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保障对分散居住老干部的做法体会

董立新;何述莉

关键词:分散居住, 老干部, 医疗保健
摘要:针对离休老干部居住点多面广,离城市的主要医院和体系医院相对较远,老干部普遍进入“两高期”,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大病、恶性病逐年增多,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实际,干休所要高度重视,不断完善保障制度、不断创新保障手段、不断拓展保障内容,以满足老干部及家属的医疗保健需求.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军队中小医院护理管理难点及对策

    随着军队精简整编及编制体制调整不断深入的影响,军队医院经历了床位缩编、三军联勤、隶属关系转变等一系列改革,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护理队伍无论从结构上、成分上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对护理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挑战.1护理队伍现状及管理难点1.1护理队伍成分多元化军队护理队伍由军人干部护士、聘用护士、非现役文职护士及士官护士等成分组成,形成了多元化结构[1].多元化的护理队伍由于成分多样、起点不同、待遇有别,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给护理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作者:孙艳萍;李锦梅;朱玮;李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颅脑手术后术区引流管的护理

    颅脑手术后一般要求在术区放置硬膜外或硬膜下引流管,如果是脑室手术也同时有脑室引流管,手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对术后良好恢复至关重要.专科护理性质非常强,要求高.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发生引流管并发症2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67例,男312例,女155例,年龄2~91岁.平均33.2岁.脑外伤256例、高血压脑出血15例、脑肿瘤107例(其中脑室内肿瘤3例)、脑动脉瘤71例及脑动静脉畸形18例.

    作者:张友琴;杨艳萍;蒋莉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微量泵输注与皮下注入胰岛素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血糖的比较

    心脏大血管术后高血糖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所致应激反应的表现之一,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与高血糖密切相关[1],对血糖的严格控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2].我科心脏手术后控制血糖的方法主要是将胰岛素多次经皮下注射法和经静脉微量泵注入法.我们比较两种方法对体外循环术后高血糖的临床效果,认为经中心静脉微量泵入胰岛素在平稳控制血糖,减少高血糖所致并发症方面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梅;翟成娟;曹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病区静脉药物集中配置的开展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一种先进的静脉药物配液技术和管理模式,有着传统配液不可比拟的优势,受到国际上重视[1].我院PIVAS是根据目前先进的澳大利亚静脉药物配置标准建立,占地面积1252 m2,自2009年初建成以来,已开展我院30个病区中的16个病区的静脉药物的集中配置任务,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佳坤;陈德志;甘惠贞;杨昌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M钉固定法在纵裂前后磨牙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纵裂前、后磨牙的特殊固定治疗效果.方法 对128颗纵裂前、后磨牙采用环形结扎、自酸式粘接剂密封裂隙及M钉三向固定治疗.结果128颗患牙经随访3年,成功83颗(64.84%),好转31颗(24.22%),失败14颗(10.94%),治疗有效率为89.06%.结论 M钉固定能较好地解决患牙的纵裂面再创伤和裂隙渗漏再感染问题,有利于裂隙处牙骨质沉积而愈合.

    作者:章加宇;吴梦;孙应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氨基酸对精神分裂小鼠BALB/C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构建精神分裂小鼠BALB/C模型,研究不同种类氨基酸对模型的干预作用,初步探讨可能的精神分裂症生理学机制.方法 以氯丙嗪为对照,采用磷酸可待因构造小鼠BALB/C模型,用旷场实验、洞板实验观察L-谷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甘氨酸对精神分裂小鼠BALB/C模型的作用.结果 L-谷氨酸高低剂量刻板行为时间分别为(120.67±18.23)s和(202.33±48.34)s,快速移动次数分别为(3.33±0.58)次和(4.33±1.15)次,洞板实验小鼠探洞次数(26.00±2.65)次和(22.67±1.53)次;酪氨酸高低剂量刻板行为时间分别为(831.00±41.62)s和(776.00±9.17)s,快速移动次数分别为(49.00±1.00)次和(21.33±0.58)次,洞板实验小鼠探洞次数分别为(4.83±0.76)次和(7.57±0.51)次.结论 氨基酸对精神分裂小鼠BALB/C模型分别有促进和缓解的作用,其中L-谷氨酸对模型有明显缓解作用,而酪氨酸对模型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张程希;吴晶;翟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医方存在问题的认识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报告是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重要证据之一,对于报告中所指出的医疗过错要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诉讼过程中合理陈述,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同时对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作者:尹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骨科护理缺陷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为探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安全对策,对本科发生的护理缺陷36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科共收治病员2077人次.1.2护理缺陷的定性标准①轻度缺陷:对患者不造成影响或对患者有轻微影响而无不良后果者.②中度缺陷:影响疗效,延长疗程,造成组织器官的可愈性损害;或违反操作规程,增加患者痛苦与医疗费用,但无严重后果.③重度缺陷:严重影响疗效或造成重要组织器官损害致功能障碍,甚至残废、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

