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升门诊手术患者满意度

张健;白晓霞

关键词:外科门诊, 手术患者, 品管圈, 满意度,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提升门诊手术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由手术室一线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脑力激荡,讨论分析门诊手术患者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门诊手术患者总体满意度由活动前(6.80±0.57)分提高到活动后的(7.41±0.44)分,效果显著(P<0.01);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增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门诊手术服务质量、提升门诊手术患者满意度.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器械清洗后放置时间与污染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后放置时间与污染度的关系,为提高灭菌质量提供佳的包装时间.方法 将清洗后检测合格的360件复用关节器械裸露放置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检查包装区,随机分成6组各60件,分别放置15 min、30 min、1h、2h、3h、4h后采用ATP生物荧光技术进行污染度监测.结果 器械放置15 min、30 min、1h、2h、3h、4h合格率分别为100%、96.7%、83.3%、58.3%、33.3%、16.7%,不同时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15 min、30 min与放置1h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0313);其他时间合格率显著低于1h合格率(均P<0.00313).结论 清洗后的器械不宜超过1h包装.

    作者:陈敏涛;高丽梅;刘春林;李丹妮;陈凤婵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运用品管圈控制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运用品管圈对提高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率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由糖尿病专科护士、护士长、责任护士组成),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目标值,调查分析确定影响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因素,针对其中3大要因制定对策计划并实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轮换缺陷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分别为97.65%、72.81%.结论 影响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因素涉及多方面,运用品管圈有助于系统分析影响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原因和指导制定改进措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率,促进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

    作者:胡鹏;黄丽红;陶静;王雅琳;孙楠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品管圈在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的活动步骤,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常用手法和工具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的现状进行改善.结果 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不合理率由改善前的37.19%降至改善后的4.57%,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次性抗菌物品管理目标达成率为122.99%,进步率为87.70%.41个被调查病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由改善前的73.17%提高到改善后的95.12%.结论 品管圈的运用加强了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集中管理,减少了病区护士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时间,将护士还给患者,提高了病区的满意度.

    作者:周淑萍;许晨耘;柯雅娟;俞诗娃;朱宏颖;孙诚;符蔚;王秀菊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健康理念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睡眠及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理念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睡眠障碍住院患者睡眠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62例高血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理念心理干预,即在睡眠控制的同时给患者建立积极心理基础、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心理调节及家庭指导.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0.05);收缩压及舒张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健康理念心理干预对高血压住院患者睡眠障碍有显著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改善睡眠对控制血压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王印伟;董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首次发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7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特点.结果 男性发病比例较高,女性病死比例较高;夏季为高发季节,发病和病死例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多.老年、高龄患者以非典型症状为主.结论 加强心肌梗死二级预防,针对夏季和男性好发特点做好相应的物资和人员准备;尤其高度警惕女性、老年人及首发症状不典型等特殊患者的病情变化,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汪学付;宋瑰琦;邹恒娣;赵云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胶囊内镜检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68例胶囊内镜检查过程和结果,分析影响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的护理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68例患者中65例在有效检查时间内胶囊通过回盲部,完成全小肠检查率为95.6%,49例检查满意(72.1%).结论 检查前全面评估,督促患者充分肠道准备,认真检查设备;检查中实时图像监测,对患者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率.

    作者:李荣香;周勤;朱秀琴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一月一主题活动在防范护理缺陷中的应用

    目的 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防范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每个月开展一项护理专项自查工作,通过自查、自纠,原因分析,改进措施,护理质量持续追踪的方法防范护理缺陷.结果 实施一月一主题活动后护理缺陷发生数少于实施前.结论 一月一主题活动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业务水平,减少了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

    作者:姚亚春;敖薪;张应喜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连续护理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64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建立以高级护师为主导,多学科配合;以患者为中心,医院—家庭联合,对患者实施连续的自我管理教育和指导、心理咨询、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家庭与门诊访视结合及电话随访等护理.分别于实施前和实施6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和HIV/AIDS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体水平和各维度得分,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除心理状态外)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连续护理能有效提高艾滋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其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晓;林光惠;陈小英;黄锐洁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英国护理教育与管理见闻

    介绍英国护理教育和实践的理念,从护理教育,护士注册、分级及工作范畴方面对中外护理教育和实践现状进行对比,为国内护理教育和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胡亚南;张晓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消毒供应中心设置总质检班对物品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设立总质检班次对提高各种污染物品清洗和灭菌质量的作用.方法 2009年10月始重新调整班次职责,设置专职总质检班,依据卫生部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规定,建立“日常监测记录表”对污染器械、物品清洗质量进行监测并记录,以确保清洗、消毒、灭菌各环节的工作质量,为全院提供合格的无菌产品.结果 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设立总质检班后污染器械清洗不合格数下降;无菌物品采样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100%合格.结论 总质检班护士每日实行常态化检查督促,及时发现并纠正清洗环节的问题,协助护士长做好难点、弱点、重点的质量管理,能在第一时间纠正偏差,使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工作质量得以及时有效的持续改进.

    作者:钱云娟;刘经纬;朱玉华;周美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品管圈活动提高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营养知识知晓度

    目的 提高住院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营养治疗知识知晓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调查52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对照组)对疾病相关的营养治疗知识了解情况,分析患者知识需求和知晓率低的产生原因,确定对患者进行营养治疗知识教育的内容.对54例(观察组)患者按品管圈活动程序,实施营养教育,不断评价营养教育的效果,改进教育内容和方式,评价品管圈活动效果.结果 观察组营养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营养治疗知识知晓率.

