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湿热敷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观察及护理

朱崇应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中药, 湿热敷, 药物治疗, 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药湿热敷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湿热敷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适用于各期周围性面瘫患者.
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电话随访言谈礼仪的培训与管理

    目的 探讨护士电话随访言谈礼仪培训与管理的方法.方法 制定护士电话随访言谈礼仪标准,对随访护士进行服务意识、普通话、言谈礼仪、情景培训,同时采取客户服务中心负责人监听、对电话随访内容录音分析等4种方式进行监控.结果 实施护士电话随访培训与管理后,护士态度端正、文明用语、耐心倾听3个方面显著优于管理前(均P<0.01).结论 护士电话随访言谈礼仪培训与管理密切了医患关系,树立了护士的良好形象,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建设.

    作者:罗忠梅;邢程;朱崇桃;周淑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的实践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的方法与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血液透析专科护士需要具备的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内容,对四川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班共77名学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专科理论培训、临床实践培训、护理查房与专科理论讲课培训.结果 77名学员均在培训时间内按方案完成全部培训内容,培训结业考核成绩平均92.54分,均取得四川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证书.结论 完善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课程设置体系,注重专业理论、临床实践和护理常规知识的培养,可提升专科护士培养效果.

    作者:王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专人卧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专人卧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专人卧位护理干预,4周后评定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继发障碍、压疮、胃肠道反应和导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相应提高(P<0.05,P<0.01).结论 实施专人卧位护理干预,可降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凌彩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三种纠正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时简便有效的纠正方法.方法 将67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自行进食组23例、饮用葡萄糖组22例及鲜橙多组22例,发生低血糖时分别指导自行进食含糖食物、饮用50%葡萄糖溶液30 mL及鲜橙多饮料138mL,监测其血糖值及低血糖缓解时间.结果 三组均能在处理后15 min纠正低血糖,且处理后15 min、下一餐前、次日空腹血糖波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种方法均能纠正低血糖,含糖饮料口感好,患者更易于接受.

    作者:张东辉;刘琳;孙晨;贾冰;高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诊输液室开展一针准活动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提升急诊输液室护士服务和业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在急诊输液室开展“一针准”活动,包括制定考核标准、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制定患者活动满意度调查表,后以考核标准得分及满意度得分综合评定.结果 除2名护士外,其余穿刺成功率均100%,平均漏针数逐渐下降;96.7%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提供的服务满意;所有护士综合得分均在80分以上.结论 急诊输液室开展“一针准”活动不仅提高了护士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而且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黄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对讲机用于ICU通讯效果观察

    目的 寻找一种有效快捷的临床通讯方式,减少临床噪声污染,缩短临床沟通时间,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工作效率.方法 在ICU引进对讲机系统,制定严格的使用制度保证系统顺利运行.结果 使用后ICU噪声由67.35 dB降至44.45 dB;94.29%医务人员认为学习使用对讲机容易,97.14%表示呼叫其他人员更方便,对该系统的满意度评分90.58分.结论 ICU通讯使用对讲机,能更好地增进ICU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病室内噪声,为患者提供相对安静的休养环境.

    作者:吴丹;刘一秀;温晓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睡眠质量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睡眠评估的方法,如多导睡眠描记术、患者自评法和护士评估法等;阐述了ICU患者睡眠质量情况,患者睡眠质量不佳主要与环境因素、护理操作、药物作用、机械通气,以及患者自身疾病和心理因素有关;提出了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措施.

    作者:刘茜;姜亚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皮炎平联合银离子敷贴治疗PICC致局部湿疹

    目的 探讨PICC置管所致局部湿疹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58例PICC置管后发生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庆大霉素湿敷加3M透明敷贴固定PICC;观察组采用加庆大霉素湿敷后,局部涂抹皮炎平,后用银离子敷贴固定PICC.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皮炎平加庆大霉素湿敷联合银离子敷贴治疗PICC置管所致局部湿疹疗效确切,方法简单.

    作者:陈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软袋液体悬挂架和摆药盒的改良

    非PVC软袋逐步代替传统的玻璃输液瓶,成为输液市场的主力军[1].但软袋包装输液无法直立,给液体摆放和配制带来难题.我科设计了不锈钢软袋液体悬挂架,经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软袋液体悬挂架的设计1.1 悬挂架的设计平行于治疗台,在距治疗台面50 cm的墙面装宽5 cm、厚1 cm的不锈钢板(长度据需要而定),使不锈钢板距离墙身1 cm.根据不锈钢板的厚度和宽度,制作恰好卡在不锈钢板上的活动卡槽,卡槽正面焊接l根长25 cm、横截面直径5 mm的不锈钢条,钢条下均匀焊接6个钩口向外的小挂钩.每个卡槽上标注不同床位号.