    作者:朱冬梅;蒋玉娣;王丽平;李华飞;曾敏;徐雅玲;王海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乌司他汀治疗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乌司他汀(ulinary trypsin inhibitor,UTI)治疗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traumatic shock,HTS)效果的观察和疾病转归过程的研究,探讨其对HT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HTS158例随机分为用UTI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常规,肝、肾功能及ICU住院天数、病死率、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例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第3、5天的TNF-α、WBC、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白蛋白(ALB)则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ICU住院天数、病死率、发生MODS例数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UTI能够有效抑制细胞促炎因子的过度释放,减少组织细胞的损伤,改善微循环和灌注,阻断MODS的形成和发展,在保护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方面疗效显著,且能减少ICU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及MODS发生例数,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徐东升;王发祥;卢峰;柏广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光棒及纤维支气管镜在头面部烧伤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光棒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内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光棒和纤维支气管镜在麻醉困难插管中的应用效果,为野战麻醉提供一种可行的通气方式.方法40例头面部烧伤、炸伤,随机分光棒组(LW组)、纤维支气管镜组(FOB组).根据综合气道评估分为Ⅱ一Ⅳ级,记录入室后、诱导后、插管后3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口腔损伤、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插管成功率都在98%以上.与LW组相比,FOB组插管时间短、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影响、口腔损伤和并发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光棒与纤维支气管镜均可用于困难气管插管,成功率高、口腔损伤少、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用于战时烧伤、炸伤等大批量伤员急救及麻醉时困难气道的处理.

    作者:宗林;倪洋林;王玉秀;袁光华;钱兆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学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对于医疗质量的作用

    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赖以生存的根本,通过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强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转化,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主要途径,是提升医院竞争力的有效方法.本文阐述了医学技术创新理论和实践的含义,分析了医学技术创新的模式以及医学技术创新理论和实践对于医疗质量的作用效果.

    作者:陈飞;杨国斌;徐晓莉;李筝;王玲玲;孔伟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诊治分析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临床并不常见.一般多发生于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常因诊断、处理不及时延误抢救治疗,从而危及母婴生命.现将APIP的高危因素、诊断要点及治疗策略综述如下.

    作者:李云莉;张秦;管群;吴元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恙虫病患者检测三种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恙虫病患者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恙虫病51例(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G-CSF的浓度,并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IL-6、TNF-α、G-CSF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此3项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IL-6、TNF-α、G-CSF对恙虫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曹方余;季志宇;范丽芳;梁丽;张昌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构建军地融合式卫勤保障模式的几点思考

    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应立足自身现有条件,积极借助地方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军地一体、军民融合的联合卫勤保障体系模式,实施快速、全时、高效的卫勤保障.

