徐建鸣;姚礼庆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肥胖患者臀部皮下组织测量及注射针头选择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进行肌内注射时适宜的注射部位及合适的针头长度.方法 选择超重、肥胖、极度肥胖的235例行肌内注射患者,用超声技术检测臀大肌及臀中肌注射点的厚度,选择合适的注射针头.结果 臀大肌注射点的皮下组织厚度小于臀中肌(P<0.01),男女臀大肌、臀中肌注射点皮下组织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于肥胖患者,在使用同种标准针头注射时,选择臀大肌注射会更能保障肌内注射的效果;臀大肌注射点注射针头长度,男性32.3 mm、女性48.0 mm,臀中肌注射点注射针头长度,男性40.2 mm、女性49.7 cm为宜.

    作者:胡佳佩;周玲;章晓露;李卉;陈冬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APN排班模式对护士激素水平和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APN排班模式对护士激素水平、心理健康的影响,以评估APN排班模式的利弊.方法 将300名护士按病区分为传统组和APN组各150名,传统组按传统排班方式,APN组采取APN排班.结果 APN组护士血清皮质醇浓度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明显低于传统组(均P<0.01);APN组护士SCL-90评分(除外偏执因子)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实施APN排班模式对护士的生理节律影响小,有助于维持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逯传凤;孙延文;谭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对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婴幼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206例雾化吸入治疗惠儿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31例)和观察组(6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优化雾化室环境,改良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诱导式治疗、吸入式治疗、睡眠式治疗),采取预约服务.结果 观察组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优质护理可增加婴幼儿在雾化吸入治疗中的舒适度,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沈克军;林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OSCE在全科护士培训考核体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OSCE考核运用于全科护士综合能力测评的可行性.方法 在全科护士培训考核体系中引入OSCE考核,结合培训内容设置情境、编写考核病历,培训SP和设置OSCE考核站点考核80名培训学员并进行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 各站点考核合格率为100%;80.00%以上的学员认为此次OSCE的考核总时间和难度适中,各考核站点的设置合理;78.75%的学员表示OSCE能反映综合能力,73.75%的学员表示能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82.50%的学员认为该考核模式公平.结论 应用OSCE考核模拟社区复杂的就医环境,能使学员身临其境地运用培训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检验其是否具有全科护士的综合能力;但该考核成绩受各考站主考老师和SP的主观影响较大,尚有待改进.

    作者:董文菊;汪淼芹 刊期: 2013年第1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