    作者:陈文姿;黄莉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便携式家用坐浴椅的研制与应用

    坐浴是将温水或药液置于盆中,患者坐于盆中泡洗肛门或会阴部,用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坐浴常应用于家庭护理,但目前常用的坐浴椅结构复杂、体积大、不便于移动、成本高,难以在家庭中使用.李亚玲等[1]制作的多功能坐浴椅以夹心板为材料,成本低,解决了部分患者的坐浴问题.但该坐浴椅应用时仍需要脸盆盛液,不能实现一体化应用.笔者研制便携式家用坐浴椅,不需另置脸盆,使用更方便,介绍如下.

    作者:张晓云;胡琛;周兰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声波氧气流量传感计费器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波氧气流量传感计费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1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住院病房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备56例.观察组采用超声波氧气流量传感计费器进行自动计费;对照组采用传统计时收费,即护士根据患者氧气卡片上记录的用氧时间手工计费.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氧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未因用氧计费发生纠纷.结论 超声波氧气流量传感计费器的应用,可减轻护士工作量,确保患者吸氧流量的准确性,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沈小清;何细飞;兰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生职业伦理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年级护生职业伦理素养现状及培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培养护生职业伦理素养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护生职业伦理素养及影响因素问卷对261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职业伦理素养总体得分3.96分,职业价值观维度2.88分,职业伦理认知维度4.28分,职业行为维度4.23分.不同年级护生总体得分及职业价值观、职业伦理认知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行为训练是护生职业伦理素养的决定性因素.结论 护生具有较高的职业伦理认知,但职业行为较差.护生职业伦理素养的培养应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应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作者:王博;王力;王爱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一次性肠内营养袋的研制与应用

    临床对部分患者采用自制营养液实施肠内营养,但市售营养袋费用较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笔者研制了一种一次性肠内营养袋,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介绍如下.材料与制作:材料为PVC(聚氯乙烯).袋容量500~1 500 mL,袋口有PVC材料制成封口卡槽,袋底连接输注管(上段有莫菲氏滴管,下段有滴速调节器).用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后即可使用.

    作者:黄玮;王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药湿热敷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药湿热敷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湿热敷辅助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适用于各期周围性面瘫患者.

    作者:朱崇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酶清洗联合除锈液浸泡用于再生医疗器械除锈

    目的 探讨酶清洗联合除锈液浸泡用于再生医疗器械除锈的效果.方法 将生锈的再生医疗器械600件(卵圆钳和换药镊各300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00件,两组均采用1:7除锈液除锈,常规组将生锈的再生医疗器械各关节打开后浸泡于20℃除锈液10 min.实验组将器械用40℃左右温水冲洗后先置入1:200全效酶清洗液(温度40℃)3~5 min,再放入50~80℃除锈液10 min.两组取出后按要求置于清洗篮筐内,采用清洗机标准流程清洗,灭菌后检查复锈率.结果 常规组器械清洗合格率47.3%,灭菌后复锈率5.6%;实验组器械清洗合格率99.0%,灭菌后复锈率2.0%.两组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锈蚀器械经酶清洗处理后再用50~80℃除锈液浸泡,辅以外力刷洗,除锈效果及器械干净程度优于常规清洗方法,复锈率低于常规方法.

    作者:曾艳;喻船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初诊2型糖尿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 提高初诊2型糖尿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将126例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患者按住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原因给予强化教育.结果 入院后2周观察组胰岛素知识与注射技能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强化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相关内容教育有利于初诊2型糖尿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患者掌握胰岛素相关知识,从而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杨琼;余显霞;黄秋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实施为期6个月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6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增加,其效果也越好.

    作者:徐艳;白春琴;范春红;王慧群;朱云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制分指板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上肢的异常运动模式,提高康复效果.方法 将60例新发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康复治疗结束后由责任护士监督、指导佩戴自制分指板进行练习.治疗4周后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Ashworth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r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自制分指板的使用有利于降低患侧上肢肌张力,改善手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杨薇;辛宁;孙玉珍;吕雪丽;赵文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云南白药外敷治疗静脉穿刺致皮下淤血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外敷治疗静脉穿刺致皮下淤血的效果.方法 将94例静脉穿刺后引起皮下淤血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乙醇调制的云南白药外敷,对照组进行热敷治疗,观察患者淤血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淤血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云南白药外敷治疗静脉穿刺引起的皮下淤血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栾凤兰;徐德静;邢桂红;鲍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专科门诊回访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筛查及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专科门诊回访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筛查的影响及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将11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后健康教育和随访,观察组由4名专科护士组成随访小组,采取多形式的回访教育,包括专题讲座、小组互动活动及优惠测血糖活动.两组均干预6个月.结果 干预期间观察组血脂、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眼部、足部、神经病变筛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专科门诊回访教育有利于糖尿病患者采取有益的健康行为,积极参与慢性并发症筛查,维持较好的血糖.

    作者:梁志金;黄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护理学杂志

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