    作者:田道权;缪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逆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472例分析

    目的 探讨逆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2年1月至2010年8月输尿管结石472例采用逆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285例,中下段结石208例,其中含双侧输尿管结石21例.术后2~3周拔除双J管,术后4周B超或尿路X线片观察排石情况.结果 总体碎石成功率为87.4% (431/493);其中输尿管中下段碎石成功率为94.7%( 197/208),输尿管上段碎石成功率为82.1%( 234/28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总体结石清除率为83.7% (361/431),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清除率为90.9%( 179/197),上段结石清除率为77.8%( 182/234),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发生结石移位23例,输尿管穿孔损伤17例,输尿管撕脱1例.结论 逆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是安全高效的方法,娴熟的腔镜技术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周晨曦;丁俊;李国波;吴渊文;朱旭明;范仲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冷循环微波凝固治疗大肝癌40例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冷循环微波凝固(PMCT)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TACE+ PMCT)40例和单纯组(TACE) 38例.联合组患者先行TACE,2周后行PMCT;单纯组患者仅行TACE,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影像学资料、肝功能、AFP水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等.结果 联合组中肿瘤完全坏死率17.5% (7/40)、不完全坏死率62.5% (25/40);联合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7.5% (35/40),高于单纯组65.8% (25/38);联合组、单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个月和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有效且较安全,可提高肿瘤的坏死率,延长了生存期.

    作者:徐永茂;徐冬云;张南征;史跃;栾智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

    目的 比较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和呼吸功的影响.方法 30例有自主呼吸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同样的设置下,先予以SIMV模式通气60 min,后改为ASV模式通气60min,结束后再次回到SIMV模式通气60min.记录上述三个60 min后的呼吸力学等参数.结果ASV模式下的平台压下降明显(P <0.01);ASV模式PEEPi的发生率较SIMV模式明显下降(P<0.05);器械附加功(WOmmP)和吸气压力时间乘积(PTP)均小于SIMV下的参数(P<0.01).结论 在部分支持通气过程中,ASV相对于SIMV,能明显改善高通气力学状态,有利于降低呼吸负荷和呼吸做功.

    作者:胡星星;周楚瑶;钟正江;申红;孙融;刘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福建地区汉族人群骨保护素基因rs2073617T/C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变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福建地区骨保护素( osteoprotegerin,OPG)基因启动子rs2073617T/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技术检测360例ACS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者OPG基因rs2073617T/C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同时采用DNA测序对酶切产物进行鉴定,并比较其与ACS及其病变枝数和冠状动脉积分的关系.结果 OPG基因rs2073617T/C多态性TC、TT、CC三种基因型在ACS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43.3%、33.3%和23.3%,以及47.7%、26.7%和2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冠状动脉单枝、双枝、多枝病变组间OPG基因rs2073617T/C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OPG基因rs2073617T/C多态性与福建地区汉族人群中ACS的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

    作者:罗助荣;林毅;张克己;郑磊磊;徐高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成人肾母细胞瘤(adult Wilms' tumor,AWT)的临床诊断、鉴别及治疗.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例AWT的临床特点、病理资料与诊治情况.结果 3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疗,随访1~4年,仍生存.结论 AWT术前与其他肾脏恶性肿瘤不易鉴别.治疗上首选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根据病理分期辅以放疗和化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并改善其预后.

    作者:周凯;周文泉;葛京平;吴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静脉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小儿眼窝填充术的应用

    目的 观察静脉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小儿眼窝填充术围术期麻醉效果与恢复质量.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眼窝填充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静脉全麻后联合眼窝深部浸润麻醉;B组20例,静脉全麻.气管内插管后持续输注0.2 μg/(kg·min)瑞芬太尼以维持麻醉深度.术中通过监测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调节丙泊酚输注速率,使AAI维持在20~30,记录入室所测值为基础值(T1)、插管时(T2)、眼窝深部浸润(T3)、术中分离眼窝深部组织(T4)、术毕(T5)、拔管时(T6)六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AAI值及丙泊酚T4点给药速率和全程给药速率.观察两组患儿苏醒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h的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 在T4点MAP、HR、AAI值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分离眼窝深部(T4)点丙泊酚的输注速率及均值,A组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h时血糖和血清皮质醇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增高值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拔管时间小于B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屏气呼吸道梗阻,A组发生率也明显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对小儿眼窝填充手术,能降低术中静脉麻醉药的用量,有助于术后苏醒,可有效降低应激引起的内分泌和代谢反应.

    作者:何咸兵;周斌;段家芳;孙浩;赵建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