    作者:王雪梅;吕小林;石敏;王红霞;鲍婉茹;谢婧;王学芹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肥胖患者臀部皮下组织测量及注射针头选择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进行肌内注射时适宜的注射部位及合适的针头长度.方法 选择超重、肥胖、极度肥胖的235例行肌内注射患者,用超声技术检测臀大肌及臀中肌注射点的厚度,选择合适的注射针头.结果 臀大肌注射点的皮下组织厚度小于臀中肌(P<0.01),男女臀大肌、臀中肌注射点皮下组织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于肥胖患者,在使用同种标准针头注射时,选择臀大肌注射会更能保障肌内注射的效果;臀大肌注射点注射针头长度,男性32.3 mm、女性48.0 mm,臀中肌注射点注射针头长度,男性40.2 mm、女性49.7 cm为宜.

    作者:胡佳佩;周玲;章晓露;李卉;陈冬娥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护理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模块的构建与阶段性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教学中构建老年护理方向课程体系的可行性.方法 依据岗位任务导向、能力本位、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及人才培养目标,依托护理学专业课程平台,按照模块化的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法在护理本科教育中增加老年护理方向,并在实验班中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老年护理课程体系包括普通护理专业课程(M1)和老年护理专业课程(M2)两大模块,各5个小模块.实验班学生对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满意率达100%,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突出专业特色的满意率均在90%以上.结论 老年护理课程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应不断完善教学实践条件和教材.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以点带面全面推行医院护理品管圈活动

    目的 探索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全面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方法,进一步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在全院通过以点带面的方法,先对少数护理骨干进行培训,在试点科室率先开展后再逐步向全院铺开,品管圈推行委员会适时进行监督指导,全面推行“品管圈”活动.结果 全院开展的品管圈由21圈增至80圈;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2008年的86.53%升至2012年的95.76%.结论 以点带面的方法能有效地在全院范围内全面推行品管圈活动,整体提升护理管理和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许晨耘;符林秋;陈克妮;李斌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团体心理辅导对护生人际关系及班级凝聚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方法 对本校2009级涉外护理专业68名护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具体包括6个专题培训:认识自我训练;角色适应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情绪调控训练;合作与竞争训练;学习适应训练.一共6次活动,每周1次,每次1.5~2.0 h,共6周.采用班级凝聚力问卷和人际关系量表分别于团体心理辅导前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团体心理辅导前后班级凝聚力和护生人际关系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班级管理、待人接物及与异性朋友交往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有助于提高班级凝聚力、改善护生现存的人际关系问题,尤其是在交谈方面、交际与交友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在与异性朋友交往能力、待人接物上改变不明显.

    作者:张淑萍;牛慧君;李蔓荻;苏萌;张淑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概念图护理查房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护理查房中运用概念图对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 将40名儿科护士按病区分为传统查房组(20名),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护理查房;概念图查房组(20名)运用概念图进行护理查房.两组均每个月查房1次,持续12个月.采用评判性思维测评量表(CTDI-CV)测量干预前后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实施前两组评判性思维总分及各特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概念图查房组除寻找真相和认知成熟度外,其他特质和总分较传统查房组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在护理查房中运用概念图,可开放思想,增强临床护士的求知欲和分析能力及系统化能力,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姜玉娥;谢春华;陈蔚萱;郭平仙;周艳琼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对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作用.方法 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的皮肤损伤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及实施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患者护理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88.7%提高到96.2%,护理服务满意度由89.6%提高到99.1%;患者皮肤损伤分级情况实施后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P<0.01).Ⅱ级及以上皮肤损伤发生率35.8%,低于目标值.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程度,提高了其放疗护理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出开展品管圈活动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柏兴华;臧爽;韩笑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升门诊手术患者满意度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用于提升门诊手术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由手术室一线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脑力激荡,讨论分析门诊手术患者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门诊手术患者总体满意度由活动前(6.80±0.57)分提高到活动后的(7.41±0.44)分,效果显著(P<0.01);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增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门诊手术服务质量、提升门诊手术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健;白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肿瘤介入病房护理风险预案的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在肿瘤介入病房中的作用.方法 总结肿瘤介入病房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的临床管理经验,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制定适合肿瘤介入病房的护理风险预案并实施,并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综合考评、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护理风险预案实施后,肿瘤介入病房护理质量综合考评在全院55个护理单元排名从(28.3±3.0)名上升至(5.9±1.2)名;患者满意率从(93.2±1.0)%上升至(98.5±0.4)%;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结论 制定与实施护理风险预案,是肿瘤介入病房安全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莲琴;毛燕君;王慧;赵汉美;张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双腔导管的操作流程改良

    目的 探讨永久性双腔导管的操作流程改良对预防透析导管堵管和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透析中心置入长期透析导管的21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10例按照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进行导管使用和护理,观察组11例强化双腔导管的细节管理,即整个操作过程不让血液在导管内停留,同时操作环节没有导管口的暴露机会.结果 对照组1 200个导管日,导管不全堵塞71例次,完全堵塞12例次,感染6例次;观察组1 200个导管日,导管不全堵塞11例次,完全堵塞2例次,感染0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在导管使用和维护中,注重细节管理,可有效防范导管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朱高峰;黄行芝;马春玲;徐丹丹;杨举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